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酒精性肝硬化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性肝硬化33例临床分析陈晓黄康龄任晓光我们对经住院确诊的3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94年1月至1995年5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750例,其中单纯酒精性肝硬化33例,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总数的4.4%,...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脉冲多普勒检查可对腹部深静脉血流量进行非创伤性的测定。由于门静脉、脾静脉血流的变化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之诊断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正常成人及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的血流量进行超声对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6岁,均有肝功能异常及门脉高压的表现。38例中有12例患者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其中8例已行脾切除术。正常人选择无急、慢性肝病史,肝脏大小及功能均正常者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5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4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化验检查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有门脉高压表现,8例曾有消化道出血。化验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7例存在肝肾囊肿。22例病理结果均提示先天性肝纤维化,其中9例合并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Caroli’s)病。结论对于病因不明门脉高压,尤其门脉高压与肝功损害程度不一致的患者应尽量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先天性肝纤维化与肝肾囊肿、Caroli’s病常常伴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09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钠测定,并对其与利尿效应、Child分级、肾功能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22例肝硬化低钠血症伴大量腹水患者分别进行了自身腹水回输和大量排放腹水静注白蛋白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09例患者均经肝穿或临床诊断证实为肝硬化。其中男82例、女27例,年龄23~66岁,平均48岁。肝炎后肝硬化97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心源性肝硬化9例。Child A级15例、B级74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与胆石症因果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胆解剖关系十分密切,胆系病变会造成肝脏损害,肝脏损害又常伴有胆系感染和胆石症的形成。近年来发现肝硬化病人胆石症发生率明显增高。本文对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200例的胆石症发生率及有关状况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日常门诊及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其中肝硬化组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25~78岁,平均51.5岁。肝硬化组代偿期120例,失代偿期80例。对照组200例,男140例,女60例,年龄25~30岁,平均52.5岁。  相似文献   

6.
张迎春  宋霆 《肝脏》2011,16(4):354-355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本文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2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肝硬化在合并感染方面有何特点,对预后有何影响,本组选择126例活动性肝硬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6例病例为1993年1月~1994年2月住院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判订的防治方案,其中10例尸解病理报告为活动性肝硬化。全部病例B超提示有门静脉和/或脾静脉增宽,脾大,98例患者有腹水。126例患者分为两组,60岁以上64例  相似文献   

8.
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在肝炎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检测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对我院1997年5月~1998年12月住院患者中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SOD进行检测,其中男 59例,女21例;年龄27~69岁,平均36±9岁。并设同期慢性肝炎80例,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23~67岁,平均 36±8岁。正常人16例为  相似文献   

9.
软坚糖浆治疗肝硬化2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坚糖浆是我院按协定处方生产的一种中成药,30年来用于防治肝硬化疗效较好。最近我们对1990年以来服用软坚糖浆治疗的236例资料完整的肝硬化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疗效分析及追踪随访,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236例肝硬化患者中,男184例,女52例;年龄在21~35岁26例,36~50岁82例,50~60岁80例,60岁以上48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人提出用约物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脉冲多普勒技术的发展使之有可能对各种血管取得非侵入性的和生理的血液流速测定,结合实时超声波检查可对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提供准确的定量评价。笔者1年来对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用中药汉防己进行治疗,借助超声多普勒系统装置观察对门静脉血流的影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研究在1991年—1992年间经肝穿组织学证实的40例肝硬化患者中进行。患者平均年龄50.4±7.15岁,男26例,女14例,有食管静脉曲张40例,腹水32例。Child分级:甲16例,乙23例,丙1例。原发病: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现就我院1997年5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102例肝硬化病MOF65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一般资料男43例,女22例,年龄8~82岁。其中大于50岁本组44例,肝硬化诊断参考文献,MOF诊断参照文献标准。65例中肝功能衰竭52例,消化功能衰竭50例,脑衰竭38例,肾衰竭34例,脾衰竭33例,凝固功能衰竭32例,心率衰竭20例,呼吸衰竭18例。65例中死亡40例。其中2个器官衰竭31例中死亡10例,3个器官衰竭23例中死亡19例,4个或4个以上器官衰竭11例全部死亡。讨论:(1)肝硬化病MOF临床特点:①发生率高,本组65例占同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64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5种护理,即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药物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和饮食护理。结果该研究总共有64例患者,经过5种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90.63%,其中58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加强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以恢复其对生活的自信,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甚至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其发病机理复杂 ,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试图通过对 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体表胃电图(EGG)检测 ,从胃肌电活动方面进一步明晰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男 2 0例 ,平均年龄 5 6 4岁 ,女 10例 ,平均年龄 6 5 4岁。肝硬化的诊断采用 1990年承德会议标准。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 :A级 10例 ,B级 14例 ,C级 6例。另设正常对照 2 2例 ,男 1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 8岁 ,均无肝病史 ,肝功检查正常。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  相似文献   

14.
肝硬变死亡43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肝硬变死亡原因重视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对43例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按各并发症死亡例数的多少进行分类.结果所有死亡患者均由并发症导致.原因分别依次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4例,占死亡率的32.5%,其中两个器官衰竭者3例,其余分别为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证明器官衰竭越多,死亡率越高.消化道大出血直接死亡11例,占25.6%,原因是出血量多、反复发生、就诊晚,另偏于保守不敢过多补充血清等,也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肝昏迷直接死亡9例,均见于严重肝脏损害,6例能直接找出诱发因素.肝肾综合征直接死亡6例,均有顽固性腹水,晚期均出现不可逆肾脏损害,BUN>21mmol/L,Cr>300μmol/L.另两例分别死于DIC及过敏反应.结论并发症越多越重死亡率越高.应加强并发症的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肝硬化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肝功能好转同时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24例,肝功能恶化,空腹血糖〉11mmol/L6例。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糖尿病较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药补泻交替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源1.1一般资料1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为我科2000年1月-2005年3月住院病例,诊断均符合200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21~66岁,平均41.5岁;病程3个月一6年,平均3.6年;其中肝炎肝硬化58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其他3例;  相似文献   

17.
赵健雄 《内科》2007,2(6):898-899
肝病易合并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本文对1191例肝病患者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其合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1191例肝病患者均为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在贵州省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947例,女性244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9.4±5.3)岁。慢性肝炎356例,肝硬化745例,急性肝炎90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上海传染病年会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者。1.2方法胃镜检查时有两名以上内镜医师共同观察。诊断标准为胃镜下发现胃或十二指肠有黏膜缺损形…  相似文献   

18.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8(IL 8)、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CD5 4 )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肝硬化患者中水平变化与临床关系不甚清楚。本文旨在对肝硬化患者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①对照组 :以 2 0例健康义务献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 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33岁。②试验组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35例 (乙型肝炎 31例、丙型肝炎 4例 ) ,男 2 2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8岁。均根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素治疗肝硬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萍  沈勇 《肝脏》2001,6(2):140-141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血清甲状腺素异常 ,具体表现为T3、T4低下。这类患者是否需要补充甲状腺素制剂 ,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我们于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对 32例促甲状腺激素 (TSH)正常 ,T3、T4低下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试行补充甲状腺素 ,并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6 1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5 5例 ,慢性肝炎未定型 6例 ,全部病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 ,符合 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会议制定的诊断依据。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2 9例。治疗组中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20.
10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食管及胃粘膜的改变,我们对10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进行诊断,并对照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B超门脉测量、肝功能等关系,以指导临床及时发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及判断肝炎后肝硬化出血原因,采取合理的治疗。一、一般资料本组104例肝炎后肝硬化均为我院1995年~1996年住院患者,全部病例于入院1周内做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0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4±11.7(15~76)岁,有家族性肝炎史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