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瘤颈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动脉瘤颈夹闭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相较于动脉瘤颈夹闭,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20例,行血管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5%(17/20),对照组为50%(10/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对照组为5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痊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1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夹闭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痉挛总发生率6.25%优于对照组18.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显著,同时可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出现率,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9例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39例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分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其中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00例脑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实验组采用血管栓塞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要明显好于开颅夹闭法,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以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阐述,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前来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对照组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概率为92.3%,病死率为1.5%,无效率为6.2%;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概率为89.3%,病死率为3.0%,无效率为7.7%。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但费用花费较高。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介入栓塞术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是介入栓塞术的住院时间比较短,花费相对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58例,对照组29例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1.3±3.2)min、(87.5±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2.6±8.2)m L、(248.9±12.4)m 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6±0.7)d、(16.7±1.1)d,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5.9%,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效果显著,与血管栓塞术相比疗效更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的介入栓塞治疗(在3 d内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是在患病的3 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栓塞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病例共24例,次全栓塞患者共5例,不全栓塞患者共1例;对照组患者完全栓塞共13例,次全栓塞患者共10例,不全栓塞患者共7例.观察组患者中完全栓塞与次全栓塞所占比例(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患有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血管内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2日~2017年9月23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将56例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和观察组(血管栓塞介入治疗),28例/组。将两组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MMP-2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P 0.05);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的MMP-2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五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应用在脑动脉瘤患者中安全有效,有助于患者康复和预后效果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血管内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复发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7月收治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手术方案;对照组(41例):应用开颅夹闭术方案展开治疗;观察组(41例):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方案展开治疗;对比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良好率(92.68%)高于对照组(73.17%)明显,手术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明显(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血管内栓塞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手术疗效提升、术后复发减少,效果显著,最终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60-162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及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择5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破裂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88%,和观察组疗效92%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36.03±6.36)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20.03±6.35)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55.05±10.50)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1.29±5.00)min、术后恢复时间(7.35±1.08)d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105.29±15.05)m L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破裂率60%、致残率40%、死亡率20%)对比,观察组破裂率83.33%、致残率16%和死亡率4%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术和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相当,但是血管栓塞术治疗时间短、破裂率更低、术后恢复快,其安全性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高的特点,但其费用较高,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各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乳酸水平、葡萄糖水平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动眼神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鞍.05)。2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试验组患者乳酸水平、葡萄糖水平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术后共9例(30.0%)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康复,对照组共8例(29.6%)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康复,2组患者康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9, P >0.05)。试验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2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在脑动脉瘤患者中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和使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98例脑动脉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使用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用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不同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生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显著短于常规组( P <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P <0.05)。结论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有较大差异,其中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治疗效果要远远的优于开颅夹闭术的治疗效果,并且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后的并发生率比较低,所以,在临床治疗脑动脉瘤患者中,应积极的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近远期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分析术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血管内栓塞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79例(86枚),失败3例(3枚),术后3个月改良RS评分0分65例(79.27%),改良RS评分1~2分9例(10.98%),改良RS评分3~5分5例(6.10%),改良RS评分6分3例(3.66%).74例患者栓塞术后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14.67 &#177;5.24)个月,复发9例,复发率12.16%.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与血管内栓塞术不完全栓塞密切相关(x2 =22.604,P<0.01),与颅内动脉瘤颈宽颈密切相关(x2=6.767,P<0.01).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满意的近远期疗效,其术后复发与动脉瘤栓塞不致密有关,应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宽颈颅内动脉瘤栓塞致密度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长葛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组给予显微手术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医疗开支少于对照组,昏迷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动脉瘤破裂、脑缺血和血管痉挛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优势和不足,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破解微小脑动脉瘤急性期行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微小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手术,观察组患者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了再出血情况,发现后立即开展了二次手术。观察组未发生再出血情况,经12个月随访亦无复发产生。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3.3%,观察组为88.0%,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6.7%,观察组为4.0%,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开展介入栓塞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并且再出血几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开颅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良好率(68%)明显高于对照组(40%);实验组患者术后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6%),实验组患者的癫痫发生率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