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扶正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金凤  吴雄志 《河北中医》2006,28(5):391-392
诱导分化(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IOD)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向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细胞分化。肿瘤的诱导分化作为肿瘤治疗的一条新途径,近年来研究非常活跃。国内外文献资料中出现这样的术语,如肿瘤逆转(reversion)、逆向转化(reversion transform  相似文献   

2.
单味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导分化(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IOD)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向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细胞分化.肿瘤的诱导分化作为肿瘤治疗的一条新途径,近年来研究非常活跃,国内外对诱导分化剂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献报道某些中药能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因此进一步探讨中药对肿瘤的诱导分化作用,对于提高肿瘤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肝癌仍然构成我国癌症的巨大负担,在城市及农村占全部癌症死亡的34.9%。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研究的新途径,肿瘤细胞逆转、分化诱导剂的研究,是一个建筑于现代医学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认识的飞跃之上,方兴未艾的领域。中药有效单体或复方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使肿瘤细胞向正常方向逆转,进一步从新的角度证实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并揭示其机理,近年来发现中药有诱导肝癌细胞分化作用,现就相关实验报道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鹏  郭刚 《中医研究》2003,16(2):48-51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 ,肿瘤细胞一旦生成就永远是肿瘤细胞。恶性肿瘤的不能逆转 ,使人们自然地想到只有杀伤性措施 ,才能治疗恶性肿瘤。直到196 0年Pierce等最早发现小鼠睾丸畸胎瘤细胞可自发地分化成正常细胞 ,人们开始发现肿瘤细胞的分化现象 ,便设想能否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来达到治疗、甚至治愈肿瘤的目的。从 1971年Friend等报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能被二甲亚砜 (DMSO)诱导分化而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多 ,到 80~ 90年代我国科学家王振义等首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较高缓解率 ,诱导分化疗法得到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以毒攻毒是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近年来毒性中药在抗肿瘤的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毒性中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及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等,探讨毒性中药作为抗肿瘤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温阳散寒药治疗恶性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雄志  陈丹 《中医研究》2004,17(6):53-54
总结了温阳散寒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指出温阳散寒药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微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逆转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改变,提示阴阳对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具有调节作用,为温阳散寒法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诱导细胞凋亡、中药的细胞毒性作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分化、逆转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氧化作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对肿瘤致病因子的预防作用和抗突变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和抗侵袭转移等方面进行了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具有特征形态、特异分子标志和特殊功能的成熟细胞。下细胞按来源可分为胚胎千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主要来源于胚泡的内细胞团,成体干细胞则来源于出生后器官或成年个体组织。  相似文献   

9.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研究抗肿瘤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包括:增强免疫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分化、逆转多药耐药机理及抗微管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石洋  袁伟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5):126-12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是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中理想的种子细胞。中药作为诱导剂可具有安全、价廉等优点从而倍受关注,现对近几年来中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病变部位和附近的血管、淋巴、神经、非恶性细胞及其代谢物等,肿瘤微环境与癌细胞相互作用,并促进癌症的进展。癌细胞快速增殖增加耗氧量或实体瘤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氧气供养量减少,形成缺氧微环境。缺氧微环境的存在是局部晚期实体瘤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广泛存在于人类各类恶性肿瘤中,是肿瘤微环境的标志,也是乳腺肿瘤微环境中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其形成和发展与乳腺癌的生长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药有效单体与复方以其多通路、多靶点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调节乳腺癌的缺氧微环境,通过抑制缺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诱导凋亡、逆转其耐药性、干预缺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和抑制其血管生成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该文先总结并论述缺氧微环境通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耐药、免疫功能、代谢重编程、非编码RNA、铁死亡和自噬的作用,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再基于中药有效单体与中药复方这两种用药模式,阐释其靶向缺氧微环境的调控作用与机制,以期分析与提炼出中药在调控缺氧微环境上的不足与方向,为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药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历代医家认为,气滞血瘀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转移的重要病因病机,而活血化瘀则为防治恶性肿瘤的基本大法之一。现将活血化瘀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综述如下。1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治疗恶性肿瘤是肿瘤研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
袁超  沈洪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69-370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细胞凋亡是恶性肿瘤普遍的自发现象,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均与凋亡关系密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成功治疗肿瘤的基础和关键。细胞凋亡过程由众多基因共同调控。Bcl-2为一类抗凋亡基因,其通过抑制凋亡而参与肿瘤的发生。研究药物对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中药对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调节作用受到了众多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4,(2)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治疗肿瘤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主要就来自中药的的单一化合物、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作者查阅了1994—2012年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制。中药从整体出发,以多靶点、多途径、多种方式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对机体正常细胞的负影响较小。研究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可以为发现与研究肿瘤诱导分化剂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能够为中药治疗肿瘤提供了崭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万谦  姚奏英  伍林涛  陆华 《世界中医药》2015,10(2):232-235,242
目的:寻找一种能诱导多种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的化合物,并以常用的诱导物维甲酸(Retinoic Acid,RA)作为阳性参照物。方法:分别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1B10、D3、R1/E,诱导它们形成拟胚体,让拟胚体贴壁生长,加入特定化合物诱导贴壁细胞分化,诱导72 h后,提取被诱导细胞的RNA,再合成c DNA,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被诱导细胞中与生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显著上调了所有被研究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殖分化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发现阳性参照物RA仅能诱导1B10、R1/E,而不能诱导D3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结论:OA能诱导多种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诱导能力方面具有比常用诱导物维甲酸更广泛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骨康方对大鼠MSCs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和AL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康方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体外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其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第3代MSCs表面抗原,采用不同浓度的含骨康方药血清联合诱导剂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观察MSCs诱导前后形态学变化,MTT法观察各组对MSCs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ALP活性。结果:CD34表达为阴性,CD44表达为阳性。原代MSCs及诱导后形态正常。细胞生长曲线示各组MSCs数量均随时间延长增加,联合使用高、中浓度骨康方药加诱导剂可显著提高MSCs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增殖。联合使用高、中、低不同浓度骨康方药加诱导剂均可显著提高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结论:骨康方能促进大鼠体外MSCs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分化。且能提高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从而增强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兆荣  沈群  季建敏 《河北中医》2011,33(4):619-621
白血病诱导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治疗是指白血病细胞在特定诱导分化剂的作用下,按序定向分化并发育成熟,而不是直接杀伤细胞。诱导分化机制主要包括:调控细胞周期、抑制原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调节相关细胞信号传导系统、改变细胞膜生化特性及调节相关代谢酶活性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人参茎叶总皂甙(GSL)对5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其中原粒细胞白血病M_19例,M_215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2例,粒单细胞白血病M_414例,单核细胞白血病M_58例。结果表明:GSL对各型原代培养的急非淋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分化作用,对急性粒单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较强。除8例外,50例诱导后的细胞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形态学、功能及细胞化学方面的改变。这一研究结果提示,GSL可能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分化诱导剂。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与肿瘤及其中医药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死亡,是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主动参与的“自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抗癌中药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程序化细胞死亡,可能是这些中药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之一。中药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包含一系列有条理的形态和生化改变,包括基因表达和DNA损伤等等。细胞凋亡现象为中药治疗肿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对此过程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更好地指导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中药抗肿瘤研究的评析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岱翰 《新中医》2008,40(11):1-3
对我国抗肿瘤中药的研究现状、国内抗癌中药应用模式作了探讨,并总结了中药抗癌机理的相关实验研究,提出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细胞信号传导、抑制染色体端粒酶活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逆转癌细胞的多药耐药作用等.同时也对中药抗肿瘤的研究前景作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