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7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鉴别死因编码与疾病诊断编码的异同。方法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规则论述,分析实例。结果很多病例的疾病主要诊断就是根本死因,但也有一些情况二者并不相同。死因编码重点在于确定根本死因,疾病诊断编码重点在于确定主要诊断。结论死因编码与疾病诊断编码在目的、重点及规则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编码结果不一定相同。  相似文献   
2.
风湿相搏     
病者:俞××,男性,三十一岁,汽車修配厂工人,1961年6月20日就診。素体虚弱,前日因工作需要,入河中約两小时。时汗出当风,颇有寒意。翌日卽恶寒,发热,自汗恶风,鼻塞,头痛而重,全身关节疼痛,心悸,四肢沈重,飲食欠佳,小便短赤。脉象沈緩,舌紅苔薄白。脉症合参,認为风湿相搏。风袭卫,故有恶寒发热,自汗恶风,鼻塞,头痛;湿着肌肉,經脉受阻,故有头重,心悸,关节疼痛,四肢沈重。风湿相搏,法当  相似文献   
3.
第六章少阴病篇第一节少阴病的定义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条)历代注家均以本条为少阴病的提纲。少阴病是阴阳俱虚的证候(陆渊雷谓全身机能衰减)。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而见到脉微细;精神极度疲备,所以但欲寐。除了“脉微细”“但欲寐”两种主要证候外,其它如恶寒、下利、踡卧、手足逆冷等证亦可见到。关于少阴病的成因,有因素体正虚,病初起  相似文献   
4.
前言“热入血室”最早見于医籍记載的,要推伤寒論和金匱耍略。伤寒論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經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金匱作“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脇下滿,(金匱无“下”字)如結胸状;譫語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門,随其实而写之。”(“經水适来”原在“发热恶寒”下,文义不順,依山田氏意改。“写”赵本作“取”。)又说:“妇人伤寒发热,經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金匱有“治  相似文献   
5.
前言“热入血室”最早見于医籍記載的,要推伤寒論和金匱要略。伤寒論說:“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經水适来,热除而脉迟身凉,(金匱作“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脇下满,(金匱无“下”字)如結胸状;譫語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門,随其实而写之。”(“經水适来”原在“发热恶寒”下,文义不順,依山田氏意改。“写”赵本作“取”。)又說:“妇人伤寒发热,經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金匱有“治  相似文献   
6.
《周礼·天官》分医为四,设有疡医一科。疡医包括外科和皮肤科。汉晋以降,有不少外科专著问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大部分是集了历代治疗皮肤病经验的大成。可见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有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7.
《伤寒論》因流传年代久远,原本散佚,累經翻刻传抄,各个版本条文均有互异。同時由于論中文字比較深奥,而历代注家因学术观点和临床經驗各有特长,对条文見解也互有出入;更由于历史条件关系,造成了他們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的局限性,因此就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注解不够完善,甚至有因循衍飾,錯誤曲解的地方。这种情况,在現行的各注本中随处可見,使后学者无所适从。所以,对这些混乱观象,实有去蕪存菁,加以整理的必要。《伤寒論》备注本条文互异的地方甚多,有一字  相似文献   
8.
第四节乌梅丸的临床运用伤寒论说:“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人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背,乌梅丸主之,又主久  相似文献   
9.
口疮治验谈     
口疮一症,多责之于火,然火有虚有实,若脾胃郁热或湿热上熏者,固宜寒凉直折其火;若虚火上炎者,或以黄连阿胶汤滋阴清心,或以甘露饮滋胃清热,或以知柏地黄丸滋肾泻肝,此医家之常法。《寿世保元》“口舌”篇云:“(口疮)如食少便滑,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八味丸主之。”俞长荣老师得其启发,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本病有因肾阴先亏,命门之火失济,虚火浮越,上迫口舌所致者,法当上病下取,引火归原,首选方当推金匮肾气丸(即八味丸),余待诊多年,见其运用此方为主治疗口疮,常有得心应手之妙。试拈一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伤寒是外感发热疾病,所以发热更属主证。《伤寒论》六经病篇381条条文中,约有100条论及发热(各种热型)。尚不包括由于省文,举宾略主或其他语法关系而省略“发热”的条文(如许多条文仅冠以“太阳病”、“阳明病”、“表证未解”等)。足见本论对发热的重视,值得深入进行研究探讨。一、发热的概念与类型发热在《伤寒论》中是泛指病者自身有发热感觉,或医者手扪病者肌肤有异常的热感。在条文中,除载有发热外,还提到潮热、外热、恶热等等,这些都属发热范围。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本文暂把它们称为“伤寒病热型”。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