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因此心力衰竭的快速、正确诊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控制病情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有关脑钠肽、超敏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测检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有不少报道。作者对98例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因此心力衰竭的快速、正确诊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控制病情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有关脑钠肽、超敏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测检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有不少报道。作者对98例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超敏C反应蛋白(HS-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APACHEⅡ评分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方法:选取因急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51例,分为存活组(24例)、死亡组(2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死亡患者截止死亡前)进行APACHEⅡ评分、N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测定、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N末端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N氨基末端脑钠肽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的情况下,但APACHEⅡ评分存在差异(P〈0.01),可以预测病死率。治疗过程中死亡率与N氨基末端脑钠肽的下降率(下降30%为界限)以及APACHEⅡ评分相关。结论:APACHEⅡ评分联合N氨基末端脑钠肽指标与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相关,可以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与血浆脑钠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脑钠肽在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中的水平及左卡尼汀的治疗作用.方法 检测49例血液透析心力衰竭患者透析前后脑钠肽水平,以30例无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心力衰竭组25例患者随机入组接受左卡尼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 心力衰竭组和无心力衰竭组患者透析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尼汀组心功能改善并且脑钠肽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可以促使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下降;左卡尼汀对接受血液透析的心力衰竭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对急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6例,另选对照组52例,来源于同期因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就诊的患者,临床诊断排除急性心力衰竭,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浓度,比较不同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结果≥75岁人群中,急性心力衰竭组N-末端脑钠肽原(88.41±14.72)pmol/L与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原(33.27±6.61)pmol/L比较,t=18.57,P0.05。75岁人群中,急性心力衰竭组N-末端脑钠肽原(32.73±5.97)pmol/L与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原(6.12±2.51)pmol/L比较,t=27.28,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原明显升高,N-末端脑钠肽原对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脑钠肽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和脑钠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尿素氮、肌酐和脑钠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肾功能指标,并降低患者脑钠肽水平,能安全有地的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但脑钠肽前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分析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3-05/2005-07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208例及本科同期收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26例,另外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为本院的医学生,以上观察对象均自愿参加观察。分别测定各组观察对象的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均在入院的第1天完成,患者出院后不再测定脑钠肽前体。使用惠普500型心动图检测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心脏各腔室直径及射血指数。对所有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电话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2年,只电话询问死亡还是健在。结果:心力衰竭患者20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6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观察对象的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心力衰竭组是正常对照组的150倍[(4.82±0.75)μg/L,(31.38±29.28)ng/L(P<0.0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23倍[(208.80±120.13)ng/L(P<0.01)]。②不同年龄、性别、病种、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的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心功能不同级别间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呈倍数增加(P<0.01),死亡者显著高于生存者(P<0.01)。③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年龄、左心室直径及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310,0.283,0.647,P<0.05~0.01),与射血指数呈负相关(r=-0.327,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增高,与之相关的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分级增高、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直径扩大、老年及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等。  相似文献   

9.
脑钠肽及其前体有显著的种族差异,作为目前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最重要的生化指标之一,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的评价。根据现有的资料,对脑钠肽的种族差异及脑钠肽在慢性心衰中价值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清脑钠肽水平与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将313例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144例和其他患者169例。在入院或就诊24h内检测脑钠肽水平,同日行心脏超声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值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分析脑钠肽水平对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血清脑钠肽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越差,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3,P<0.001),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81,P<0.01)。住院时间越长,住院时间和随访期间病死率越高(P<0.01)。结果说明血清脑钠肽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其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血浆脑钠肽在甲亢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评价脑钠肽在甲亢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快速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与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5例)血浆脑钠肽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性心脏病组、单纯甲亢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为354.18±152.87 pg/ml、134.45±42.85 pg/ml和23.84±5.89 pg/ml,甲亢性心脏病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甲亢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甲亢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脑钠肽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脑钠肽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8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NYHA心功能分级并测定血脑钠肽水平,分析血脑钠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血脑钠肽水平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浓度随中医证型和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血脑钠肽水平可能成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脑钠肽对围产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围产期心力衰竭患者62例为观察组,同期无围产期心力衰竭产妇40例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ELISA法测定脑钠肽水平,评价患者预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脑钠肽水平、中心静脉压(CVP)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以随访结束时脑钠肽水平中位值为分界线进行分组,比较2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治疗前,观察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CV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随访结束时,心力衰竭再入院21例,心源性死亡2例,无再发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39例,不同预后组之间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水平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作为围产期心力衰竭治疗疗效及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心内科2011年1~2011年5月收治的5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3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心衰各亚组间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值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均值(LVEDD)均低于健康体检者;心功能Ⅲ~Ⅳ级组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组(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增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评定心衰进程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易斌  叶剑飞 《临床医学》2008,28(9):74-75
目的 观察老年人心力衰竭使用肌氨肽苷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浓度变化.方法 临床病例120例,随机设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肌氨肽苷组,观测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加肌氨肽苷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脑钠肽浓度变化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肌氨肽苷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d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端脑钠肽前体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NYHA心功能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更显著地改善心功能及降低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对照组为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硝酸甘油,疗程7 d,分别测定用药前后血浆脑钠肽浓度。结果:用药后2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都有所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可作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探讨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0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CHF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CHF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NYHA心功能无改善的患者出院时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至少改善一级的患者(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改变的意义。方法:放免法测定80例心功能1~4级的患者血浆脑钠肽;30例正常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衰失代偿组咀浆脑钠肽明显高于心功能代偿组和对照组。心功能1~4级组间的脑钠肽水平依次升高。结论: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血清脑钠肽水平与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将313例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144例和其他患者169例。在入院或就诊24h内检测脑钠肽水平,同日行心脏超声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值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分析脑钠肽水平对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血清脑钠肽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越差,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3,P&;lt;0.001),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81,P&;lt;0.01)。住院时间越长,住院时间和随访期间病死率越高(P&;lt;0.01)。结果说明血清脑钠肽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其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