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减少对乳腺癌的漏诊 ,降低假阴性诊断 ,提高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72 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 744例 ,计算其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 93 6 7% ,特异性为 96 43 % ,假阳性率为 3 5 7% ,假阴性率为 6 33 % ,符合率为 94 0 9%。结论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强 ,符合率高 ,是一种乳腺肿块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注意触诊 ,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0-1986年,胸腔穿刺578例,其中238例有组织学对照。细胞学诊断假阳性7例,假阴性3例及20例分型错误。本文指出引起假阳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是:1.涂片中细胞量少;2.细胞退变;3.反应性组织细胞易与恶性细胞相混淆;4.不典型增生的柱状细胞难与类癌和高分化腺癌鉴别。引起假阴性诊断的原因是:1.未将组织学标准与细胞学诊断结合,2.漏诊。并对引起分型错误的原因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减少对乳腺癌的漏诊 ,降低假阴性率 ,提高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5 0例假阴性乳腺肿块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假阴性率 8% ,其中技术因素占 3 0 % ,病理诊断占 60 %。结论 针吸技术熟练性和病理医生诊断水平提高是降低假阴性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在淋巴瘤穿刺标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IgH、T细胞受体γ链(Tcellreceptorγchain,TCRγ)和bcl-2/IgH融合基因(bcl-2/IgH)重排基因为分子标志,分别应用一步法、巢式及半巢式多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0例细针穿刺活检标本(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克隆性基因重排。其中实验组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5例,对照组15例,其中霍奇金病(HD)4例,转移癌5例,反应性增生6例。结果实验组中3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2例bcl-2/IgH主要断裂点(bcl-2/IgHMBR)阳性,1例bcl-2/IgHMBR阴性,但IgH阳性,TCRγ检测均为阴性;1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14例IgH阳性,5例阴性,无1例bcl-2/IgH及TCRγ阳性;3例T-NHL TCRγ均阳性,IgH及bcl-2/IgH均阴性;对照组3个指标检测均阴性。通过3个指标检测NHL总阳性率80%(20/25),假阴性率20%(5/25),无假阳性。结论克隆性基因重排分子检测用于FNAB标本有助于NHL的诊断,但由于存在假阴性可能,应结合细胞形态学,如能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如流式细胞术等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数年前,Hamdurger 和Salmon 创建了人肿瘤细胞能生长而正常细胞不能生长的软琼脂培养方法(soft-agar culture method)。通过这种方法可测定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可以准确地预测具体病人对化学治疗的临床反应。回顾性和前瞻性实验表明,克隆形成试验(clonogenic assay)在预测癌患者对特异性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抵抗性方面分别具有60~92%的真阳性率与83~100%的真阴性率.然而,不幸的是,对于某些药物体内体外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造成这种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的因素可能很多,其中包括药物活性的标准不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不一等。本研究旨在通过PC-7细胞(一种人的肺腺癌细胞系)在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的方法,探讨药物作用所持续的时间对抑制克隆形成的影响,以及探讨克隆形成试验系统中假阳性和假阴性  相似文献   

6.
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规离心沉淀物涂片恶性积液瘤细胞检出率为50%~60%.作者自1987年开始,应用国产FMU-5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简称沉淀器),对146例浆膜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并与常规离心沉淀物涂片法做自身对照.结果表明:应用沉淀器,良性组83例,假阳性4例,阴性79例.恶性组63例,一次检测瘤细胞阳性者58例(均确定了瘤细胞类型).假阴性5例.计算其敏感度92.1%、特异度为95.2%、阳性预测值93.5%、阴性预测值94.0%、准确度为  相似文献   

7.
对无神经系症状,各种常规检查无转移性病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24~48小时的脑部CT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患者158例,年龄40~80(平均64.1)岁。鳞癌79例,间变型鳞癌28例,腺癌36例,鳞腺癌、支气管肺泡癌和未定型癌各5例。脑部CT检查结果:真阳性5例,经开颅活检术确诊;假阳性1例,活检为胶质瘤。术后随访149例,在12个月内发生神经系症状,脑部CT复查确定为脑转移为假阴性,共5例。真阳性包括腺癌3例,鳞癌和鳞腺癌  相似文献   

8.
2种电泳在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电泳方法在淋巴瘤T细胞受体γ(TCR γ)基因重排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中采用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 ,对 3 0例T细胞淋巴瘤和 3 0例B细胞淋巴瘤组织扩增 ,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实验对扩增产物进行研究。结果  2 9例T细胞淋巴瘤扩增产物在琼脂糖电泳中为阳性 ,其中 2 7例在SSCP分析实验中为阳性。 16例B细胞淋巴瘤在琼脂糖电泳中为阳性 ,其中 3例在SSCP分析实验中阳性。所有在琼脂糖电泳中阴性的PCR产物在SSCP分析实验中也为阴性。在琼脂糖电泳中真阳性与假阳性条带有差异。结论 在TCR γ基因重排扩增产物分析中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 ,但无假阴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假阳性可在SSCP实验中排除。 2种电泳方法同时应用 ,可以减少工作量 ,并且可提高判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B型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假阳性、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胆囊癌B超检查中产生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B超诊断胆囊癌的准确性作了简要说明。方法 按胆囊癌常规检查方法。结果 36例胆囊癌B超检查产生假阳性1例、假阴性4例。结论 胆囊内胆汁沉积或凝血块等形成的不规则的强回声光团,易误诊为胆囊癌而出现假阳性;胆囊内大量结石掩盖肿物回声或胆囊癌占据整个胆囊腔,没有胆汁作透声窗时易误诊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出现假阴性而漏诊。  相似文献   

10.
粘附分子与卵巢癌SKOV3ipl多细胞团簇形成和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卵巢癌SKOV3ipl细胞形成的多细胞团簇为模型 ,检测CD4 4、CD5 4、CD2 9、E 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ad)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 ,探讨粘附分子与多细胞团簇形成及耐药的关系。方法 :用液体重叠系统获得SKOV3ipl多细胞团簇 ,以单层细胞为对照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上述四种粘附分子mRNA水平 ,用流式细胞检测法 (FCM)测定其在团簇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RT PCR结果表明 ,团簇细胞的CD4 4mRNA和CD2 9mRNA条带光密度值分别是单层细胞的 0 6 2 6和 0 792倍 ,CD5 4mRNA和E cadmRNA条带光密度值分别是单层细胞的 1 815和 1 344倍 ,提示单层SK OV 3ipl细胞形成团簇后CD4 4和CD2 9基因表达活性下调 ,而CD5 4和E cad基因表达活性增强。FCM结果表明 ,SKOV3ipl单层细胞及团簇细胞CD4 4表达率分别为 (75 995± 3 0 4 6 % )、(5 0 70 0± 9 35 1% ) ,团簇细胞CD4 4表达比单层细胞明显降低 (P =0 0 0 1)。和对照细胞相比 ,单层SKOV3ipl细胞不表达CD5 4 (P =0 5 6 3) ,形成团簇后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单层细胞和团簇细胞CD2 9都有高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96 2 90± 1 2 0 1% )、(92 4 94± 2 0 5 5 % ) ,团簇细胞CD2 9表达明显低于单层细胞 (P =0 0 14 )。和对照细胞相比 ,单层SKOV3ip  相似文献   

11.
1977~1988年纤支镜检查3975例,其中120例临床和初次检查肺癌可疑,但未获得病理或细胞学确诊而进行纤支镜复查。结果:肺癌确诊32例(假阴性26.6%),可疑10例。产生假阴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取材不当,组织过少,严重挤压及标本处理不当等。纤支镜复查对临床和初次检查肺癌可疑者很有价值,复查间期1~3周为宜,为减少假阴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减少对乳腺癌的漏诊,降低假阴性诊断,提高针吸细胞学诊断的 准确性,方法 对72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744例,计算其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93.67%。特异性为96.43%,特异性为96.43%,假阳性率为3.57%,假阴性率为6.33%,符合率为94.09%。结论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强,符合率高,是一种乳腺肿块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注意触诊,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骨转移在临床上甚为常见,X线检查常常只能发现其中的半数病人,自从放射性核素全身骨骼显像应用于临床以来,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大为提高。一般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可早于X线3~6个月,其灵敏度可高达95%~97%,假阴性<3%,假阳性<5%,有助于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我院自1978年9月~1989年12月对骨外恶性肿瘤病人行全身骨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乳腺肿块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对 3 3 1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FNAC)、术中印片与其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析。结果  13 6例乳腺恶性肿瘤 ,FNAC确诊率 86% ( 117/ 13 6) ,假阴性率 3 7% ( 5 / 13 6) ,无假阳性诊断。 195例良性病变 ,FNAC确诊率 94 9% ( 185 / 195 )。诊断符合率 95 5 %。术中印片纠正 5例假阴性诊断 ,2 2例可疑病变得到确诊 ,印片对恶性肿瘤的确诊率为 98 5 % ,诊断符合率达 10 0 %。结论 FNAC、印片是乳腺肿块之便捷、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能部份替代乳腺癌术前或术中活组织检查。重视体检 ,掌握临床资料 ,采取FNAC与术中印片相结合 ,可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15.
胰腺壶腹周围占位病变术中细针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细针活检细胞组织学诊断在胰腺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天津肿瘤医院 ,自 1991年 12月至 1996年 12月经手术治疗 87例胰腺壶腹周围占位病变行术中细针活检 ,所有病例均再经手术切除标本 ,或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其符合率。结果  87例中细针活检诊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 49例 ( 5 6% ) ,未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为 3 0例 ( 3 5 % ) ,3例 ( 3 % )为可疑 ,5 ( 6% )例为取材不满意。无假阳性诊断 ,假阴性为 10 %。结论 胰腺壶腹周围占位病变术中细针活检细胞学检查 ,对明确良恶性诊断、指导术式选择是一种较实用 ,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a-AT、Vim、Syn、EMA、CK、ER、PR的表达。结果:3例SPTP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岁,瘤体较大,平均9.9cm,组织形态学显示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块区与假乳头结构,本组有1例组织形态学特殊性表现在瘤细胞胞浆明显空泡变性,呈印戒样细胞.细胞核伴有轻度异形性,粘液染色阴性,浸润包膜及周围胰腺组织,随访4年,患者无复发或转移。免疫组化检查.a-AT阳性(2/3),Vim阳性(3/3),Syn阳性(1/3),EMA阴性(0/3),CK弱阳性(1/3),ER阴性(0/3),PR阳性(1/3)。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免疫组化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哨位淋巴结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一种在不降低乳腺癌分期准确性的前提下缩小手术的范围的腋窝淋巴结手术方法。方法 :使用专利蓝和美蓝对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我院外科收治的 73例临床查体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哨位淋巴结活检术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结果 :共成功地确定了 71例( 97.7% )患者的哨位淋巴结 (SLN) ,SLNB的假阴性率为 11.5% ,准确率为 95.8%。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注射的染料类型及是否活检和术前化疗对成功率和假阴性率无影响。术中印片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为 92 .1% ,假阴性率为 10 % ,假阳性率为 7.1%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准确率为 98 7% ,假阴性率为 5% ,假阳性率为 0 %。免疫组化未发现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有阳性结果。结论 :SLNB能够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在缩小手术范围、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同时 ,保证了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 ;美蓝与专利蓝相比同样可以成功地确定SLN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和印片细胞学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SLN的病理状态 ,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病理确诊NSCLC的患者进行CT纵隔淋巴结分期,并同淋巴结最后病理分期做一一对照。结果: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总的敏感性为58.9%,特异性为70.o%,阳性预测值60.5%,阴性预测值68.6%,总的准确率为65-2%。CT对4R、5、6,7组淋巴结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偏低。4R组和7组淋巴结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结论:CT是评价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能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达到更精确的分期。  相似文献   

19.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15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组中阳性、假阳性和未确定的细胞涂片进行了复查并与石蜡切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72例乳腺癌中 ,针吸细胞学诊断 6 1例 (84 7% )。 6例假阴性 (8 3 % ) ,85例良性病变通过针吸细胞学诊断 80例 (94% )。 2例假阳性 (2 4% )。 8例未明确定性 (5 1% )。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确诊乳腺肿块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并作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以腹痛和腹部包块就诊。瘤体直径分别为10.0cm和5.5cm。组织形态学:单形性肿瘤细胞构成实性及假乳头结构,常伴有出血、泡沫细胞和胆固醇裂隙。其中1例肿瘤无完整包膜,局灶浸润周围胰腺组织。免疫表型:α-ACT、Vim、NSE、SYN、PR2例呈阳性,S-100、AE1/AE3、EMA2例呈阴性.LYS、Cn、ER1例呈阳性,另1例呈阴性。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随访3年和2.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研究,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