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患女,47岁,主因“发作性头晕4d,加重4h”于2001年6月23日入院。患于4d前晨起床时突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伴恶心,休息4—5min后缓解。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背部疼痛并伴有腹泻。此后,站立或活动后即感头晕。6月22日晨起头晕、眼前发黑,伴短暂意识丧失约1~2min,随后出现耳呜、恶心等症状,并呕少量胃内容物。无抽搐、大小  相似文献   

2.
1病例 患者男,16岁,间断性日间嗜睡伴情绪激动时猝倒3年。表现为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常在上课、与同学交谈或行走时突然入睡,无面色改变、抽搐,2~4h后自行清醒,醒后恢复正常。自述发作前间有头晕、眩晕和出汗等。情绪激动时多出现猝倒,表现为突然跌倒,3—4min不能活动,不伴意识改变,事后可自行站起。  相似文献   

3.
我科近期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伴支架置入术治疗1例短暂脑缺血(transientcerebralattack ,TIA)患者,报道如下。1 资料  患者,男,5 3岁,于2 0 0 2年11月在劳动时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恶心,无呕吐,不能睁眼,立即平卧休息,约2h后症状减轻,但仍有轻度头晕,行走不稳,症状持续约10余小时完全消失。12月在劳动时相似症状再次发作,平卧休息约1h后症状缓解,在10余小时内症状完全消失。两次发作均未行正规诊治。2 0 0 3年2月患者眩晕再次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复视,心悸,凝视物体时眩晕加重,在院外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周,眩晕消失。3月患…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丘脑"蝶形"病灶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双眼睑下垂2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扫地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并呕吐1次,量约100ml,无双眼上吊、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约6h后患者清醒,双眼不能睁开,反复发作多次意识丧失,每次持续2-5h不等,头CT示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以“脑梗死”于2005年1月6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头痛、呕吐3年,精神异常4个月,于1999年10月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疲劳、情绪紧张后首发头痛、呕吐,以全头剧烈胀痛为主,伴频繁呕吐,2~3d好转。此后患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8个月前,患者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站立不稳,CT、MRI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  相似文献   

6.
第51例--头晕反复发作、偏瘫、智能减退、家族史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4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晕,有天旋地转感,伴随恶心、呕吐,查体发现血压偏高.左侧肢体力弱.治疗1周后头晕缓解.血压恢复正常,遗留左下肢力弱.此后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2年前和1年前又出现2次头晕发作,治疗几天后症状缓解。6d前再次出现头晕,向右转头时症状加重,伴耳鸣、恶心、呕吐。查体发现血压140/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患者男,74岁,因头晕、右侧肢体力弱4 d于2011年4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呈昏沉感),无视物旋转,站立或坐位头晕明显,平躺后减轻,与转颈和动作姿势无关,每次头晕发作持续1~2 h。头晕时伴视物模糊,视物时先出现闪光,后逐渐出现视物模糊。患者入院前4 d反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头晕发作,右上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性,62岁。主因头晕、恶心2个月,加重伴呕吐、行走不稳20 d,于2014年9月1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症状呈渐进性加重,伴轻度恶心;1个月前(2014年8月)症状明显加重并伴呕吐、行走不稳,表现为步基增宽、向右倾倒且逐渐加重至站立不稳。外院头部MRI显示,大脑半球、侧脑室后角旁斑片状长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65岁.因发作性肢体无力1周、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6h,2011年7月24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抖动、无抽搐,发作约5 min后缓解,无头痛、头晕,无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伴随症状与体征.此后逐渐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抖动,症状和发作时间同右侧;共发作7次,双侧肢体交替出现,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入院前6h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左侧肢体不利、上肢不能持物、行走困难等症状与体征.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偶饮酒,吸烟史40年(20支/d).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因“发作性头晕、双下肢乏力伴跌倒1d”入院。患者于入院当日上午11:00左右外出时突发头晕,伴双下肢乏力,未跌倒,自行回家休息后缓解。于当日19:00左右活动上肢时再次突发头晕,伴双下肢乏力,坐起不能,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无耳鸣,无视物旋转及大小便失禁,持续约30min后自行缓解,后再次发作头晕、双下肢乏力伴跌倒2次,持续约10min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主因"突发头晕3 h,加重伴右肢乏力1 h"于2017年9月8日14∶30入住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3 h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头重脚轻,活动时较为明显,伴有行走不稳及恶心,未呕吐,休息后症状无缓解,入院前1 h患者头晕程度加重,持续存在,且出现右肢乏力、麻木,右上肢持物欠稳,右下肢站立费劲,伴有吐词不清,双眼球向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6岁,因“发作性抽搐10年余,再发伴呼之不应6h”于2003年4月25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0余年前,患者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癎强直一阵挛发作,予抗癫癎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控制良好,4年前自行停药。1个月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再次出现强直一阵挛发作,当地医院给予丙戊酸钠0.2g,每日2次口服,入院前3d,患者连续值夜班并漏服药物2次,于入院前6h出现呼之不应、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发绀,伴有四肢抽搐及小便失禁,持续约2min,每间隔20min左右重复发作,发作间期仍呼之不应,持续约6h,直至就诊于我院。既往患者无低血压病史,无畏寒、嗜睡,无毛发分布异常及皮肤色泽变浅等表现,否认有其他疾病史及生产时大出血病史。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13岁,反复发作性嗜睡5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患“感冒”,低热2d,伴鼻塞、流涕、咳嗽、嗜睡,持续1周后症状消失。此后患者嗜睡症状每月发作,每次持续1周左右,发作前几日即觉困倦,发作时伴有颜面充血、大汗,发作后急躁、易怒。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多导睡眠图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神智不清55年,下肢不能行走、情绪不稳2个月"入院。患者55年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口唇咬破、小便失禁,诊断为癫痫,多年来一直服苯妥英钠片0. 1g,3次/d、鲁米那钠片30 mg,2次/d治疗,症状控制平稳。近10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头晕、恶心于当地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并于2008年4月、2010年8月、2010年10月、2011年8月多次因发作性眩  相似文献   

15.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头晕伴左上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7日收入院。患者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冷感,站立位头晕加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视物成双,无饮水呛咳,持续10余分钟后缓解或症状减轻;类似症状反复出现。期间患者曾多次自行到社区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头晕发作日见频繁,起初每2~3 d发作1次,现加重至每天发作3~4次,门诊就诊时发现患者双侧血压不对称,左侧无脉,血压测不到,右上肢血压130/80 mmHg,诊断考虑后循环缺血,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5岁,务农,因“左枕部疼痛17h,加重伴站立不稳1h”6入院,患者于2011年7月20日14时左右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左枕部疼痛,呈针刺样,向左侧头顶放射,站立平卧无改变,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眩晕、肢体功能障碍,当晚口服布洛芬缓释片0.6g,头痛症状未见缓解。2011年7月21日晨6时起床时,发现左枕部疼痛症状加重,站立不稳,向左侧倾倒,伴眩晕、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50岁,因"发作性眩晕4年"入院。患者缘于200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有时仰头向上看时出现瞬间头晕、站立不稳,持续数秒症状可消失,无耳鸣,无意识障碍,肢肌力减弱。于2012年出现向左右侧转头时也偶诱发上述症状,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扩血管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既往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定位体征。入院后行头颅MRI+MRA检查(图A-C)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3岁,因“发作性头晕1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每次发作时间数秒至1分钟不等,伴轻微恶心,症状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发作频繁,并言语不利,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应用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19.
患男,20岁。因反复双下肢无力4年,进行性视力、听力减退2年,于2003年9月1日第7次入院。患于1999年6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疲劳感、低热,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7月2日突发性双下肢无力,站立、行走困难,伴头晕、呕吐1次,当地医院拟诊为“病毒性脑炎”,治疗(方法不详)5d后症状消失。8月17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仍按“病毒性脑炎”治疗,症状缓解出院。1999年12月因症状复发,首次入我院治疗。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视力、听力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略减低,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突发站立不稳伴头晕6d"于2011-10-18收入北京友谊医院。入院前6d因生气后出现走路稍左偏,当晚如厕时发现站立不稳,未予重视。第2天早晨起床时出现站立不能,伴有头晕、恶心、视物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