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疾病。根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统计,全球20~79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8%[1]。持续的高血糖可导致心脏、肾脏等脏器损伤、功能障碍。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1型和2型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特征是肾管间细胞外基质(ECM)蛋白质的过度积累,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2.
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依照WHO标准糖尿病按病因分为 4型 :1型、2型、妊娠期型和其他类型。1996年 9月 ,全世界成年人中 4 % (1.2亿 )患有糖尿病。预计到 2 0 2 5年将上升至 6 % (≥ 2 .5亿 )。发展中国家现有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总数的 6 0 % ,到 2 0 2 5年将升至75 %。由此可见 ,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将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1 治疗 1型糖尿病的药物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或特发性因素引起 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造成的高血糖疾病 ,多…  相似文献   

3.
王国义 《河南中医》2003,23(12):26-27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展机制引起的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产生胰岛素抵抗,临床以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异质性代谢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和继发性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作用于2型糖尿病新靶点的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佳音  苏光悦  赵余庆 《中草药》2015,46(21):3272-3278
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障碍和组织器官对胰岛素抵抗引起。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的化学合成降糖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从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中,依据不同的靶点筛选和发现治疗2型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现已发现的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主要包括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二肽基肽酶IV(DPP-IV)、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等。现对天然产物中作用于糖尿病新靶点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26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红 《河南中医》2004,24(4):36-36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根据WHO关于糖尿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建议,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的[1]。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证,多以脾肾亏虚为主。据临床荟萃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率非常高,可达70%~80%,而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等疾病,其斑块发生率可高达97.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正在肆虐着全球人群,特别是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总体的90%以上。目前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缺乏,或者是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一组长期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出现心血管、肾脏、神经、眼部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汪师从事内分泌工作几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2型糖尿病辨证多为燥热瘀结,治拟清热润燥、活血生津,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表明,在1 型糖尿病中骨量的减低较肯定,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较普遍且严重.但2 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伴血浆性激素结核球蛋白(SHBG)的下降以及一系列性激素的转化代谢异常,其骨代谢和骨转换类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可下降、不变或升高[1].现就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坤英 《北京中医药》2006,25(8):480-48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指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1型和2型糖尿病(在我国主要是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DN,其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30%~40%[1].笔者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用自拟芪贞六味益肾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宣武区、昌平区及平谷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208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生访谈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8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含超重)621例,占70.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768例,占80.8%,肥胖2型糖尿病实证患者中,肝胃郁热证占69.3%。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存在较大差异,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肥胖患者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肝胃郁热证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40 %的1型糖尿病和5%~1 0 %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它常在起病后的1 5~2 0年内发生,约有半数病人可死于肾功能衰竭。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我科1 9 96年8月~2 0 0 2年1 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或先住院后转入门诊治疗的患者,其诊断均符合WHO 1 980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按Mogcnscn的分期法确诊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和严…  相似文献   

12.
舒胃口服液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卫惠  刘雪玲 《河北中医》2003,25(3):190-19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以糖代谢障碍为主 ,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 ,胃肠道也不例外。 2 0 %~ 30 %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糖尿病性胃轻瘫[1]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亦日益多见。西医对糖尿病性胃轻瘫除积极控制血糖外 ,对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对症处理 ,尚无特效药。 1 9980 2~ 2 0 0 2 0 2 ,我们采用本院自制的舒胃口服液治疗 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 43例 ,并与吗丁啉治疗 4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依据  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 1 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世界卫生组织 (W…  相似文献   

13.
自拟芪蓉汤治疗糖尿病功能性便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年 《光明中医》2007,22(6):86-87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是糖尿病的主要人群,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由此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高水平的炎症介质可导致β细胞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Diabete Mellitus,DM)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以控制为主、难以治愈的终身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本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受损为主,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1]。长期的高糖状态易引起微血管病变,导致多器官损伤,引起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足等[2],在老年人群中属高致残的疾病[3]。国际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是介于糖代谢正常和糖尿病中间阶段的一种状态。2010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2型糖尿病为9.7%[1]。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前期对于延缓或阻断糖尿病的发生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思想,观察糖前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早期防治糖尿病提供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 ( DN)是糖尿病 ( 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 ,由此导致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随着糖尿病的逐年上升 ,DN也呈居高不下的态势。据统计 ,在 型糖尿病与 型糖尿病中 ,DN的发病率分别为30 %~ 5 0 %与 1 5 %~ 2 0 %。因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而死亡者约占糖尿病病人的 2 7%~ 31 % ,患糖尿病 1 0~ 2 0年内 DN的发生率约为 30 %~ 5 0 % ;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 ,7年内约有 5 0 %的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 ,需要终生透析或肾移植。 DN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 型糖尿病为例 ,初期持续时间约 1 0年 ,…  相似文献   

17.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焦剑 《吉林中医药》2004,24(2):54-55
国内报道约 30 % 1型糖尿病与 2 0 % 2型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DN) ,死于糖尿病肾衰者占 5 3% [1 ]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 ,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蛋白非酶糖化作用、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改变、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它可能的因素均有关[1 ] ,最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多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90%以上,可出现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危急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增加社会负担~[1]。目前T2DM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但其治疗效果局限,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对T2DM并发症的作用有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式成为T2DM治疗的新命题~[2]。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糖脂消胶囊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 ,60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脂升高。糖尿病可引起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可加重糖尿病 ,并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因此 ,降低血脂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很关键的一个方面。笔者用糖脂消胶囊治疗糖尿病性高脂血症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1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1 999年WHO正式公布的诊断分型和标准 ,确诊为糖尿病 ,并符合以下条件 :( 1 )经饮食控制 2周 ,空腹血糖 (FBG)≥ 7 0mmol/L ,或餐后血糖 (PBG)≥1 1 1mm…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比超90%,临床导致的基础代谢紊乱可造成多器官系统的病变或衰竭,目前已成为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综述中医体质对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体质特征和防治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与探讨。从中医角度看,该病由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环境与情志等因素引起,其病机由阴虚津亏为本、燥热为标所构成。通过对该病人群体质特征的研究发现,前期以气虚质为主;2型糖尿病期以阴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而在合并其他疾病时,体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特征与合并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在防治应用研究上,可通过饮食、运动和作息等对某些危险因素和偏颇体质进行合理的调节与纠正,通过安全有效的方式起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