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等速肌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膝关节屈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坚持易筋经锻炼,共8周;对照组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测定两组膝关节角速度为60°/s、120°/s、180°/s时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总功(TW)、平均功率(AP)和屈膝肌与伸膝肌比值(H/Q)的变化。结果:在不同角速度时,治疗组治疗后屈伸肌群的PT、TW、AP或H/Q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功法易筋经能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膝关节伸肌群肌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肌力的影响。方法:纳入72名受试者,按队列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观察组采用易筋经运动处方锻炼,对照组采取行走活动及健康宣教,周期均为8周。于锻炼前后采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评价两组受试者在等速运动(60°/s、180°/s)时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总功(TW)及屈伸肌比值(H/Q)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过易筋经训练,PT、TW、AP、H/Q等部分指标较试验前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其中60°/s的PT、TW及AP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60°/s的H/Q及180°/s的PT、TW及AP、H/Q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结论:易筋经锻炼可明显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的肌力,改善肌肉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睡眠障碍是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相对严重的伴随症状之一,通过使用经筋推拿配合易筋经功法锻炼这一绿色、无创、无依赖性的疗法,观察其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60例在嘉兴市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干预,2次/周,40~60 min/次,8周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筋推拿配合易筋经功法锻炼的方法干预,经筋推拿3次/周,每天下午治疗45 min左右,易筋经功法锻炼1次/d,1 h/次,8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和匹兹堡睡眠(PSQI)质量评分评定。 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多维疲劳量表(MFI-20)中总体疲劳、生理疲劳、活动减少、兴趣降低、精神疲劳5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匹兹堡睡眠(PSQI)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筋推拿配合易筋经功法锻炼能有效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状态和睡眠质量,该疗法廉价、简单、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运用及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作为适宜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训练。在干预前、干预后6周和干预后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 干预后12周,观察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和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PSP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均P<0.05),但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的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周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和PSP评分,以及干预后6周、12周的NOSIE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练习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可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部分社会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及回归社会,值得在基层精神卫生机构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老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以64名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34)和对照组(n=30),练功组进行每周6次,每次40~50min,共6个月的锻炼,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的有计划锻炼。分别于实验前和6个月练功后对实验对象的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反应时进行测试。结果练功6个月后,练功组背力明显高于练功前(P<0.01),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明显高于练功前(P<0.05),反应时明显低于练功前(P<0.01),握力高于练功前,但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有助于提高老年女性的力量、柔韧、平衡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s ST2)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心力衰竭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心力衰竭组和辛伐他汀组兔均给予阿霉素建立力衰竭模型,空白对照组兔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兔于注射阿霉素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干预。造模结束后观察兔心功能变化、心肌病理学改变及血清IL-18、IL-33、s ST2水平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兔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兔LVEDV与空白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和辛伐他汀组兔左心室收缩未期容积(LVESV)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兔LVESV小于心力衰竭组(P<0.05);心力衰竭组和辛伐他汀组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兔LVEF高于心力衰竭组(P<0.05)。空白对照组兔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力衰竭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大量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辛伐他汀组肌细胞相对整齐,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辛伐他汀组、心力衰竭组兔血清IL-18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IL-18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辛伐他汀组兔血清IL-33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P<0.05);辛伐他汀组、心力衰竭组兔血清s ST2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血清s ST2水平低于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调节炎性因子IL-18、IL-33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贲九洋  张旭  周文杰  张文韬 《当代医学》2021,27(32):100-103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期对上肢功能、肺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11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实施有氧运动+体操锻炼,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训练方法锻炼.比较两组锻炼前后患侧上肢肌力、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患侧上肢容积、肺功能、骨密度、形体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锻炼后,两组患侧上肢握力、肱二头肌肌力及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锻炼前(P<0.05),患侧上肢容积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后,观察组患侧上肢握力及患侧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侧肱二头肌肌力、患侧肩关节后伸、外展活动度及患侧上肢容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后,观察组最大摄氧量、肺活量均显著高于锻炼前(P<0.05),BMI、WHR均显著低于锻炼前(P<0.05),脊柱L2~4及股骨骨密度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指标与锻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锻炼后,观察组最大摄氧量、肺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MI、W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脊柱L2~4及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后,两组躯体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锻炼前(P<0.05),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后,观察组躯体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氧运动+体操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肺功能改善、患者整体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2例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采用易筋经运动处方锻炼,对照组采用自由锻炼,周期均为8周。于锻炼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锻炼后,试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五个维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P<0.01),而对照组仅社会功能维度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试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维度的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1)。结论:易筋经锻炼可明显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昆山地区COPD稳定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n=55)和易筋经组(n=57).常规康复训练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缩唇呼吸康复锻炼;易筋经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身气功易筋经进行康复训练.训练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和活动能力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易筋经组的肺功能和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PS)动物模型,以溶剂(蒸馏水)为对照组,以应激后用2种不同浓度的氟西汀干预为实验组.在SPS结束后第15~21天,测试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MWM水迷宫实验,分别评定大鼠对环境的恐惧反应,高警觉性,焦虑/抑郁行为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在旷场实验中,大鼠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两指标[(4678.85±495.33)mm,(22.15±3.43)s]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9276.74±805.35)mm,(35.66 ±3.17)s,P<0.05],氟西汀干预组显著高于模型组[F1(8895.85±599.78)mm,(40.23±4.32)s;F2(8654.07±866.05)mm,(41.57±4.34)8,P<0.05].在高架十字测试中,大鼠开臂进入次数的百分比和停留时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模型组[(23.67±2.87)%,(12.46±2.55)%]2指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37.21±2.34)%,(18.08±2.22)%,P<0.05],氟西汀干预组[F1(32.62±4.57)%,(17.58±3.23)%;F2(39.75±4.46)%,(019.74 ±4.44)%]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MWM水迷宫实验中,上台潜伏期存在组间差异,模型组潜伏期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干预组.模型组在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和穿越站台次数显著低于其他组.结论 早期给予氟西汀可以明显改善大鼠对环境的恐惧反应,高警觉性,焦虑/抑郁以及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健步走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及身体活动能力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运动组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快速健步走运动训练,将运动前后糖代谢及身体活动能力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运动组运动前后体适能项目VO2max 、2 min原地踏步、6 min行走、30 s臂屈伸运动、抓背伸展运动、坐椅体前伸运动等6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坐站走、30 s连续坐椅站立测试2项指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运动训练,体适能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运动组患者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尿糖阳性率、餐后2 h尿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 h胰岛素测试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下肢肌力测试比较,运动组患者踝关节屈伸肌力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结论快速健步走运动训练方案有利于改善T2DM患者糖代谢及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离心运动大鼠骨骼肌中SOD、MAD、GRP78、GADD153的影响,以期解释牛磺酸通过减少内质网氧化应激保护骨骼肌损伤的机制。 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36只,分为空白对照1组(A组)、空白对照2组(B组)、1 d离心运动组(C组)、2 d离心运动组(D组)、1 d离心运动+牛磺酸组(E组)、2 d离心运动+牛磺酸组(F组)。培养后分别收集6组大鼠骨骼肌,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SOD、MAD含量,采用Western 印迹方法测定GRP78、GADD153表达,比较6组大鼠SOD、MAD、GRP78、GADD153的差异。 结果 A组、B组大鼠SOD含量高于C组、D组、E组、F组大鼠,与C组、D组大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E组、F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F组大鼠SOD含量高于C组、D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D组大鼠MDA含量高于A组、B组、E组、F组大鼠(均P<0.05)。A组、B组、E组、F组大鼠SOD/MDA值均高于C组、D组大鼠(均P<0.05),E组、F组SOD/MDA值低于A组、B组(均P<0.05)。C组、D组大鼠GRP78、GADD153表达量高于A组、B组(均P<0.05),但低于E组、F组大鼠(均P<0.05);E组、F组大鼠GRP78、GADD153表达量高于A组、B组(均P<0.05)。 结论 牛磺酸可能是通过提高内质网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维持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加快骨骼肌中氧自由基的清除,减少剧烈运动后机体骨骼肌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改善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能力和肌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康复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Barthel指数、双下肢肌力及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的Barthel指数、双下肢肌力及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改善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能力和肌力中的效果较佳,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姚雪梅  李美艳  吴栋  肖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804-2808
背景 肌肉减少症与睡眠障碍均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睡眠质量差可抑制干扰合成代谢激素,从而影响骨骼肌合成,但关于睡眠质量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为老年肌肉减少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体检的1 391例≥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睡眠质量)和体格检查(四肢骨骼肌质量、步速、握力)。睡眠质量的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肌肉减少症诊断参照肌肉减少症亚洲工作组诊断标准。睡眠质量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 391例被调查对象中,194例(13.9%)患有肌肉减少症;PSQI平均得分为(6.22±3.87)分,713例(51.3%)PSQI>5分,即睡眠质量较差。不同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饮酒情况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患者睡眠质量较差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减少症患者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非肌肉减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QI≤5分相比,PSQI>5分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大〔OR(95%CI)=1.74(1.27,2.38)〕。按性别分层后,与PSQI≤5分相比,女性PSQI>5分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大〔OR(95%CI)=2.17(1.37,3.43)〕,男性PSQI>5分与PSQI≤5分者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51(0.96,2.37)〕。结论 对于≥60老年女性而言,睡眠质量差是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的表达变化状况,探讨GSK3在IR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食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模型组、饮食组和运动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饮食组大鼠改以常规饲料喂养6周,运动组则继续在高糖高脂饲料基础上加以游泳运动6周。定期检测大鼠体质量(BW)、血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于11周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结果: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模型组、饮食组及运动组大鼠的FPG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ISI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组与运动组分别经过6周的干预后,饮食组与模型组相比,FPG、FINS水平均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组与模型组相比,FPG、FINS水平也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Westernblot结果示模型组、饮食组及运动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且饮食组与运动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分别较模型组减少23.22%(P<0.01)及27.24%(P<0.01)。结论: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均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与细胞中GSK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肌少症大鼠骨骼肌质量、力量的变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方法 11 只5 月龄SD大鼠作为成年对照组(YC组);18只24月龄SD大鼠根据双能X线吸光测定得到的相对瘦质量(瘦质量%)分为两组,其中9只大鼠为老年对照组(OC组),9只大鼠为老年肌少症组(OS组),分组标准为YC组相对瘦质量较OS组高2SD;大鼠喂养4周后处死;电子抓力仪测量大鼠前肢抓力;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腓肠肌细胞外基质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MP-1、TIMP-1及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老年对照组相对抓力低于成年对照组(P<0.01),瘦质量%与成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示细胞外基质较成年对照组增多,Ⅰ型胶原、TIMP-1的表达高于成年对照组(P<0.05),MMP-1的表达与成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老年肌少症组相对抓 力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瘦质量%显著下降(P<0.01),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示细胞外基质增多,Ⅰ型胶原、TIMP-1的表达增多(P<0.05),MMP-1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增龄过程中骨骼肌MMP-1/TIMP-1失衡,影响细胞外基质代谢,导致细胞外胶原纤维增多,进而影响骨骼肌质量和功能,可能是肌少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晓梅  姜桂萍  李大威 《重庆医学》2018,(15):2001-2003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分为观察组、空白组、对照组,每组30只.空白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干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干预,对照组大鼠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处理后5h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观察组经股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kg.各组大鼠处死前经尾动脉采集动脉血,同时将大鼠右腿腓肠肌取下冻存.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TNF-α、IL-6、IL-1β水平,以及骨骼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和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骨骼肌MDA、SOD、GSH-PX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骨骼肌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分布不均匀;空白组大鼠骨骼肌结构正常,肌细胞核分布均匀;观察组大鼠骨骼肌形态结构正常,但是肌细胞核分布稍显不均匀.结论 丹参酮Ⅱ A磺酸钠可以有效保护在高温环境下力竭运动后的骨骼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