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ti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PA)、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的变化,探讨其对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综合验光仪测定45名近视患者LASIK术前戴镜、术后1mo裸眼、术后3mo裸眼的NRA、PRA值,按近视程度分为中低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性近视组、迟发性近视组;按患者年龄分为18~20岁组、21~30岁组、31~41岁组,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前戴镜、术后1mo、术后3mo的NRA、PR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同程度近视组间、不同发病年龄组间的术前戴镜、术后1mo裸眼、术后3mo裸眼的NRA、P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术前、术后1mo、术后3mo的NR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后NRA、PRA值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NRA值随患者年龄增大而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国人和白种人近视LASIK手术前后相对性调节、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的特点,探讨其对手术预矫度设计的参考意义。方法:选取22例白种人为观察组(组I),年龄范围为30~45岁。同期同年龄段的国人为对照组(组II)。使用综合验光仪测定术前戴镜、术后1mo裸眼的NRA,PRA值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同一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对性调节总量、NRA/PRA值两两比较(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调节总量、NRA/PRA值。两组间比较,术前、术后的相对调节总量、PRA值有显著性差异(前者P<0.05,后者P<0.01),组I的绝对值高于组II。而NRA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后NRA,PRA值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NRA值随患者年龄增大而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迅速发展,许多近视患者得到有效治疗.Camellin首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其独特之处在于综合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二者的优点.少部分患者由于相对角膜厚度偏薄,不适合常用的LASIK术式,而LASEK能较好解决这部分患者的问题.我院眼科近视治疗室开展LASEK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磨镶术(SBK)矫正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要求矫正近视的患者12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SBK组和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每组60例(120只眼)。SBK组和LASIK组患者分别使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进行视力矫正。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结果SBK组和LASIK组患者各时间段裸眼视力与各自组的术前水平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BK组屈光度回退率和LASIK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屈光度回退率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的广泛开展,各调节因素对LASIK术后效果的影响已经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相关报道尚不多.我中心采用Von Graefe法测量近视患者远距及近距水平隐斜,观察并分析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后不同屈光度数近视组的计算性AC/A值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黄斑水肿分析软件(MEM)对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8例(16只眼),近视度数为-6.75~-11.25 D(-9.75±1.75 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的黄斑视网膜信号宽度进行测量.检测时间为术前、术后第1、3和7 d.检测部位为黄斑中央及距离黄斑中心凹500 μm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结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术后第1、3和7 d视网膜信号宽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高度近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AMP)的变化。方法:用LASIK治疗近视患者53例,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所有被测者均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采用移近法在术前、术后1wk;1mo和3mo测量左眼调节幅度,所得结果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结果:LASIK术后1wk和1mo调节幅度明显低于术前AMP(P<0.05),术后3mo不同近视程度患者调节幅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近视程度近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至术后3mo时AMP基本恢复到术前戴镜水平;LASIK手术对近视患者单眼调节幅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双眼调节聚散及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4例高度近视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用综合验光仪和随机点立体视图检查双眼调节聚散及近距离立体视功能,双眼调节聚散指标包括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NRA)、调节滞后、水平隐斜视、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odation,AC/A).结果 LASIK 术后1个月、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52±1.69)D、(11.53±3.48)D,低于术前(13.14±3.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6个月(12.52±3.19)D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PRA分别为(-2.13±1.18)D、(-2.36±1.17)D,与术前(-1.88±1.3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2.82±1.36)D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A及调节滞后两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不同时间远近距离隐斜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AC/A比率均较术前降低(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近立体视锐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交叉视差锐度及非交叉视差锐度均高于术前(均为P <0.05).结论 LASIK对高度近视患者双眼调节、集合及其相互作用协动参数无明显不良影响,同时可提高高度近视患者近立体视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低度近视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 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中低度近视患者108例216眼,前瞻性、随机性为其1眼行SBK手术,其对侧眼行LASIK手术,术前及术后1wk;1,3,6mo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分析比较SBK和LASIK两组间各个不同时间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经配对t检验,SBK组和LASIK组术前术后,术后各时间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时期两组间角膜后表面高度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BK和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因其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预测性已被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但部分患者由于术中制瓣失败[1],不可避免地需要二次手术治疗.而二次手术的方式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观点[2].现将本院1例因LASIK术中制瓣失败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而其远期疗效(5年或更长)少有文献报道。笔者对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LASIK术后5年以上患者进行随诊观察,评价LASIK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LASEK与行多区切削的LASIK手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行多区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 Kofmultizoneablatio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进行近视激光治疗的患者分为LASEK组和LASIK组,术后随访半年,对二组的术后裸眼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比较。结果LASEK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要明显优于行多区切削的LASIK组,将二组进行χ2检验,P<0.05,二者有差异;术后角膜地形图SAI:LASEK组为0.4±0.2,LASIK组为0.6±0.3,经t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上可用LASEK取代行多区切削的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mtomilleusis,LASIK)是一种矫正患者异常屈光状态的手术方式,它运用准分子激光对表层屈光介质进行精准切削,从而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使患眼恢复至正视状态,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好,术后效果肯定,近年来已在广大近视人群中大量推行。调节性集合比调节(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AC/A)是一项反映视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该项指标在LASIK术后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就其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PRK及LASIK术后丝状角膜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状角膜病变(filamentary koratopathy)又称丝状角膜炎,是角膜上皮病变的一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是当前矫治近视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已广泛开展,许多屈光不正患者接受了这种激光治疗。我院眼科对1256例近视患者施行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有69例发生丝状角膜病变,我们采用润舒滴眼液滴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单眼近视眼术后突发对侧眼近视极为罕见,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xcimer 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目前治疗近视手术的新术式,它既减轻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术眼严重疼痛症状,也降低了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同时也无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角膜瓣及层间相关的并发症,尤其适于角膜薄、近视度数高、瞳孔大等不适于行LASIK的患者。但是,随着该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也逐渐受到眼科界的重视。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1月开展并施行LASEK手术178例(347只眼),术后出现严重角膜上皮愈合延迟3例(5只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比较研究。方法:近视眼共920例1815眼经随机得到913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902眼行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ORK)。(设备采用德国视明公司生产的第8代爱丽丝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含有ORK治疗系统),意大利生产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含有ORK检查软件系统),美国生产的CSV—1000HGT(halogen glare test)视觉对比敏感仪,法国生产的Moria—M2自动旋切式显微角膜板层刀。在医学五分验光法获取相关屈光数据后,将准分子激光治疗机检测能量数据,在角膜地形图检查仪上按设备要求输入相关的信息材料而获得该眼的数据资料,经3.5的软盘再次输入准分子激光治疗机系统,按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进行手术。结果:ORK手术预测性更好,手术后视力稳定,波动范围小,自觉无夜间眩光,视觉质量好,对比敏感度优于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更接近手术设计。结论:对于矫正近视眼应用ORK技术明显优于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制角膜上皮瓣成形器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K)治疗近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不能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方法治疗的近视眼患者 15 6例 310眼 ,用LASEK进行治疗 ,随访 6个月。结果 :术后刺激症状较LASIK明显 ,术后 6个月 30 5眼 (占 98.39% )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其最佳矫正视力 ,5眼出现 2级haze ,影响视力。结论 :该方法安全性高 ,治疗范围广 ,手术设备成本低 ,术后视觉质量明显优于LASIK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设计方案.方法 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17~19岁)、B组(20~39岁)、C组(40~49岁)进行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结果 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更能满足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LASIK后的视觉需求,预防欠矫及视近疲劳.结论 不同年龄近视患者特别是A组、C组患者行LASIK手术应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的Kappa角、瞳孔大小及中心位置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117例(234眼)为研究对象.采用ALLEGRO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