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为探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大血管损伤 18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开放性损伤 17例 ,闭合性损伤 1例 ,入院时有休克 13例 ,血管断裂 2例 ,破裂 16例 ,有动静脉瘘 3例。大血管损伤多位于体腔或组织深部 ,损伤后多不易被察觉 ;颈部及肢体大血管损伤多伴有局部或肢体远端肿胀 ,搏动性肿块 ,缺血 ;腹腔内大血管损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或后腹膜血肿。治愈 16例 ,死亡 2例。结论 治疗上应早期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通道 ,及早手术探查 ,修复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2.
四肢主要大血管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肢主要大血管急性损伤的诊治,减少四肢残疾与肢体坏死发生率. 方法 对35例四肢主要大血管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术后肢体缺血坏死的原因. 结果 本组35例肢体成活33例,截肢2例,植皮2例,皮瓣转移修复3例. 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的准确诊治及恰当的护理是确保血管修复通畅,肢体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肢体大血管损伤延误诊治二例刘德全1马德全1耿海燕1王培吉1郑召利2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三医院骨科2汪清罗子沟镇医院关键词血管/损伤;肢;血管疾病/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543肢体大血管损伤时,由于有大量出血及损伤处远端脉搏消失等临床体征,常能及时做出诊...  相似文献   

4.
四肢大血管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手术修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4例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急救与手术修复体会,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54例四肢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6例;致伤原因有冶金工业伤、交通伤和殴斗伤;其中36例共40条血管为部分断裂,18例18条血管完全断裂。结果:除1例血管吻合重建循环因并发血栓而二次手术取栓。其余肢体全部成活无肢残发生。结论: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正确的手术修复是治疗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15例大血管损伤的护理许姗姗,林关键词:血管损伤;护理开放性血管损伤,是一种外科严重的创伤,常合并其他组织损伤,伴有休克。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会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血管修复技术的提高,截肢率已大为下降。我科自1993年1月~1994年1...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患者的肢体主干血管损伤修复手术67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67例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血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根据患者肢体缺血时间长短、部位及多发伤伤情,分别采用端端吻合、血管移植、修补、结扎或分流术等手术9l例次。结果 除2例患者死亡外(分别死于术前脑疝、失血性休克及术中甲亢危象),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7、12h,出现血管危象(动脉痉挛危象2例,静脉危象l例),经对症治疗及手术探查解除危象,各有l例患者术后7、12d出现肺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后治愈。结论 对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实施抢救性脏器手术的同时或先后.应尽快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应特别注意对多发伤患者伴有的闭合性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和修复、注意术中凝血象检测及术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5l例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l例该种损伤尽早施行手术探查,重建肢体血运。具体修复方法:单纯修补缝合;血管端端吻合;自体血管移植;异体血管移植。结果:2例因早期漏诊肢体血循重建时间长而截肢,l例血循重建术后感染而截肢,l例死于术后顽固性休克,余47例肢体完全成活。结论: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早期易漏诊;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应尽早手术探查;显微外科技术无张力吻合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四肢大血管损伤多为开放性外伤,由于出血多常伴休克,病情危急,常需血管修复,重建正常的血液循环,以挽救伤员的肢体及功能,台则将危急患者的生命或截肢至残。我院自1986-10~1998-05共收治此类患者164例,现将诊治经过及并发症的防治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64例患者中1男122例,女4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4岁:损伤原同及就诊时间,刀伤42例,玻璃伤45例,车祸伤40例,挤压伤13例,枪弹伤15例,高处坠落伤9例。就诊时间最快30min,最长14h,伤后到手术时间最短40min。其中就诊时间2h以内67例,2~4h61例,4~8h28例,8h以上8例。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肢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23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行直接端端吻合,8例健侧大臆静脉倒转移植12例,大血管接扎3例.结果 2例病人由于休克时问过长未能及时纠正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肢体缺血时问过长,发生肌肉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经截肢及血运透析保住了生命;其余病人在血管修复后恢复血运.肢体保存且功能良好.结论 闭合性大血管损伤诊断有一定困难,积极手术探查是保住病人肢体和生命的最有效措施.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早修复肢体血管,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大血管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多发伤患者的肢体主干血管损伤修复手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7例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血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患者肢体缺血时间长短、部位及多发伤伤情,分别采用端端吻合、血管移植、修补、结扎或分流术等手术91例次。结果除2例患者死亡外(分别死于术前脑疝、失血性休克及术中甲亢危象),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7、12 h,出现血管危象(动脉痉挛危象2例,静脉危象1例),经对症治疗及手术探查解除危象,各有1例患者术后7、12 d出现肺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后治愈。结论对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实施抢救性脏器手术的同时或先后,应尽快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应特别注意对多发伤患者伴有的闭合性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和修复、注意术中凝血象检测及术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血管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8例急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获得及时诊断,2例延误。术中探查证实血管损伤后,相应行血管结扎、修补、吻合、间置移植,部分患者行深筋膜切开等处理。本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截肢2例。其余肢体均得以保全,2例遗留缺血性改变。1例血管周围感染,2例深筋膜减压切口感染,均治愈。共修复患者血管30条。结论警惕血管损伤,熟悉诊治原则,早期诊断,正确的手术和术后处理是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四肢大血管损伤外科救治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处理措施。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37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前处理措施、手术方式选择和死因分析。结果:血管修复后肢体血循环良好者30例,遗留肢体肿胀者4例,截肢3例。死亡3例。结论:术前对伤肢进行暂时止血,同时积极抗休克,及时正确修复血管,尽量缩短肢体缺血时间,妥作好术后处理,必要时果断截肢,可以提高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13.
血管损伤,尤其是大血管损伤,起病急剧,病情发展快,常危及病人生命,肢体致残。我院于2003年2月至2004年11月期间有12例大血管损伤病例,均一期行修复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6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TRH)常伴有重要脏器和血管损伤,死亡率较高,通过分析我院62 例病人的诊治经验,旨在提高TRH的诊断和止血成功率。方法 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我们的诊治经验,总结了TRH 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 TRH合并小血管损伤及手术不易处理的盆腔出血,可直接通过介入放射局部栓塞出血点;重要血管损伤术中先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阻断相应的血管后作修补或转流术。结论 TRH诊治措施在临床已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合于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腹部外伤后大血管损伤15例诊治经验。结果:本组痊愈10例。死亡5例,死亡率33%。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本组病例提高对于四肢血管损伤的认识.方法 本组报告了18年间45例血管损伤伴有肢体损伤.其中开放性损伤25例,占55.6%,闭合性损伤20例,占44.4%.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髓内钉内固术.对于开放性损伤彻底清创.对于闭合性损伤高度警惕.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30例重建循环在6小时以内,占78、94%(30/38).一期截肢5例,二期截肢2例.结论 四肢血管损伤机制复杂,合并伤多,处理困难,所以强调早期诊断,正确处理,争取在12小时以内处理血管,恢复肢体血液循环是抢救肢体的关键.同时,要认真处理好合并损伤及深筋膜切开,保证肢体成活,提高四肢血管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罗庚 《中外医疗》2010,29(19):79-80
目的通过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诊治分析,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修复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2例血管损伤修复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及影响肢体存活因素。结果本组62例,血管修复术后死亡l例.截肢2例,肢体血液循环不良、不同程度肌坏死挛缩5例,其余各例血循环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对保存肢体至关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血管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截肢率、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罗燕  李素昆 《河北医学》2008,14(10):1222-1223
目的:探讨四肢大血管损伤病人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对15例大血管损伤病人进行紧急止血、抗休克防治,急诊手术修复损伤血管,实施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严密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结果:15例病人全部肢体存活,术后1例出现骨筋膜综和症,经切开减压等治疗后治愈,功能恢复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及时有效的止血和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救治大血管损伤成功的基础,快速的血管修复,加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肢体存活,减少截肢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肢体大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12年经冶的35例肢体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二期截肢3例,62.5%(20/32)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伤肢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缺血时间,血管修复质量,伴随的神经及骨骼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上肢主要动脉损伤 2 16例治疗的临床经验 ;方法 血管损伤后主要修复方法为 :( 1)单纯修补缝合受损的血管 ;( 2 )血管端端吻合术 ;( 3)血管移植。结果 本组 2 16例 ,有 5例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 ,其中 2例发现及时 ,经再次手术 ,肢体存活 ;3例术后因发现较晚而截肢 ,余 2 13例全部存活。结论  ( 1)诊断明确后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 ,应尽早行手术探查 ;( 2 )肢体血循环重建的时限 ,可根据伤情、技术能力等适当延长 ;( 3)血管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是首选的手术方法 ;( 4 )尺、桡动脉同时损伤者 ,强调两条动脉均应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