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625篇
预防医学   21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39篇
中国医学   303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4种中药润肤霜对2,4-二硝基氟苯(DNFB)致特应性皮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BALA/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膏霜组(润肤霜A组),芍药甘草汤组(润肤霜B组),芍药甘草汤加马齿苋,人参和忍冬藤组(润肤霜C组),芍药甘草汤加人参和忍冬藤组(润肤霜D组),给药剂量均为25 g·kg~(-1),以及阳性药他克莫司软膏组(3 g·kg~(-1)),每组10~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0.5%DNFB涂抹小鼠背部脱毛皮肤,每只100μL,连续7 d。第7天起,各组给予相应润肤霜外用干预,1次/d,连续15 d,正常组和模型组不给药。每周称量动物体质量1次,每周对动物背部皮肤进行评分3次,记录皮损状况分值;处死小鼠后,取左右耳,打孔称量双耳质量并计算肿胀度;取背部皮肤固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末次给药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持续性降低,造模区出现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结痂剥脱等炎性改变,皮损状况分值显著增加;耳部皮肤角质层增厚,耳肿胀度明显增加;镜下见表皮局部坏死脱落、表皮增厚、表皮增生,角质层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以及皮下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等病变;血清IgE含量显著性增高;皮肤组织中p-STAT3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润肤霜C和D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皮损状况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润肤霜B,C,D组较模型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减少(P0.01);润肤霜C组小鼠背部皮肤坏死缺损和表皮增生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P0.01);润肤霜C和D组小鼠血清中IgE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润肤霜C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润肤霜B,C,D对特应性皮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润肤霜C的治疗作用最为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清IgE含量的升高,及抑制STAT3的磷酸化,从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及传播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亲和层析法纯化α-syn蛋白,体外诱导其聚集成为α-syn纤维(Preformed fibrils,PFFs); 培养稳定表达GFP-α-syn的HEK293细胞系及原代神经元,转导α-synPFFs后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内α-syn聚集情况; 小鼠立体定位注射α-syn PFF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源性α-syn的聚集及传播情况。结果 纯化的α-syn可在体外聚集形成聚集体; 在细胞及动物水平观察到α-syn PFFs可诱导内源性蛋白的聚集和传播。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α-syn聚集及传播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为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肠道菌群变化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为口服四联给药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活血方,通过比较临床疗效,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测及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治疗组提高患者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降低大肠杆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病变积分大体分级、部分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2个分级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阴活血方能调控胃癌前病变患者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有益于胃癌前病变的转归。  相似文献   
5.
高婧  李瑜  李春  黄李双  吴小婉 《全科护理》2021,19(28):4030-4032
基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分析了实践德育的概念与内涵,强调了实践德育在护理专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护理专业实践德育的具体路径与策略,包括:挖掘护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实践德育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基于不同年级护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德育实践情境开展护理专业实践德育,内化职业道德认知;基于代际怀旧互动开展养老院服务性学习,构建适宜的社会道德情境.护理实践德育的优势是使学生进入护理实践情境感受或参与真实照护角色,达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促进护生良好职业道德动机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治和预后。 结果患者男性,64岁,2014年9月因发现PSA 52.72 μg/L,前列腺穿刺活检提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予手术去势,后联合持续抗雄治疗(比卡鲁胺50 mg qd)。2017年5月复查发现盆腔巨大肿物伴肠梗阻,全身多发骨转移、肝脏转移、肺转移。予盆腔肿物切除+横结肠造瘘,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小细胞内分泌癌。患者术后2周开始予多西他赛100 mg d1+卡铂450 mg d1,化疗2周期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 结论前列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为最常见的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小细胞癌临床罕见,早期手术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对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107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沙子组37例和莱菔子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沙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沙子热熨腹部腧穴治疗,莱菔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治疗,观察3组患者腹胀完全缓解时间及干预前后腹胀程度、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和腹围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的腹胀缓解疗效。【结果】(1)脱落情况:纳入研究的107例患者中,共脱落6例,常规组、沙子组和莱菔子组分别脱落3例、2例和1例,最终各有32、35、34例患者完成试验。(2)干预后1 h,莱菔子组患者腹胀程度低于沙子组和常规组(P0.05);干预后2 h,莱菔子组和沙子组腹胀程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且莱菔子组比沙子组作用更明显(P0.05)。(3)与干预前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0.5 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和腹围情况均无显著性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莱菔子组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短于沙子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子组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略短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2 h,莱菔子组的腹胀缓解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略高于沙子组的9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能促进肠蠕动,有效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症状,缩短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提高检查后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气阴两虚证患者与健康人中医证候评价量表异同。[方法]通过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临床研究,纳入7家临床单位124例受试者,因未完成访视脱失7例,最终纳入受试者117例,其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蒌片治疗,气阴两虚证患者39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脉养心丸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比较冠心病患者0、4、8、12周、健康人第0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1)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第4、8、12周时,各症状评分及舌下脉络青紫情况较0周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2)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第4、8、12周时,各症状评分较0周有所下降(P0.05或P0.01)。3)与健康人比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各项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各症状评分及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弦、脉涩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冠心病两组患者各时点比较,部分指标及舌脉情况存在不同程度差异。4)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0、8周时,身重、口黏腻、苔腻、脉滑、舌有瘀斑瘀点聚为一类,脉弦、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涩、口唇青紫、面色晦暗聚为一类;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0、8周时,胸闷、胸痛、身重、口黏腻、口唇青紫、面色晦暗聚为一类,舌有瘀斑瘀点、舌质紫暗、脉涩聚为一类。[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经治疗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中相关症状表现均有所改善,且不同证型的表现不同。《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可以为进一步临床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十分罕见,位于颊部软组织内的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更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颊部软组织内的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