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口腔干燥症发生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ICU患者口腔干燥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患者口腔干燥症发生的护理原因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利用小喷瓶喷雾式湿化患者口腔,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口腔舒适率及口腔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口腔干燥症发生率由活动前95.07%降至活动后44.88%,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2.00%升至活动后96.00%,患者口腔舒适率由原68.00%提升至94.00%,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口腔干燥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口腔舒适率及口腔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张小红 《求医问药》2014,(18):141-142
目的 :探讨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Ⅰ级疼痛的发生率为40.48%,Ⅱ级疼痛的发生率为54.76%,Ⅲ级疼痛的发生率为4.76%,Ⅳ级疼痛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Ⅰ级疼痛的发生率为18.52%,Ⅱ级疼痛的发生率为29.63%,Ⅲ级疼痛的发生率为37.04%,Ⅳ级疼痛的发生率为14.81%。观察组患者Ⅰ、Ⅱ、Ⅲ、Ⅳ级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创口的疼痛程度,降低其口腔感染的发生率,进而加快其康复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孟亚利 《大家健康》2016,(2):231-232
目的:分析和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6月该疾控中心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比护理前后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苏飞群  卢祝新  黎桂芳 《广西医学》2011,33(12):1662-166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有吸毒行为的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吸毒行为的艾滋病患者60例,给予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其治疗依从性.结果 60例患者护理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好者占70.0%(42/60),其中漏服药10例,多服药2例,自行停药6例;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好者占88.3%(53/60),漏服药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HIV/AIDS合并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对118例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将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组口腔溃疡完全治愈的有48例,占81%,对照组口腔溃疡完全治愈的有29例,占49%。结论:通过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溃疡面的愈合,减轻因患艾滋病所致的心理压力,缓解因口腔真菌感染所致的病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为鼻咽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强调放疗后出现的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法将46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另46例归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0级反应例数显著增多,Ⅱ级例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Ⅲ级例数及对照组各级反应例数有所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级、Ⅱ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为95.65%;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采用强调放疗发生口腔黏膜反应,且可有效改善口腔黏膜反应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兰霞 《大家健康》2016,(5):225-225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微创拔牙手术中的优质护理实施,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创拔牙,同时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疼痛分级及心理评分情况。结果:70例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 >0.05);疼痛感0级27例(38.57%),1级39例(55.71%),2级4例(5.71%),3级、4级0例(0.00%);而护理后 SAS、SDS 评分相较于护理前显著下降(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及接受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方法 将26例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AIDS)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对其心理接受程度进行干预前后的分类比较.结果 性接触感染16例,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9.23%,不完全接受占26.92%;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8.46%,不完全接受占7.69%.吸毒感染6例,干预前后完全接受程度均为0.00%;不完全接受干预前为0.00%,干预后为3.85%.说明不同途径感染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接受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韶关市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韶关市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市区随机抽取两所市属中学,并对其高中部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90%以上中学生不赞成有婚前性行为;干预后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交往的中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增加(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有明显效果,加强中学生性教育和消除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药物雾化吸入相关鼻咽部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干预组患者雾化吸入前后给予口腔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鼻咽部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鼻咽部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口腔及鼻咽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干预组鼻咽部及口腔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护理能降低雾化吸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夔花  卢连英 《华夏医学》2014,27(6):84-86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模式对农村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农村HIV/AIDS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实施一站式护理服务模式,即关爱门诊专职护士进行一站武护理服务模式,从心理、认知、行为等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良好占62%,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良好占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农村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降低死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美玲 《吉林医学》2011,(10):2004-200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AIDS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对16例AIDS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管理后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认识功能、工作能力、参与能力、睡眠状态等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对AIDS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正视现实,配合治疗,不仅可以延长其生存时间,而且能有机会去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控制AIDS的蔓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充微量营养素对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HIV感染者和100例AIDS病人分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双盲法,研究组给予微量营养素片,1片/d,持续口服6个月.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片,1片/d,持续口服6个月.各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分别采集静脉血,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全血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镁、锌、铁、钙水平;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血中IgA、IgG、IgM水平.结果:HIV感染者干预后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干预前.HIV感染者研究组干预后血清锌、钙、镁、铁含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AIDS患者研究组干预后血清锌、钙、镁、铁含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IgA、IgG、IgM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补充微量营养素,能明显提高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血中微量元素水平;可明显提高HIV感染者血中免疫细胞数量及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但是对AIDS患者免疫功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腮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2005-06~2008-02间,在我科因鼻咽癌行调强放疗及常规放疗的患者25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及放疗后3个月腮腺功能检测及口干程度的比较。结果调强组口干症状分级:Ⅱ级9例,Ⅲ级2例;常规放疗组Ⅱ级3例,Ⅲ级11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3个月中,调强组口干恢复或减轻者9例;而常规放疗组3个月中口干症状无明显好转。放疗后两组腮腺分泌指数(EI)有显著差异(P<0.05),各时间点摄取指数(U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明显保护了腮腺的分泌功能,减轻口干症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境,提高AIDS/HIV感染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将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6例,对照组(B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同时设5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C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一些自选条目.于护理干预前测评A、B、C组,并于护理干预3个月后再次对A、B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干预前A、B组的各方面比分均低于C组,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艾滋病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前对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Rdand-Morris问卷(Rdand-Morris questionnaire,R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干预组R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5例纳入本研究,均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与护理干预前对比发现,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SF-36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的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去势后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PCA)骨密度(BMD)的影响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44例行去势治疗非转移性PCA患者分为两组各72例,护理干预后每日给予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唑来膦酸和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和行为护理等。观察患者BMD变化、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Ca、25-(OH)D及BMD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且两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恐惧、自卑、担心影响夫妻关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Karnofsky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分别为97.2%和80.6%,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的91.7%和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在治疗去势后的非转移性PCA的同时配合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BMD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干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干细胞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知识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尿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氢基苯甲酸(BT—PABA)、粪SudanⅢ阳性率、粪弹力蛋白酶(E1)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尿BT—PABA、粪SudanⅢ阳性率及粪E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后尿BT—PABA、粪E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粪SudanⅢ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干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干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改善患者牛活质量.利千患者康第.  相似文献   

20.
马娜  王秀全 《吉林医学》2013,(31):6574-6577
目的:探讨基于ABC理论的心理干预法在降低护理人员艾滋歧视中的作用及效果,探索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为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所综合性医院的13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BC理论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护士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结果: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得分分别为(50.09±3.83)分,(61.04±4.88)分,相关态度总得分为(45.68±3.56)分,(56.34±5.61)分,艾滋病相关职业行为得分为(34.47±2.89)分,(35.09±2.80)分。比较干预前后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ABC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