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探讨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普陀区3 662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依据我国青少年性别、年龄百分位标准判断超重、肥胖,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比较不同性别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以及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检出率。结果 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9.88%、13.49%,男生超重22.56%、肥胖18.29%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17.07%,8.45%(P<0.01)。收缩压、舒张压比较肥胖组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超重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比较肥胖组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超重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结论 普陀区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的发生与超重、肥胖相关。青少年肥胖的防治工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吴建  谢屹  贾宁 《中国校医》2022,36(9):678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初高中新生的体重现状,以及血清转氨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2019—2020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 135名初、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肝功能转氨酶的检测,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并对不同BMI组的ALT和A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被调查的参检学生中,初中新生超重检出率为16.8%,肥胖检出率为11.0%,分别高于高中新生的14.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98, P<0.001,χ2=26.468,P<0.001); 男生超重检出率为20.5%,肥胖检出率为13.1%,分别高于女生的10.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9, P<0.001,χ2=88.526,P<0.001);肥胖组ALT、AST高于超重组,超重组高于体重正常和消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组的ALT与AST异常升高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初高中新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低年级和男生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超重和肥胖与转氨酶异常升高密切相关,应重视超重、肥胖对肝脏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早期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与体重指数 (BMI)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10月本着方便抽样的原则在乌鲁木齐市分别选取15所高中、初中和小学的41 02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2.75%,男生(13.77%)高于女生(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1)。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学生高收缩压、高舒张压、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8、114.2、623.0,P<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的血压状况不容乐观,超重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史平  周甜 《中国校医》2020,34(5):333
目的 了解苏州市工业园区学龄前期儿童超重肥胖的现状,探讨其中饮食相关因素,提供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所属于幼儿园随机抽取5所3~6岁儿童2 034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体格测量。结果 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6.8%,进食膨化食品次数多(χ2=9.200,P<0.05)、喜欢看食品广告(χ2=13.069,P<0.05),尤其膨化食品和甜饮料广告(P<0.05)、临睡前进食主食和零食、食欲好、吃饭时间短、边看电视边吃零食(P均<0.05)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为儿童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可有效预防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聂俊峰 《中国校医》2022,36(11):814-8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年13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共10 734人份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总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低下(48.46%)、龋齿(50.15%)、沙眼(2.74%)、营养不良 (12.32%)、肥胖(4.65%)、超重(7.98%)。其中,男女学生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50.05,P<0.001);肥胖、超重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41.83,P<0.001;χ2=45.42,P<0.001);小学生和中学生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等几个方面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超重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χ2=1 101.73,P<0.001,χ2=5.23,P=0.010);龋齿、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χ2=206.19,P<0.001;χ2=52.11,P<0.001;χ2=5.68,P=0.020);不同类别的小学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城区小学的学生高于乡村小学和民工小学(χ2=109.89,8.98,27.98,均P<0.001);龋齿、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民工小学的学生高于城区小学和乡村小学(χ2=107.93,44.21,均P<0.001;)。结论 番禺区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视力低下及龋齿、营养不佳及肥胖和超重等,其中民工小学的学生尤为严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现状及近年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4-6月,方便整群抽取青岛市城区13家中等规模幼儿园,对全体在园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及腰围、臀围测量评价,与2006年同质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十二年来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趋势。结果 2018年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7.51%,较2006年(9.52%)显著下降(χ2=11.218,P=0.001),年均下降16.75%;男童肥胖超出率(10.02%)显著高于女童(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01);2018年城区3~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5.85%,较2006年(18.12%)显著下降(χ2=7.892,P<0.05);肥胖儿童BMI、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P<0.001)。结论 近十二年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得到有效控制。儿童超重检出率亦下降,但远高于肥胖检出率,提示需加强学龄前儿童超重防控,以减少其转化为学龄期乃至成年期肥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5月选取3 所幼儿园4岁学龄前儿童452名开展健康问卷调查,并实施健康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超重/肥胖1年后检出率(14.16%)呈减少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观察组1年后超重/肥胖检出率(16.37%)呈显著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调查显示母亲超重/肥胖、摄入肉类占比超30%、食量超标、进食速度过快,运动不足等是导致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干预后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BMI增长趋势均放缓(t=2.30和2.27,P均<0.05),超重/肥胖儿童生长曲线趋于正常。结论 引发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发展程度,干预效果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银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区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共计12所,抽取的学校按年级分层,在各年级中随机抽取班级,共计抽取7291人。采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91名研究对象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50.1%和49.9%,超重检出率为12.1%,肥胖检出率为7.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超重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129.09,χ2性别=70.125,P<0.001)。腹型肥胖检出率6.7%,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72.768,χ2性别=51.031,P<0.001)。高血压检出率为16.8%,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189.67,χ2性别=8.074,P<0.001)。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3.0%、27.2%、43.2%,腹型肥胖者中高血压检出率为43.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在儿童青少年中BMI、腰围身高比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较体重正常者血压升高,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9-2018年上海市连续10年的学生常见病监测项目横断面调查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523 112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采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WHO标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变化趋势,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9.37%、10.78%,男生分别为22.33%、16.27%,女生分别为16.31%、5.13%,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超重:χ2=253.26,P<0.001;肥胖:χ2=1 404.73,P<0.001)。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率分别由2009年的16.94%、9.22%增加至2018年的19.37%、10.78%(P趋势<0.001)。结论 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率均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处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抽取河南省内7个市6~17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计19 390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2.3%,其中超重4 415人(22.8%),肥胖3 790人(19.5%)。其中10 390名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和20.8%,9 000名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8.1%,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和初中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超重(OR=1.842),母亲超重(OR=2.586),儿童青少年喜爱吃甜食、膨化食品(OR=3.161),进食速度过快(OR=3.268),经常在外就餐(OR=1.882),每天看电视、玩手机时间超过2 h(OR=2.376),每天睡眠时间不足(OR=2.64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高,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江门市6-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与肥胖的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门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监测该10所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2017-2021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资料,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行业标准WS/T 586-2018),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等分析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率与肥胖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总体检出率11.57%(2 181/18 857),肥胖总体检出率9.29%(1 751/18 857)。其中,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2%、9.17%;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9%、9.41%;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均存在年龄差异,均表现为低龄段(6-12岁)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高龄段(13-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未显示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均P>0.05)。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的BMI由2017年的(17.98±3.75)上升至2021年的(22.47±6.05),上升趋势明显(χ^(2)=46.540,P趋势<0.001);不同性别(男:χ^(2)=22.330,女:χ^(2)=44.425,P趋势<0.001)、年龄(6-12岁:χ^(2)=65.709, 13-18岁:χ^(2)=14.586,P趋势<0.001)、城乡(城市:χ^(2)=27.168,乡镇:χ^(2)=39.125,P趋势<0.001)儿童青少年的BMI均随时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 2017-2021年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及BMI水平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2005年和2015年2所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曲靖市重点中学及小学各1所,共11 516名学生,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健康检查测量。结果 曲靖市2所学校2005年至2015年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中学生由7.63%升至10.85%(χ2=18.801,P<0.05);小学生由8.36%上升至10.61%(χ2=7.657,P<0.05);肥胖检出率中学生由5.56%升至8.37%(χ2=18.487,P<0.05);小学生由6.96%上升至15.23%(χ2=86.943,P<0.05);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男生由8.80%升至11.97%(χ2=16.456,P<0.05);女生检出率由6.86%上升至9.46%(χ2=11.601,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由7.87%升至14.45%(χ2=66.099,P<0.05);女生检出率由3.98%上升至8.85%(χ2=49.030,P<0.05)。结论 曲靖市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处于增长趋势,小学生肥胖明显高于中学生,男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明显高于女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猛  张娟  郑雪嫚  苗升浩 《中国校医》2022,36(12):907-911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徐州市区6~18岁青少年身体素质情况。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2019—2021年6~18岁徐州市区青少年共168 390人,依据《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测量身高、体重,采用WS/T 456-2014《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及WS/T 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评估营养状况,采用t/F检验、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徐州市区6~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同性别青少年身高、体重3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9年、2021年青少年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47%、4.28%,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χ2趋势=49.035、24.848,P<0.01),但各年度生长迟缓率随年龄的增加变化无明显趋势(P >0.05)。2020年、2021年度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6.33%、16.61%,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 (χ2趋势=39.146、201.279,P<0.01),2019—2021年度学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61%、23.81%、23.30%,随年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 (χ2趋势=1 244.410、125.782、419.438,P<0.01)。结论 该地区3年来各年龄段青少年身高、体重趋于平稳,但青少年营养不良及肥胖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阳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现状,为制定近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对安阳市12所中小学校和6所幼儿园4 790名各类学生进行视力监测,采用卡方检验、线性趋势性检验、近视危险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1年安阳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6.37%,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0.17%、23.42%、51.97%、76.50%和87.44%,近视患病率随着学生学段升高而增加(χ2趋势=1386.84,P<0.001)。女生近视率(59.33%)高于男生(53.70%)(χ2=15.43,P<0.001),城区学生近视率(61.40%)高于县郊学生(48.32%)(χ2=78.87,P<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总体近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χ2趋势=438.19,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近视的OR(95%CI)为1.38(1.20~1.59,P<0.001);县郊学生近视的OR(95%CI)为0.70(0.61~0.81,P<0.001);以幼儿园大班为参照值,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的学生患近视OR值分别为2.67、9.66、30.16和57.10(P<0.001)。结论 安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呈现进展迅速、低龄、高发的特点,应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