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学杂志》2022,(1):43-48
目的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对术后髋臼假体位置和下肢长度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机器人辅助下单侧、初次THA(rTHA)的患者共113例, 并连续性纳入在同一时间段内使用传统器械进行THA(cTHA)的患者共133例。rTHA组男37例, 女76例, 年龄(62±9)岁;cTHA组男59例, 女74例, 年龄(60±12)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 计算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和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测量并比较对侧髋关节正常或已接受过置换手术的患者双下肢长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为39.0°±5.5°, 前倾角为14.1°±5.1°。rTHA和cTHA组假体外展角(39.3°±2.9°比38.7°±7.0°, P=0.383)和前倾角(13.4°±4.3°比14.7°±5.6°, P=0.05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Lewinnek安全区作为标准, rTHA组髋臼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是97.3%(110/113), cTHA组是75.9%(101/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图像应用拟合分析法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预测关节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24髋)行THA治疗患者通过术前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采用拟合分析法预测假体型号,并与术中实际使用的假体型号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149~261 min,平均(179.90±116.40)min.4例术中输血,术中出血量平均(425.00±364.37)mL;术后住院时间(15.11±4.67)d;术中假体植入时无股骨或髋臼周围骨折;术后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至少1年.患者疼痛症状均缓解,患肢功能显著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52±19)分提高至(9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假体获优17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术前在CT三维重建中应用拟合分析可以准确预测全髋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型号,为术者选择合适型号假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髋臼横韧带及髋臼切迹在髋臼假体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THA术,观察组使用髋臼横韧带及髋臼切迹作为标志辅助参考髋臼假体定位。对照组使用常规目测定位。术后2周观察患者髋臼外展角与髋臼前倾角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倾角与外展角与标准值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高于标准值。结论:髋臼横韧带与髋臼切迹在THA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对髋臼假体更为准确定位,以避免术后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拟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预测假体型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包头市第四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将患者髋关节CT导入AI-HIP软件(北京长木谷公司),在AI-HIP软件中进行髋关节三维重建并模拟假体安装过程及确定假体型号,将术中实际使用假体与数字化技术预测假体进行比较.术后进行6~12个月随访,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结果:术中实际使用股骨柄假体相差1号为3例、相差2号为5例,髋臼杯相差1号为2例,相差2号为2例,完全符合率分别为80.49%和85.37%.Harris评分术前(47.95±15.72)分,术后3个月(91.05±3.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假体型号预测中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高航  杨治  张铭  胡守业 《广西医学》2023,(12):1393-1396+140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T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髋臼骨折术后并发T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HA治疗。记录患者随访2年内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THA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前倾角、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和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12)评分,以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提示髋臼假体位置良好,1例患者发生髋臼侧假体无菌性松动合并髋臼钢板断裂,1例患者发生髋臼陶瓷内衬碎裂。术后1年,患者的髋臼假体外展角为(40.49±4.07)°,髋臼前倾角为(13.70±4.94)°,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关节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且患者的HHS,以及SF-12评分中的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 THA是髋臼骨折术后并发TA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假体安装参数、不同头颈直径比和颈干角对假体撞击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分析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同时满足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普通标准,而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比变化范围为2.00~2.92,股骨假体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30°,髋臼假体外展角变化范围为10°~60°,髋臼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70°,颈干角设定为130°和135°;计算满足上述两种活动范围,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假体前倾角安装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颈比>2.37时,安全范围面积增大明显;严格标准条件下的安全范围比普通标准的小。颈干角130°,普通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0.8164X1+41.914,Y2=-0.8028X2+47.094;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IAmin)和头颈比(HNR)的关系分别为IAmin’1=168.13HNR1-2.504,IAmin’2=213.79HNR2-2.272;当颈干角从135°移向130°,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面积也有所减小。结论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增大;头颈比>2.37是比较合适的。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增大头颈比来纠正。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变小;杯前倾角与股骨前倾角呈负相关。颈前倾角的增大和颈干角的变小均使得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杯外展角随着颈干角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行Sledge单髁置换术人群进行临床研究,为术中准确判断假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单髁假体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骨关节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开展的159例Sledge单髁置换术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假体中股骨和胫骨的尺寸分布进行总体统计,记录该人群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BMI指数等。根据资料分析股骨和胫骨假体之间最佳匹配关系;筛选出Sledge单髁置换人群UKA假体的影响因素,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准确度。 结果 股骨假体型号里中号假体占21.4%,小号假体占62.8%,超小号假体占15.7%。胫骨假体型号里大号假体占19.5%,中号假体占52.8%,小号假体占27.8%。最佳匹配方案:胫骨小号匹配超小号股骨假体和小号股骨假体,胫骨大、中号匹配中号股骨假体。年龄和BMI指数这两项数据对股骨假体的判断选择无显著影响(均P>0.05),而性别及身高(女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均P<0.05)。建立行Sledge单髁置换人群UKA假体相关参数的分布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术前辅助准确选择假体型号的因素占比情况如下:性别对术前股骨假体型号选择准确率的提高达88.1%,其中女性结合身高的准确占比达95.0%;术中再行选择判断时,胫骨假体型号的准确占比为78.6%。 结论 临床上可以通过术前身高、性别来预测Sledge单髁置换人群股骨假体型号大小。本次研究分析中所论述的Sledge UKA假体分布情况在预测判断上具备较高精度,可为术中准确判断假体大小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自体骨植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初次行自体骨植骨THA重建髋臼治疗的48例CroweⅡ~Ⅳ型成人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盆模型及导航模板进行术前规划和指导术中操作。对照组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操作。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臼假体覆盖率、移植骨覆盖率及臼杯位置合格率)、术后影像学相关测量指标(髋臼假体大小、外展角、前倾角、旋转中心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与术前手术计划的差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血栓、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三维步态参数(步频、步幅、步速及髋、膝关节运动角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髋臼假体覆盖率及移植骨覆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臼杯位置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究金属伪影校正技术(SEMAC)能否提高MRI在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检测中可靠性,我们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来验证SEMAC-MRI对于无菌性松动的诊断效能,并将之与CT和X线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THR术后疑似假体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MRI、CT和X线。最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诊断效能。结果:SEMAC-MRI在髋臼I区和股骨1、7区有良好的显像效果,可更好地判断该区假体松动情况。ROC曲线显示,SEMAC-MRI对于髋臼和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其AUC分别为0.836和0.955。同时,SEMAC-MRI预测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准确率、灵敏度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SEMAC-MRI在THR术后假体松动的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助于更早地发现无菌性松动,从而避免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进一步加重。因此,SEMAC-MRI技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改良后方小切口入路(CH-DSA)与经皮辅助关节囊上方入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 approach, SuperPATH)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外展角与前倾角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断为单侧股骨颈骨折的201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CH-DSA组和SuperPATH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测量术后双髋正位和患髋侧位X线平片对比髋臼杯的外展角和前倾角,以Lewinnek“安全区”为标准对比两个角度的可接受率。结果:CH-DS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SuperPATH组(P<0.001),切口长度明显长于SuperPATH组(P<0.001)。CH-DSA组外展角(43.54°±8.94°)明显大于SuperPATH组(40.66°±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CH-DSA组外展角可接受率(71.0%)与SuperPATH组外展角可接受率(80.2%)无统计学差异(P>0.05)。CH-DSA组前倾角(16.81°±5...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丢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THA手术疗效,有效指导临床。方法 83例THA及股骨头置换患者,年龄16~83岁,平均61.16岁。按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骨水泥固定方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不同分组,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THA术后股骨柄假体及髋臼假体周围的骨密度,以对侧作为对照,得出骨丢失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骨水泥固定方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对术后BMD变化没有影响。结论 ①DEXA可以定量性的判定THA术后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用以预测假体松动或关节不稳。②尽管THA术后假体周围BMD的改变与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是否用骨水泥固定、术后开始负重时间等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假体手术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评价计算机模拟及模型辅助下国产3D打印多孔钛合金骨小梁髋臼杯行髋关节翻修术后的短期临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计算机模拟及模型辅助下3D打印多孔骨小梁钛合金髋臼假体行髋关节翻修术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估该项技术的早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0.9±6.1)个月,其中6例患者共使用了7块髋臼垫块。85.7%(6/7)的垫块尺寸与术前设计一致,1例(14.3%)患者使用比术前设计大一号的垫块。术中选用髋臼尺寸与术前设计的符合率为81.8%(9/11)。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术侧髋功能HSS及WOMAC评分均较术前有提升(P<0.05)。术侧髋臼假体(聚乙烯内杯)外展角平均为(35.3±6.1)°,前倾角平均为(19.5±4.1)°。在安全区内的髋臼假体由术前的18.2%(2/11)增加到术后的81.8%(9/11)(P<0.05)。术后,手术侧垂直旋转中心(CORver)及水平旋转中心(CORhor)均较术前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和改善。髋臼假体(外杯)平均骨覆盖为(85.6±6.2)%。末次随访,所有臼杯均显示出良好的骨整合。结论:术前使用医工交互...  相似文献   

13.
导航模板在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髋臼假体的置入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定位的方法。方法:22例成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模板组(11例11髋)和对照组(11例11髋),分别采用导航模板辅助和标准常规技术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的偏移度。模板组11例术前行骨盆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双侧髋关节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2.0软件,对重建髋臼进行形态学的测量,确定健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通过镜像确定患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设计髋臼侧假体最佳置入方向,提取髋臼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髋臼解剖学形态一致的导航模板模型,通过快速成形技术生成模板实体,手术时将导航模板与髋臼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行髋臼的打磨以及髋臼假体的定位,术后根据X线片评价髋臼侧假体的位置。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模板组与照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髋臼杯外展角偏移度(5.8°±2.9°)大于模板组(1.6°±0.4°)(P<0.05),对照组髋臼杯前倾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髋臼肿瘤周围截骨假体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8例髋臼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髋臼肿瘤周围截骨假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3D打印导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X线测量结果、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标准(MST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假体安装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距离、患侧旋转中心距正中线距离与健侧差值、患侧髋臼外展角与健侧差值、患侧髋臼前倾角与健侧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MST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臼肿瘤周围截骨假体重建术中使用3D打印导板能够提高手术效率、提高假体重建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保留股骨颈与传统非骨水泥股骨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接受THA手术的72例(72髋)患者随机分为A、B两个治疗组,每组各36例(36髋),A组采用CFP股骨柄/TOP髋臼杯(德国Link公司)实施THA手术;B组采用传统全髋假体(非骨水泥Bicon-Plus臼杯/Endoplus股骨柄,瑞士施乐辉公司)实施手术。分别于术后3周、6个月及1年随访时采用DiscoveryA型双能X线吸收仪对股骨假体周围7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BMD进行测定,并计算BMD变化率。结果 术后3周,各区的BMD测定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周的BMD测定数据结果比较,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A组股骨近端各个测量区的BMD未见显著改变(P>0.05);而B组ROI1、ROI2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BMD较术后3周时明显减小(P<0.05),ROI7术后12个月的BMD较术前3周也明显减小(P<0.05)。A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ROI1的平均BMD变化率显著高于B组(P<0.05);另外,A组术后12个月ROI7的平均BMD变化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股骨柄设计的Endoplus假体,CFP股骨假体THA术后12个月其假体周围BMD水平更高,股骨近端的载荷传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后外侧小切口金属对金属大头THA与常规TH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后外侧小切口行大头金属-金属(Large diameter metal on metal,L-MoM)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金属-聚乙稀假体(Metal on poly ethylene,MoPE)TH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经后外侧小切口行L MoM THA 20例(22髋)、常规THA 20例(22髋).比较两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减少量、切口疼痛程度、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大腿周径增加值、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假体的位置.结果:两组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Hb减少量、切口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CRP、ESR、大腿周径增加值、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臼外展角、前倾角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后外侧小切口行L-MoM THA可取得与常规THA相似的临床疗效,但手术需要一定技巧.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医药》2012,43(2)
目的 探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测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性差别及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对2010年1月-2011年4月间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的6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比较术前计划与手术实际假体型号(包括股骨假体与胫骨型号)选择方面与术中实际尺寸吻合度.结果 数字模板测量股骨假体符合率为90.0%,胫骨假体符合率为86.7%,传统胶片模板测量股骨假体符合率为76.7%,胫骨假体符合率为73.3%,数字模板测量术前预测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型号同术中应用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型号间均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947和0.944).结论 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可提高术中假体选择的精确性,术前设计准确率和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测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性差别及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对2010年1月—2011年4月间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的6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比较术前计划与手术实际假体型号(包括股骨假体与胫骨型号)选择方面与术中实际尺寸吻合度。结果数字模板测量股骨假体符合率为90.0%,胫骨假体符合率为86.7%,传统胶片模板测量股骨假体符合率为76.7%,胫骨假体符合率为73.3%,数字模板测量术前预测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型号同术中应用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型号间均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947和0.944)。结论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可提高术中假体选择的精确性,术前设计准确率和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晚期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本组45例50髋,平均年龄57.8(41~70)岁。根据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Ⅲ-C期20髋,IV期30髋。采用后外侧单个小切口,骨水泥型假体15髋,非骨水泥型假体35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0.5~3.8)年。平均切口长度8.5(6~10)cm,平均出血量300(100~600)m l,平均输血量110(0~400)m l,平均引流量200(100~400)m l,平均手术时间82(60~110)m in。髋臼杯外展角44.2°(40°~55°),股骨偏心距由术前42.5(31.2~50.5)mm增加到45.2(35.2~55.5)mm。X线片上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4.2°(40°~55°),股骨偏心距由术前平均42.5(31.2~50.5)mm增加到45.2(35.2~55.5)mm。平均术后6(4~12)周弃拐行走。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分改善为92分。无假体松动、下沉。结论成人晚期股骨头坏死(ARCOⅢ-C期与IV期)可采用微创小切口THA治疗,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效果好,适合于体格胖瘦适中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骨小梁金属(TM)髋臼与钛合金金属(Ti)髋臼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及髋臼侧骨密度(BMD)变化,观察TM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侧骨质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访TM组患者15例和Ti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X线平片上髋臼假体与骨界面有无放射性透亮线,根据Hodgkinson系统予以分级;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分别于髋臼Ⅰ、Ⅱ和Ⅲ区取直径为1 cm的圆形感兴趣区域(ROI)测量BMD.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Hodgkinson系统分级皆为0级,未见假体松动移位.DEXA测量结果显示:Ti组术后患侧髋臼假体周围所有ROI的BMD值较健侧均有明显下降(P <0.05);TM组术后患侧髋臼假体周围各ROI的BMD值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OI Ⅰ区和Ⅱ区术后BMD变化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OIⅢ区BMD变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髋臼和Ti髋臼对术后髋臼侧骨质保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