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手术切除的入路及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来外科治疗的全部患者共46例的资料。结果: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占73.9%;甲状腺腺瘤4例占8.7%,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占17.4%。通过颈部入路手术切除的占91.3%(42/46),胸骨正中劈开切除的占4.4%(2/46),颈前切口加开胸切除的占4.4%(2/46)。良性甲状腺肿物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按甲状腺切除的方法给予处理。其中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在胸外科行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胸骨后甲状腺乳头状癌,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部分与纵隔大血管关系密切者加胸骨正中纵切口,行肿瘤姑息切除加气管切开术。46例患者中,10例(21.7%)出现并发症;5例(10.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出血4例(8.6%);气胸1例。结论:颈部低领式切口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由于颈部入路相对并发症少、损伤小、建议对良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和部分恶性肿物行颈部低领式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2.
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以及开胸和气管悬吊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66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42例合并气管软化,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米瓦试验摄片,以及颈部-上胸部CT。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常规做好开胸准备,24例中23例经颈部切口切除,1例术中冰冻证实为淋巴瘤仅行姑息性大部切除后续化疗;42例米瓦试验阳性患者,术中探查见局部受压处气管软骨环消失6例,气管软骨环变细、变薄、变软36例。3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行单一气管悬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气管悬吊加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无手术死亡。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8年,48例均无呼吸道梗阻症状,2例死于癌症复发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绝大多数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可经颈部切口切除。术中探查有助于气管软化的确诊,气管悬吊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以及开胸和气管悬吊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66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42例合并气管软化,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米瓦试验摄片,以及颈部-上胸部CT。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常规做好开胸准备,24例中23例经颈部切口切除,1例术中冰冻证实为淋巴瘤仅行姑息性大部切除后续化疗;42例米瓦试验阳性患者,术中探查见局部受压处气管软骨环消失6例,气管软骨环变细、变薄、变软36例。3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行单一气管悬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气管悬吊加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无手术死亡。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8年,48例均无呼吸道梗阻症状,2例死于癌症复发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绝大多数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可经颈部切口切除。术中探查有助于气管软化的确诊,气管悬吊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行腺叶切除术,喉返神经暴露与否对其损伤的影响.结果 喉返神经暴露组的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不暴露组(P<0.05).结论 经颈部低领式切口行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可显著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手术进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均获成功。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滤泡状癌伴气管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的占85.19%,颈部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的占11.11%,开胸入路并颈部领式切口的占3.7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其中术后伤口出血较为常见,占42.86%。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是可行的,它容易操作且安全可靠,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方式和应用价值,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对48例前上纵隔肿瘤行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术,其中坠入性甲状腺肿瘤21例(恶性2例,良性19例),胸腺瘤18例,脂肪瘤4例,淋巴囊肿3例,皮样囊肿1例,心包囊肿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69±1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85±15)mL,平均术后住院(8±1·5)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可达到传统经胸手术效果,手术显露充分,操作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胸骨后各种病理类型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合并症发生率14.47%,1例术后死亡。结论: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有关,多属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可以明确诊断;经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可完成绝大多数手术。甲状腺未分化癌呈浸润性生长,多不能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认识。方法同顾性分析2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资料,均在超声刀配合下采用胸骨上1cm低位领形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术中常规湿露喉返神经全程。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并发短暂的低钙血症,经补钙处理后缓解;4例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结论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可行的,显露喉返神经全程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术中使用超声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对于减少副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20例纵隔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全部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行纵隔甲状腺肿切除术,均完整切除肿物,术后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窒息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在完整切除肿物的同时,能极大的减少手术副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0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4例患者中, 102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2例患者加用垂直胸骨劈开切口, 无手术死亡患者, 所有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 甲状腺腺瘤41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 甲状腺滤泡癌1例。   结论   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可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加强术前影像学检查、娴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术后管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1996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头颈外科收治胸骨后良性甲状腺瘤的病人19例。均采用颈部入路方式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锁骨头切除。结果:甲状腺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除1例有术后声音嘶哑外,无其他的并发症。结论:由颈部入路行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姜超  王欢  阎崇楠 《现代肿瘤医学》2021,(12):2120-2122
目的:探讨骶骨后路横切口治疗骶骨肿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2019年通过手术治疗的骶骨肿瘤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 年龄18~76岁,其中ASIA分级E级的有12例,ASIA分级D级的有8例,按手术切口不同,将患者分为后入路横切口组及后入路倒“Y”型切口组,记录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等资料进行对比。结果:16例患者行后入路横行切口,手术时间为(173.9±65.69)min,术中出血量为(1 493.75±1 261.46)mL,其中1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差的情况。4例患者行后入路倒“Y”型切口,手术时间为(285±116.19)min,术中出血量为(4 250±759.39)mL,其中2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的病理报道和随访。结论:骶骨后入路横切口可以在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做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36例。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NLR的截断值,并以此为标准将宫颈癌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R对宫颈癌术后生存和复发的影响。结果:高NLR组(NLR≥2.84)与低NLR组(NLR<2.84)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71.1% vs 91.8%,P<0.01),高NLR组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52.6% vs 78.6%,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2.104(1.435~2.827)]、淋巴结转移[HR(95%CI):3.826(2.752~5.914)]及术前NLR≥2.84[HR(95%CI):2.970(2.104~4.617)]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2.84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颈侧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腔镜辅助)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 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颈侧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腔镜辅助)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对照组采用颈前切口颈白线入路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美容满意度、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侧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腔镜辅助)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要明显优于传统的颈前切口颈白线入路,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不同亚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宫颈癌患者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其中宫颈癌患者有3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有88例。对所有入选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采集,并且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观察分析HPV不同亚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有89例(71.77%)患者检测出HPV阳性,其中宫颈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显著高于癌前病变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60.23%(P<0.05)。宫颈癌患者中HPV18和HPV16亚型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4.44%和47.22%;在8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低级别型患者的HPV33和HPV52、HPV16亚型感染率最高,分别为9.68%和32.36%、32.36%;高级别型患者的HPV58、HPV52、HPV18、HPV16亚型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3.64%、13.64%、22.73%、31.82%。89例HPV感染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现多重感染,多重感染率为10.11%,其中三重及以上感染率为3.37%。所有宫颈癌HPV感染患者均为单一感染;癌前病变患者中低级别多重感染率为9.68%,高级别多重感染率为27.27%。结论:宫颈癌患者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均以HPV16和HPV18亚型感染率较高,此外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的HPV58和HPV52亚型患者也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临床上使用HPV感染检测并针对HPV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入路行腹腔镜复杂性肾癌肾盂癌根治术肾蒂血管非同步处理技巧。方法:2010年1月至2018 年 4月就诊于我科的109例肾癌、肾盂癌患者接受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据肾蒂血管处理方式的差异分别纳入非同步组和同步组。非同步组患者61例,其中肾癌43例,肾盂癌18例;同步组患者48例,其中肾癌33例,肾盂癌15例;均采用3套管技术,从腹膜后入路,显露肾蒂,非同步组优先处理肾动脉,游离肾脏,最后结扎肾静脉。同步组先游离出肾动脉及肾静脉予以结扎,最后游离肾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同步组1例男性患者因左肾肉瘤浸润腰大肌、腹膜及结肠,粘连严重转为开放手术,予以排除,两组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非同步组与同步组手术时间分别为:肾癌(94.3±28.1)min vs (113.3±40.3)min,肾盂癌(135.2±43.3)min vs (168.2±37.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肾癌(68.4±56.8)ml vs (100.7±93.1)ml,肾盂癌(105.4±37.3)ml vs (131.3±36.3)ml。比较两组患者病种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蒂血管的处理是复杂性肾癌、肾盂癌经后腹腔镜根治切除的关键,术中灵活的肾血管处理应对尤为重要,非同步肾蒂血管处理技巧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