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肿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医者多以宣发、健脾、温阳、通利三焦为其证治之原则。《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总结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组近几年来,笔者根据《血证论》“淤血化水,亦发水  相似文献   

2.
水肿一证,《金匮·水气篇》分为风水、皮水、正水和石水等,提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以及“当下之”三项治疗常法。临床所见,多有久用常法而证不减者。笔者十余年来用常法治之不效者,则变法治之,每能应手。一、逐淤水肿之产生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在病变过程中亦常与淤血互为因果。《金匮·水气篇》指出:“血不利则为水。”《血证  相似文献   

3.
治水当审肺脾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锦海  罗淑君 《光明中医》2003,18(1):F003-F004
水肿者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肿胀》言之最详 ,其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故水肿皆责之于肺脾肾 ,以肺者多因感受外邪 ,失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脾者多因外感内伤 ,而运化失司不能制水。肾者多因劳倦内伤而失开阖。水肿的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云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 ,开鬼门 ,洁净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更为具体指出“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古籍也记有麻黄连…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炎属于中医“阳水”的范畴。古代文献类似肾炎水肿的记载,有见于《灵枢·水胀篇》:“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金匮要略》更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诸名称,并指出其脉症:“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腑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踹。”在此所指风水极相类似急性肾炎初起的症状。皮水,石水似为肾炎水肿较甚者。可见祖国医学对肾炎水肿早有一定的认识,并指出了水肿的治疗方法,如《内经》提出:“去菀陈(艹坐)……开鬼门,洁净府”诸法,《金匮》亦载:“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认识到按水肿的部位,性质不同采用“发汗利小便”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1 原发病与急性肾炎之间的关系急性肾炎 ,属中医“水肿”之“阳水”范畴。传统治疗以发汗、利尿为主。《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有 :“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笔者体会 :治疗急性肾炎 (特别是发病的初期 ) ,应重视其原发病。原发病为因 ,急性肾炎为果 ;就中医“标本”而论 ,原发病为“本” ,急性肾炎之“水肿”为“标”。此时针对“水肿”单纯地发汗、利尿以消其“肿” ,诚乃“急则治其标”之举措 ,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反之 ,如果能及时治疗原发病 ,彻底清除病邪 ,对缩短病程 ,提高疗效 ,防止复发 ,是十分…  相似文献   

6.
治水宜理气     
水肿病,在其治法上,历代医家所论甚多。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及健脾利水,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以下简称《水气》篇)有“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之训,已为千古不易之定论,历代医家无不奉为圭臬,似乎不容怀疑。思之既久,反复诵读,体会再三,始觉并非如此。继而通过临床,细心体察,亦不尽然。现不揣固陋,黾勉成章,对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前人治疗水肿,认为腰以上肿,发病急,病程短,肿势盛,多为阳水;而腰以下肿,起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云:“血不利而为水”,笔者参阅文献并印证临床,认为瘀血是水肿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活血化瘀是治疗水肿发生的重要方法,现不揣己陋,浅议如下。 1 血病及水,血瘀水停 《血证论》云:“血与水本相离”、“瘀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兼水也”、“肿之生也,皆于风寒热毒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成肿也”,《素问·调经论》云:“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清初医家喻昌认为:“瘀浊占据,水不下趋而泛溢,无不至矣,”均言水肿与瘀血有关。水肿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炎为临床常见病 ,临床多表现为浮肿、血尿等症。本病属中医水肿、尿血范畴 ,多与湿热有关。笔者就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法则 ,谈几点临床体会。1 退肿宜汗水肿之治 ,《内经》有“开鬼门 ,洁净府”的汗利两法 ;《金匮》有“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明训。急性肾炎大抵以“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为主症 ,属风水范畴 ,治当在发汗之列。现在的普遍看法是 ,淡渗利水是退肿主法 ,只是初起兼见表证 ,或兼肺气不宣者 ,可汗 ;或在淡渗利水之外加解表药 ,多不以汗法作为退肿主法。笔者认为 ,肺为水之上源 ,风热之邪外袭 ,失…  相似文献   

10.
水肿一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风水、石水、涌水的症候和“平治权衡”、“开鬼门,洁净腑去苑陈莝”的治疗法则。用发汗、利小便,攻逐之法去治疗水肿。至汉张仲景则根据病因脉症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并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金元以前多以此为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水肿之大法。金元以后,对水肿的辨证有所发展,特别是朱丹溪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发汗与利小便,是中医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方法。《金匮·水气病篇》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笔者以为仲景此语,乃是示人以“因势利导”之意,我们不能机械地以腰之上下,作为“发汗”与“利小便”二种治水方法的应用区别点。据笔者实践体会,发汗与利小便二法并施,对急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59年6月至今,共收治小儿急性肾炎100例。患者经确诊为本病后,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疗效尚称满意;玆介绍如下:一、治疗原则及方法100例小儿急性肾炎水肿,从其临床症状的表现来说,多属《金匮》所称之风水,故均按《金匮·水气篇》之“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原则。运用开鬼门、洁净府的方法,以导水茯苓汤随症加减施治。如急性肾炎水肿并发高血压,则在主方中配以杜仲、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体现中医特色,开展中医科研工作?已日益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此,笔者从临床实践的体会,对慢性肾炎的证治与科研思路,提出下列几点与同道讨论。一、挖掘整理与开拓思路水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古人早就认识到水肿有“血淤”的病机环节并可以用活血去淤的方法治疗。《素问·汤液醪醴篇》已提出用“去菀陈荃”治水肿的方法,其本义即在通脉利水,活血去淤,清除体内郁积的水液废料。《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进一步指出:“血不利则为水”。清代唐容川《血症论》曰:“又有淤血流注,亦发为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阐发了血淤形成水肿的病因病机。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治水肿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病理生理,诊断指标,研究方法及科研现状的局限和展望四个方面对活血化瘀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对目前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今后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某些思路和方法。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本文以下均用简称),中医属于“水肿“、“虚劳”等范畴。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之互结。尤其是血液的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瘀结于里,“瘀血不去,其水乃成”。《素问·调经论》说,“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灵枢·血络论》载:“新饮而渗液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金匮要略》上载有“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经水前断,后病永,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唐容川直接从瘀血与水肿的关系对水肿进行了阐述。《血证论》。血与水本不相离,”“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故而,给目前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肾炎提高了中医的理论依据,笔者查阅了近五年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方面的文献137篇,将目前的现状作如下四个方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金匱要略——水气病脈证并治第十四》說:“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給后世指出了一条治疗水肿的重要法则,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家所遵循着。为什么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而腰以下肿和腰以上肿又是指什么病?《金匱》,没有明确記載。作为水肿的重要治疗法則,这一条有必要提出分析討論的。(一)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诚  董尚朴 《河北中医》2003,25(3):237-238
2 中医病因病机肾病综合征属中医学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相似记载始见于《内经》 ,如《灵枢·水胀》篇称为“水”。指出 :“水始起也 ,目窠上微肿 ,如新卧起之状 ,其颈脉动 ,时咳 ,阴股间寒 ,足胫肿 ,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素问·水热穴论》曰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 ,肾汗出逢于风 ,内不得入于脏腑 ,外不得越于皮肤 ,客于玄府 ,行于皮里 ,传为跗肿 ,本之于肾 ,名曰风水。”《金匮要略》称“水气”。《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曰 :“夫水之病 ,皆生于脏腑。方家所出 ,立名不同 ,亦有二十四水 ,或十八水 ,或十二水 ,或五水……。寻起…  相似文献   

17.
肾性水肿中医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古籍对。肾性水肿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面肿日风,足胫肿日水”、“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并提出了“去苑陈堇”、“开鬼门”、“洁净府”的治则治法。肾性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症状,兹举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肾性水肿七法于下: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专家章念伟主任中医师从事肾脏病专业20余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学验俱丰,在治疗水肿方面有独到见解,其辨证周全,认证准确,用药独到,疗效颇佳,现阐述如下.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中医古籍文献对肾性水肿曾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莝,宣发五阳”这是《黄帝内经》提出对水肿病的三大治则.张仲景更具体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称心衰或你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死亡率较高。临末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咳喘、水肿、紫绀等。对该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镇睁、强心、利尿等治法,但亦作尽善尽美。因此,笔者在随师临床进修中,用中医理论指导治疗心衰却有立竿见影之效。1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中医虽无心衰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在历代文献中已有论述。《素问·逆周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素问·痹论篇》谓:“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中医所称唇甲紫暗,即西医所谓紫绀,早在明代汪机就指出,甲黑乃“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水肿病”是因感受风邪 ,劳倦内伤 ,或饮食失节 ,使气化不利 ,津液输布失常 ,导致水液潴留 ,泛溢于肌肤 ,引起的头面、眼脸、四肢 ,腹背甚或全身浮肿等临床特征的病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症等疾病。我们根据《内经》 :“平治于权衡 ,去菀陈堃……开鬼门 ,洁净府。”之经旨 ,又遵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之治疗原则 ,认真挖掘我国中医古籍当中治疗水肿病的有效方药 ,又积卅余年临床经验 ,按照中医理论 ,遵照组方原则 ,精心筛选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