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天津药学》2006,18(1):56-58
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因其复杂多样性而对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报道的几种较新型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固相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曾欣 《中南药学》2013,(12):907-912
1在线生物样品处理新技术概况 生物样品预处理是体内药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分析中最困难、最繁琐的工作。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成分复杂,除被测组分外,往往含有大量内源性物质、代谢产物及共存药物等干扰物质,且被测组分的含量很低,要准确地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必须除去妨碍测定的杂质,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3.
液相微萃取是在液相萃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环保等特点,已在血液、尿液、唾液等生物基质样品分析中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文献,对液相微萃取技术的主要模式,即单液滴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和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生物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体内药物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新药研发等领域样品前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限进填料属于特殊萃取介质之一,允许复杂生物基质样品直接进样分析,结合液相色谱系统可以实现生物样品自动化直接进样,简化并加速了样品预处理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限进填料固相萃取原理及分类,并对该技术在临床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郑蕊  刘铁钢 《中国药房》2007,18(10):786-788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样本预处理技术,是以液相色谱分离机制为基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由于生物样品干扰成分较多且其中药物浓度多数较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往往无法实现样品的直接测定分析。SPE与HPLC或LC/MS法联用实现了样品预处理和分离分析的优化组合,在生物样本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越性。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属核苷类似物,极性较强,故此联用技术在其生物样本分析测定方面应用普遍。为此,本文介绍了近年SPE与HPLC或…  相似文献   

6.
张晓明 《辽宁医药》2004,19(3):39-41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的进展,包括超临界流体革取技术(SFE)。固相微革取技术(SPME),以及采用限制性介质(RAM)、微粒填粒薄膜(PLM)、分子印记固定相(MIP)填料的固相革取技术(SPE),水浴法预处理血样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一些应用。为体内药物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静燕  钱晓萍 《海峡药学》2007,19(10):115-117
目的了解固相萃取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介绍固相萃取基本原理、填料种类和自动化操作等,并对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固相萃取技术萃取回收率高、易于自动化,能有效去处样品中的杂质,适于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固相萃取技术进展及应用情况。方法:从萃取机制、方法建立和萃取装置等对固相萃取技术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结果和结论:固相萃取技术萃取回收率高、易于自动化,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等,适于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样品预处理分离富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制药、食品、环境、商检、化工等领域.固相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液相色谱(LC)、质谱(MS)法等分离检测手段联用,从而实现样品在线预处理,使其在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等药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简要介绍了固相萃取技术在化学药、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固相萃取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与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相关性,尤其是血浆(或血清)药物浓度直接与药效相关。尿液中常常含有丰富的药物代谢产物,也被经常使用。唾液由于采集方便且有时和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具有相关性而有时使用。其他脏器组织,除特别需要,较少用。生物样品的药物分析因其复杂多样性而对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各种处理方法中,固相萃取由于其适用性广,实用性强而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固相萃取技术(SPE)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应用的相关报道,以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无溶剂样品预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以其无需使用溶剂、样品用量少、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等特点而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综述了该方法的装置、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尤其是在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生物体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递质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于脑内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最近研究得较多。其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等生物胺类是较重要的几种。生物胺类一般在组织样品中的含量极低,通常需将样品预处理,这些技术包括匀浆、离心和胺的初步分离,然后进行定量测定。为了增加检测灵敏度,必须通过一适当的衍生  相似文献   

13.
单液滴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烨  相秉仁  项素云 《药学进展》2006,30(3):109-113
综述单液滴微萃取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以及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单液滴微萃取技术作为一种装置和操作简单、实用、运作成本低廉、污染小及灵敏度高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在环境、生物样本及食品和药物分析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滥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微量的分离分析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叙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的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样品预处理及其在滥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舒君  仇峰  杨世海  杨美华 《中国药房》2012,(41):3918-3920
目的:为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伏立康唑临床前和临床药动学研究所涉及的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动物和人体内分析方法、临床前和临床药动学予以综述。结果与结论:样品预处理与体内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联用,提高了伏立康唑体内定性、定量分析和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确保了药动学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设计更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代谢物组学技术平台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样品的检测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其中,核磁共振、色谱及联用技术是主要的样品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是主要的数据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技术进展及在生物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样品的预处理是生物药物分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多数生物样品如器官、组织、血浆、尿液等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其符合所用测定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的要求,才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及简单去蛋白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ADR)和柔红霉素(DRB)的主要代谢产物为13-羟基衍生物adriamycinol(AOL)和dauno-mycinol(DOL)。前曾采用的HPLC 法或RP 微柱法测定均有缺点。本文改进提取步骤,采用Waters 的SEP-PAK 硅胶微柱对生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可提高回收率、缩短测定时间和节省试剂。使用硅胶微柱的优点在于处理水溶性样品前本身无需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生物样品中强心苷类药物检验需要高效的提取方法和高灵敏度仪器分析方法。本文从强心苷类药物的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2个方面展开。其中,实验室检测包括蛋白沉淀、固相萃取、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QuEChERS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实时直接分析-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方法;现场快速检测包括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等分析方法。最后,本文对目前强心苷类药物分析和样本预处理方法的不足及发展前景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法庭科学和临床治疗中强心苷类药物的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综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查阅产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国内外文献,结果:从SPE的填料、SPE-HPLC技术及其自动化,SPE操作的影响因素,SPE-HPLC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等方法进行了概括。结论:SPE-HPLC技术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适合于生物样品的分析,SPE-HPLC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生物样品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