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观察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重型脑外伤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型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临床效果佳,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分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而观察组患者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术后脑室改善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临床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4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染、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管道阻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30.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观察组感染、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管道阻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案,探究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立即进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8个月再进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25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病人治愈17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为6%,对照组病人有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是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在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立即进行颅骨修补术,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杞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将8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32例)、B组(20例)和C组(28例)。A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B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C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比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87.50%(28/32)、85.00%(17/20)、85.71%(24/28),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未出现分流管堵塞,出现1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3.1%;B组出现5例分流管堵塞、4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45.0%;C组出现3例分流管堵塞、5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29.6%。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相当,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流管堵塞、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83-384
目的: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89例,均给予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3个月,对照组43例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再隔3个月给予延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组46例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哥拉斯加昏迷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1.3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91.30%,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51.16%;治疗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8.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临床效果显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对脑创伤伴有脑积水患者应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配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脑创伤伴脑积水患者中选择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P<0.05);观察组患者在颅骨修补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颅骨修补术后1周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创伤伴有脑积水患者应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能快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和肢体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5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颅骨修补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采取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个月后再进行晚期颅骨修补术;实验组采取先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同期或3个月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中残8例,重残5例,植物性生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良好6例,中残18例,重残12例,植物性生存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好,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致残率低,远期生活质量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室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脑室镜引导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常规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两组的主要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分流管堵塞、脑室损伤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1例,分流管堵塞1例,无脑室损伤病例;对照组术后感染3例,分流管堵塞5例,脑室损伤1例。结论脑室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减少分流管堵塞的发生率上有明显优势,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并发症少,术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先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两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28%)较对照组(48.84%)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预后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手术中的细节问题,通过对常规分流手术方式的改进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方法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与同期开展的27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对比研究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利用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预后,评价改良手术方式的优越性.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9个月~3年),改良组48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7例,改善7例,症状无改善4例.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2例,硬膜下积液2例;常规手术组27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5例,改善6例,症状无改善6例.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为分流管堵塞.经统计学分析,改良组患者预后较常规组好.结论 常规分流手术方式中部分手术步骤可以进行改进,正确处理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MSE评分、GCS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脑外伤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的方式,与传统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可以提升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通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脑积水患者146例,其中采用后通道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19例(观察组),并与同期行常规前通道手术的127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74.19%的临床症状术后明显好转或消失,84.2%术后脑空系统缩小,无一例感染和分流管梗阻;对照组76.44%临床症状术后明显好转或消失,83.5%术后脑室系统缩小,并发感染3例(2.36%),堵管5例(3.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通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前通道)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严重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治疗,对照组先予以VPS手术治疗,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先给予骨瓣减压术,3个月内再进行早期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同时给予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在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8个月再给予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同期给予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曹东彪  杨延飞  方军超 《中原医刊》2011,(13):126-126,F000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及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脑积水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60例梗阻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42例中有效率为83%,18例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有效率为94%;脑室-腹腔分流4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8%,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1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安全、实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机选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早期(3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期(3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观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李怡  袁月环  刘敏 《海南医学》2013,24(6):927-928
目的观察术前肠道准备降低腰椎术后腹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前采用常规预防腹胀的指导;观察组患者腰椎手术前除常规行预防腹胀的指导外,术前晚采用0.2%浓度的肥皂水清洁灌肠或口服2000m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术前行肠道准备可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诊治过程。结果:1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7/142)。其中分流管阻塞18例,感染12例,颅内血肿5例,癫痫2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性质有关外,还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因此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杨利民 《当代医学》2016,(12):34-35
目的 对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组患者行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7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6.36%,治疗效果显著,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脑积水临床治疗中,采用脑室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方法 ,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