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处理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源性重症胰腺炎(GSP)围手术期合理处理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93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2l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0例,死亡1例,因腹腔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并发症3例,其中,胰周出血、胰瘘、胰腺假性囊肿各1例。结论 对GSP患者应按“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注重术前、术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和失衡的纠正、有效抗生素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中彻底清理腹腔。妥善放置腹腔引流,强心、利尿等综合处理措施,保持内环境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5例,治愈率83.3%。死亡7例,死亡率16.7%。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原则上,病变早期应采用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待急性全身性反应期过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基本明确时,再考虑手术治疗为宜。但如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严重的腹膜炎,应在早期积极进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腹腔及腹膜后引流减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分析“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1例经延期手术治愈,3例死于急性期ARDS和肾衰,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胰腺坏死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也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关键是密切动态观察其感染是否能逐步得到控制.强调非手术治疗方案必须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4.
伴有胆管梗阻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对伴有胆管梗阻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对29例伴有胆管梗阻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72h内手术,并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后1w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2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伴有胆管梗阻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采用早期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是解除胆管梗阻,及时冲洗引流腹腔内的血管活性物质和有害的胰性毒素。手术方式尽可能简化。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例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分析,发现其病情恶化快,手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提出在缺少重症监护条件的基层医院,应从严掌握手术指征;对不停感染的老年人重症胰腺炎早期应选择腹腔灌洗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加鼻胆管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对合并有感染性坏死的病例则应积极手术治疗,但术后应加强重症监护,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针对病因及分阶段、个体化方案和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SAP患者10例,其中胆源性胰腺炎6例,酒精性胰腺炎1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例,损伤性胰腺炎1例,特发性胰腺炎1例。采取按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分阶段治疗,按个体化方案是否采取及何时采取手术干预治疗和针对病因治疗,再配合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奥曲肽)、抑酸、抗感染、营养支持、中药(大黄、皮硝)的应用等综合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治愈率70.0%(7/10),死亡率30.0%(3/10),形成胰腺假性囊肿2例。结论应用综合治疗体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使治疗更趋于合理、有效,明显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选择经历了由非手术、手术、“个体化方案”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在多学科综合治疗阶段。手术治疗除了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作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微创手术有所发展并取得了一定进步。  相似文献   

8.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采用“个体化”原则和延期手术治疗。我们按此原则进行治疗,疗效满意,临床应用中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989年~1996年,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5例,年龄25~68岁。诊断和分级依中华医...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体会:附6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经验,笔者回顾分析了1988年5月—2002年9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对60例SAP治疗依照“个体比方案”的原则,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期而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措施,非手术治疗35例,手术治疗25例,死亡8例(13.3%),治愈52例(86.7%),随诊52例,随访时间最长为10年,最短为0.5年,平均5.25年,均未发现复发。笔者认为,依照“个体化方案”的原则,并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期而合理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SAP的治愈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脓肿和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性胰腺炎坏死(IPN)和胰腺脓肿(PA)的外科治疗。方法:12例IPN和3例PA病人均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清除胰腺脓肿,坏死组织和胰腺周围坏死组织,并行腹腔灌洗和引流。结果:11例IPN病人和3例PA病人痊愈出院,1例IPN历经4次手术并发腰椎感染和骨质破坏,另1例IPN痊愈后1年又复发,已经2次手术,现正在恢复中,结果:IPN和PA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最严重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或周围存在难消退的积液时,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并加局部灌洗和引流。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Guan K  Gao Z  Han L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2):744-74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总结1991年~1997年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1例,其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19例。手术方式采取胰腺被膜广泛切开,清除易于清除的坏死组织,胰周多置管引流,腹腔多部位引流。术后行胰周引流管交替灌洗吸引。结果保守治疗重症Ⅰ级16例,均治愈;重症Ⅱ级6例,治愈3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重症Ⅰ级7例,均治愈;重症Ⅱ级12例,治愈8例,死亡4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感染和并发症者;年龄大于60岁者;经24~48小时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可行保守治疗。手术应尽可能选择创伤小、简便、迅速的方式。同时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有机结合,可望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重症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附6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该院普外科67例经手术证实的重症胰腺炎进行了分析。1985年以前以单纯腹腔引流为主治疗15例,死亡率为46.6%;1985年以后以腹腔灌洗、胰床广泛切开、多管引流等综合措施为主治疗52例,死亡率为19.2%。我们认为:早期手术、胰床广泛切开;术后加用腹腔灌洗,彻底引流以及及时进行重症监护等综合措施对改善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灌洗及引流术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3年12月被收治的用腹腔灌洗及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死亡2例,治愈率90%,主要死亡的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所致。结论 腹腔灌洗及引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是肯定的,可以明显地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该院普外科67例经手术证实的重症胰腺炎进行了分析。1985年以前以单纯腹腔引流为主治疗15例,死亡率为46.6%;1985年以后以腹腔灌洗、胰床广泛切开、多管引流等综合措施为主治疗52例,死亡率为19.2%。我们认为:早期手术、胰床广泛切开;术后加用腹腔灌洗,彻底引流以及及时进行重症监护等综合措施对改善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作时病情凶险,表现复杂,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随着对SAP病理进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在重症监护、内镜技术、药物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有关SAP的诊断与治疗达成了一定共识,形成了以“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基础,按不同病因及不同病期进行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案”。但仍有部分病例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尚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因此,正确合理地评价外科手术在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经积极的针对SAP的药物治疗,其中10例经穿刺或开腹引流进行腹腔减压。本组12例中治愈9例,好转后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而且可协助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腹腔减压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2000年重症急性胰腺炎83例的治疗资料。结果:其中保守治疗37例,手术治疗46例,治愈69例,死亡14例,总病死率为16.9%,重症I组级52例,死亡4例;重症Ⅱ级31例,死亡10例,重症I级,Ⅱ级患者病死率分别为7.7%,32.3%,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AP病死率与胰腺炎的严重性有显著相关性,应根据病情而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时机是重要影响因素,围手术期处理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临床治疗资料。结果腹腔置管或开腹减压引流组13例死亡4例,3例穿刺引流减压不充分,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s,ACS)持续进展,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1例开腹减压延迟关腹术后低蛋白血症,合并腹腔感染死亡;未引流减压组4例中3例并发MODS,2周内死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基础治疗的同时不能忽略腹腔内压的监测,一旦腹腔室隔综合征确诊应及时行腹腔减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发病迅猛,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临床常见病。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的方法,有效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综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82例中,治愈75例,死亡7例,治愈率91.4%,预后与治疗效果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有密切关系。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其中应加强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干预指证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已达成共识,即以胰腺坏死并发感染为界限,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一些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如无感染,非手术治疗均能治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保证手术安全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一、重症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