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干姜片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2%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提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萃取过程短、温度低、提取系统密闭、挥发油的收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及超声波溶剂萃取法从千年健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超声波溶剂萃取法从千年健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60℃(8 m in)4℃.m in-1→250℃(30 m in);分流进样,分流比1∶50;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4种成份,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3%以上;超声波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份,占挥发油的89%以上。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超声波溶剂萃取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不同提取方法的麻黄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CO2)技术提取麻黄中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提取较完全,是提取麻黄择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决明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GC-MS分析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所萃取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决明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高于水蒸气法得率,其决明子挥发油在保持较高的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决明子挥发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所提箭秆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方法:运用GC-MS对箭秆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26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33个成分,两者共有成分5个。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的满山红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满山红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GC-MS法对两种方法提取的满山红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52个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48个成分,两者共有成分45个.结论: 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苗药双。肾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苗药双。肾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从苗药双。肾草中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测定了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双肾草挥发油中获得了32种已知成分,水蒸气蒸馏法获得33种已知成分,前者得率是后者3倍。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萃取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温度低,挥发油中棕榈酸含量达52%,是水蒸气蒸馏法的两倍多,另外还含有多种萜烯类的活性成分,是提取双。肾草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帮智  聂桂华  刘素梅 《中药材》2006,29(6):569-570
目的:建立胡椒根的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分离鉴定其主要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从胡椒根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结果:萃取物得率2.3%,共分离鉴定出22种化合物,其中反式石竹烯为主,占47.6%。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可用于胡椒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且简便快捷,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提取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天茄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鉴定4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80%,其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早熟素Ⅱ.结论: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脂肪酸类为主,占72.32%.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5)
目的:研究柳蒿芽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蒿芽挥发油并比较收率。采用GC-MS法分析柳蒿芽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柳蒿芽挥发油的收率为0.197%,鉴定38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蒿芽挥发油的收率为0.183%,鉴定38个化合物,两种方法提取柳蒿芽挥发油共有成分有14个。结论:柳蒿芽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收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柳蒿芽挥发油提取方法不同,其成分不完全相同。柳蒿芽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马鞭草烯醇、α-姜黄烯、α-石竹烯等。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藁本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考察藁本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结果 两者的成分基本一致 ,而超临界 CO2 萃取所得藁本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 2倍。结论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法是藁本挥发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银线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线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银线草地上部分的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得率为0.83%,鉴定了62种化学成分并分别确定其相对含量,其含量占总峰面积的98.2%.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银线草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类型大部分为萜烯类和萜醇类,主要成分为银线草内酯(27.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磨盘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磨盘草挥发油,用气相-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苹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1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总峰面积的83.71%。结论:本文验为开发利用磨盘草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李桂生  马成俊  刘志峰  刘珂 《中草药》2001,32(7):579-583
目的 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结果 两者的成分及(Z)-藁本内酯的含量基本一致,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当归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2倍。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当归挥发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芽挥发性成分.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所得香椿芽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比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多.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香椿芽挥发性成分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飞龙  邢学锋  汤庆发 《中药材》2012,(8):1270-1273
目的: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凉粉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凉粉草挥发油,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40个成分,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34个成分,两者共有成分21个。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相近,但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方荚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50%。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南方荚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7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50%。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南五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水蒸汽蒸馏法(SD)进行提取,采用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共鉴别出35个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被鉴定的成分有21个,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被鉴定的成分有20个,两者共有成分6个。结论:两者所提取出来的挥发油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邱琴  张国英  孙小敏  刘辛欣 《中药材》2004,27(11):823-82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肉豆蔻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对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进行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蒎烯、松油烯-4-醇、α-蒎烯、γ-松油烯、β-水芹烯等;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酸、肉豆蔻醚、松油烯-4-醇、α-蒎烯、黄樟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