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针治疗神经痛性肌萎缩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马国庆杨沈秋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丽萍神经痛性肌萎缩又称肩神经炎,可发于任何年龄,初发症状为肩及上臂疼痛,大部分病例为一侧,约1/3病例为双侧,呈灼痛或深戳痛,持续数日至数...  相似文献   

2.
醒状昏迷是意识障碍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病为各种原因引起广泛的脑组织损害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有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可有自发的睁眼闭眼,眼球可无目的的运动,对能听到的刺激通常反应良好,可出现痛苦表情及有自发的吞咽动作,但似醒非醒,不能言语,也不能理解他人言语,...  相似文献   

3.
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47.0%,显效率为27.5%,有效率为18.6%,无效率为6.9%,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7.9%,显效率为17.6%,有效率为17.6%,无效率为56.9%,总有效率为4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经络电针治疗中风偏瘫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电针加灸治疗中风后遗症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笔者运用头针电刺激治疗中风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采用电针加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本方法较单纯药物治疗患者重返社会能力提高,也是临床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杜明*张世银*  相似文献   

8.
自 1 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笔者应用G6 80 5- 2型治疗仪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所致肢体瘫痪 1 0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0例中 ,女 4 1例 ,男 5 9例 ;年龄 2 5~ 75岁 ,平均 5 6 .8岁 ;脑出血 5 8例 ,脑梗塞 4 2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并存在不同程度之偏瘫。2 治疗方法采用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G6 80 5 - 2型治疗仪配合针刺治疗。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一般在发病 1 0天之内 )即开始治疗 ,患者平卧 ,取患侧手足阳明经穴 (肩骨禺、臂月需、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阳…  相似文献   

9.
双侧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国强 《中医杂志》2006,47(6):448-448
传统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只注重患侧单侧电针,笔者采用健患双侧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所致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恢复疗效确切。笔者自2004年6月~2006年9月采用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16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216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电针神经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神经干组 (简称神经干组 ,4 0例 )、常规针刺组 (简称针刺组 ,34例 )、中药组 (33例 )。神经干组采用电针神经干疗法治疗 ,针刺组选取常规穴位电针治疗 ,中药组口服华佗中风方。结果 :神经干组较针刺组和中药组疗效高、收效快 (P <0 .0 5 )。结论 :电针刺激神经干可作为中风后遗症的常规疗法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番泻叶泡服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2周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治疗1疗程后两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后2周的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便秘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便秘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近期疗效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疗效显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察电针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以痉挛性瘫为主的脑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组根据拮抗针法原理加用电针,两组均应用常规药物及头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I)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均有临床疗效,且在治疗效果上电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4.
电针配合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针配合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为治疗组,同时用西药常规治疗作对照组,两组疗效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发现有非常显著差别,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0年以来,采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32例,取得较为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电针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以痉挛性瘫为主的脑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组根据拮抗针法原理加用电针,两组均应用常规药物及头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I)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均有临床疗效,且在治疗效果上电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7.
中风,又名卒中,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属此病范畴。偏瘫,又称半身不遂,它是中风留下的最常见后遗症之一,而电针能减轻患者脑血肿,帮助颅脑局部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萎缩型颈椎病(CSA)又称Keegan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以单侧或双侧上肢近端肌或远端肌无力及萎缩为主,常没有明显的感觉障碍,并不伴疼痛.它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非典型颈椎病,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2%~10%[1-2].现代医学以手术减压为主要治疗措施,但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2004-2011年,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该病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恢刺加电针对缓解中风患者痉挛状态的作用。方法:对32例中风患者进行恢刺加电针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的变化、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肢体的肌力明显恢复(P〈0.05)。结论:恢刺加电针确能明显缓解中风患者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