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晨光  牟巨伟 《癌症进展》2021,19(15):1520-1522,1613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的一种重要组织学类型,其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是当患者从上述辅助治疗方案中的生存获益达到瓶颈时,手术治疗给一些中晚期SCLC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这不同于以往研究中认为的手术治疗多适用于早期SCLC.因此,手术治疗在SCLC治疗中的作用引起学者们的广范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归纳手术治疗在SCL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金莹  余新民  陈明 《肿瘤学杂志》2017,23(9):743-748
摘 要: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15%~20%,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尽管初始治疗时对放、化疗敏感,但小细胞肺癌患者容易早期出现复发转移,因疾病进展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近十年,靶向治疗的发展给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带来了巨大改变。SCLC同样具有大量体细胞突变,针对不同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在SCLC患者治疗中亦进行了很多探索。虽然目前没有有效的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SCLC,一些新的靶向药物在临床研究中的疗效给SCLC的治疗带来了曙光。全文将对SCLC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抗体偶联药物(ADCs)是由靶向肿瘤特异性或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数目的有效载荷,通过连接子偶联组成的新型药物,已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获益。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尽管SCLC对放化疗敏感,但由于早期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导致患者预后差。SCLC的治疗进展十分有限,迫切需要开发更持久有效的方法来改善预后。然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分子靶点,SCLC相关治疗药物研究一直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ADC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重点介绍了针对部分靶点的相关药物在SCLC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可能发展为靶向药物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一线放化疗非常敏感,但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SCLC二线治疗进展缓慢,拓扑替康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二线标准治疗药物.大量关于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大多疗效欠佳.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靶向Delta样蛋白3的抗体药物耦联物rovalpituzumab tesirine(Rova-T)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似乎为分子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康岩  李薇 《癌症进展》2019,17(13):1489-1493,1505
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类型肺癌的10%~15%,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极高,易发生早期转移。虽然SCLC对于放化疗敏感,但大多数患者仍会复发进展,特别是对于化疗结束至复发时间间隔小于6个月甚至化疗过程中进展的患者,缺乏后续有效的治疗手段。过去几十年细胞毒性药物的研究未发现突破性进展,目前仍以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为经典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开始研究其在SCLC治疗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SCLC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对复发难治性SCLC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恶性肿瘤, 具有高度异质性并易产生耐药, 预后通常不佳。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可靶向作用于DNA损伤反应通路, 阻止DNA修复, 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在SCLC治疗方案中既有PARP抑制剂单药治疗, 也有与DNA损伤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尽管目前研究结果有限, 但可以看到PARP抑制剂可能是SCLC靶向治疗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20%,具有增殖快、转移早等特点。尽管其对放、化疗比较敏感,但几十年来的临床试验并没能找到彻底治愈SCLC的有效方法,EP/EC方案依旧是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多数患者在一线治疗以后仍会复发或转移。针对SCLC的新的化疗药物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正在研究之中,这些药物为SCLC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占肺癌的13%。SCLC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于5%。随着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厄罗替尼等成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亦有可能为提高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提供更广阔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9.
喉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肿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0倍,近几年来喉癌发病有明显的增高趋势。研究已表明吸烟、饮酒、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喉癌的高危因素,此外遗传因素在喉癌发病中的作用也逐步得到认识。原癌基因,如ras、c-Myc、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受体等,抑癌基因,如p53、nm23-H1、p16、Rb基因等,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cl-2基因与喉癌的发病过程均有密切的关系。Myc族基因扩增同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Spandidos报道,在人类头颈部肿瘤中(包括喉癌)有Myc基因的表达升高,但未系统阐明喉癌Myc基因的扩增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Myc基因与细胞凋亡有关,在参与凋亡的过程中与p53、Bcl-2有相互作用。探讨Myc基因家族与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肺癌从病理学上大体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NSCLC约占80%,且传统的化疗、放疗已进入平台期。随着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研究的全方位发展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多层次研究,一种新的分子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约8~10个月,其治疗几十年来进展甚微,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一线治疗的不二选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发生复发或耐药,可选的方案十分有限,现有的治疗方式已达瓶颈,随着对小细胞肺癌分子生物学认识的深入,研究重点转向了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伴随着大批试验性药物的涌现,促进了新药物的研发,一系列药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似乎打破了“小细胞肺癌是药物开发坟墓”的诅咒。这些新药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凋亡蛋白抑制剂、抗藕联药物等,我们期待能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阐述并分析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文章检索了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肺癌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并归类了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与时效变迁的趋势。结果:在万方数据库3 744篇肺癌靶向治疗的中文文章中,发现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是中国学者近10年的主要研究热点;在近1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810篇英文文章及参考文献显示,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纳武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环唑替尼为这10年肺癌治疗领域靶向治疗的热点药物,而多种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效果和肺癌靶向治疗后的脑转移也成为近5年该领域的国际关注热点;中国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254项有权专利的分析显示,申报了专利的主要药物包括酸敏感的吉非替尼-氟硼二吡咯衍生物、顺铂抗肺癌主动靶向隐形类脂质体等。结论: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量化分析技术,呈现出近10年肺癌靶向治疗已成为该领域专业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热点,而如何选择正确的靶向药物或药物组合方案来解决肺癌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应是未来集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小细胞肺癌是以广泛转移和预后不良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34%~85%的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有效,但疾病进展迅速,后续的二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并且近几十年的治疗方案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几年生物治疗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继靶向治疗后的又一次飞跃。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结合,抑制了CD4^+和CD8^+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负性调控机体免疫机制应答过程,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生长。PD-1/PD-L1拮抗剂在SCLC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让更多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受益,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就PD-1/PD-L1拮抗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刘欢  李高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771-2775
鳞状细胞肺癌(SqCL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独特的组织学亚型,尤其是晚期鳞癌,由于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对于肺腺癌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少,不良反应也大,因此肺鳞癌预后比肺腺癌差。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的改进,靶向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治疗肺鳞癌有了更多的选择,肺鳞癌也走向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小细胞肺癌以侵袭性高、容易出现远处转移而著称,预后极差。化疗是各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所在。与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中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进行了临床研究。本文将对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和相应药物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治疗方面出现重大的模式转变。关键致癌性突变(如驱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排)的存在,使得靶向治疗相比传统的细胞毒性化学疗法显示出更高的敏感性。2007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4,EML4)基因融合突变首次在NSCLC患者中被发现。随后研究证实,ALK-EML4融合突变阳性的NSCLC(ALK+NSCLC)显示出对克唑替尼治疗的敏感性。随着后续一系列靶向治疗新药的研发,将ALK+NSCLC靶向治疗推向高潮。本综述回顾ALK+NSCLC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检测方法,汇总其抑制剂的重要临床试验结果,并解读ALK+NSCLC抑制剂耐药机制及合并脑转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Small-cell lung cancer (SCLC) is a special type of lung cancer that belongs to highly aggressive neuroendocrine tumors. At prese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main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SCLC. Progress in targeted therapies for SCLC with driver mutations has been slow, and these therapies are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in preclinical or early-phase clinical trials, and research on antiangiogenic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 anlotinib)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Immunotherapy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CLC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recent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y for SCLC.  相似文献   

18.
刘家曦  李洋 《现代肿瘤医学》2020,(21):3831-3834
FHL家族是含有4个半LI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现已在体内发现5个成员,即FHL1、FHL2、FHL3、FHL4和FHL5/ACT,不同成员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FHL家族通过LIM结构域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在转录调节、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FHL家族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示FHL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其在肿瘤生长调节中的作用和机理,对于FHL相关的肿瘤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研究将有着重要意义,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被认为是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随着我国CT技术的进步与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治疗;肺亚段切除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治疗早期肺癌的新技术,其在完整切除癌组织的基础上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支持,这项技术的推广受到了一定阻碍。本文将对肺亚段切除术的前期基础、技术难点、手术方法及存在的争议进行阐述与归纳。  相似文献   

20.
免疫检查点是指对于免疫系统进行负性调节的一组因子,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密切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头颈肿瘤是当今世界第八大常见恶性肿瘤,约90%为鳞状细胞癌,致死率逐年递增,头颈鳞癌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受到广泛关注并开始被深入研究。近期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头颈鳞癌,同时其他免疫检查点的针对性研究也日益增多,如B7蛋白家族其他成员、CTLA-4、LAG-3等。针对这些免疫检查点的临床试验以及药物开发也在同时进行。这预示着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解决头颈部肿瘤的新趋势,然而当前缺乏对于头颈部肿瘤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概括与总结,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最新的文献与报道对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检查点及其相关临床治疗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