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云翔教授中医肾系疾病计算机诊疗和咨询系统”系由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南京中医学院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合作研制成功。在江苏省科委、高教局和卫生厅共同主持下,于1983年4月和1984年10月在南京分别通过了临床诊疗系统和门咨询系统的技术鉴定。邹云翔教授近九旬,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学部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等职,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肾系统疾病和老年病专家。邹老教授对肾系疾病的研究已有4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  相似文献   

2.
易岚 《江苏中医药》2015,47(12):11-13
邹燕勤教授治肾学术思想与经验源自孟河,又秉承其父邹云翔教授之家学,在中医治疗肾系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主要可归纳为:补益肾元,治病求本;补益后天,以养先天;平补平泻,和缓轻灵;分部辨证,分期治疗;淡渗利水,轻药重投;清热利湿,贯穿始终;活血化瘀,层次分明;护咽固卫,稳定病情;多种途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保肾甲丸是邹云翔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经验方。1980年以来,我们运用保肾甲丸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2例,同时用该方对家兔慢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进行了实验治疗研究。现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邹云翔教授,(1896~1988年)江苏省无锡人,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学验俱丰。他撰著的《中医肾病疗法》,是系统论述中医肾病的专著。并有《邹云翔医案选》及20余篇治疗肾系疾病的论文传世。他的肾病学术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谨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简述于后。一、以《内经》为指导思想,强调整体观念邹老认为:中医把肾提到“先天之本,生  相似文献   

5.
一、中医药行业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的概况 自80年代初,计算机(主要是微机)就在中医药行业开始受到很大重视,许多名老中医专家诊疗系统应运而生,如《邹云翔中医肾系疾病计算机诊疗、教学、护理和咨询系统》、《罗元恺痛经辨证施治系统》、《姚贞白妇科专家诊疗系统及医学智能通用编辑系统MTGIES—1》、《钱伯煊月经病诊疗系统》、《梁宗翰儿科脾胃病专家诊疗系统》、《李敬之胸痹诊疗系统》、《李玉奇慢性胃炎辨证施治系统》、《中医妇科多专家咨询系统》、《孙同郊乙型肝炎专家诊治系统》、《关幼波肝病诊疗专家系统》等等,在中医药行业开发利用计算机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仅给中医药事业增添了新鲜空气,也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邹燕勤教授,师承其父全国著名中医肾病学家邹云翔教授,乃孟河医家费伯雄之第四代传人,是全国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不仅擅长中医肾系疾病的诊治,对各种内科杂病也颇有经验。本人有幸成为其学术继承人,在跟师学习中,获益良多,择其医案2则,以飨同道。1益肾和络清利法治疗滑精秦某某,男,54岁。2012年7月3日初诊,  相似文献   

7.
<正>牙廷艺教授系第二批广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壮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载。牙教授坚持以壮医药进行临床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壮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乳腺增生症等各种疾病。乳腺增生症属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乳腺病的70%~80%。临床以乳房胀痛、乳内肿块为特征[1]。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情绪波动而变化。牙廷艺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8.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江苏省计算所共同协作于1982年4月至1983年6月在TRS—80和JRS—80微型计算机上研制的《张泽生教授脾胃病诊疗和教学应用软件》,并设计了中医描述语言,可以适应复杂的辨证和加减条件。并对整个脉案进行辨证和理、法、方、药的系统而全面的教学分析。我们自1983年7月1日起开始在临床运用至1983年11月,共诊治脾胃病5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简单小结。一、一般资料诊治500例脾胃病中,男性259例,女性241例,年龄:20岁以下14例,21—30岁128例,31—40岁135例,41—50岁91例,61岁以上41例。  相似文献   

9.
简讯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了继承邹云翔教授和邹良材副教授的经验,同南京工学院协作,研究编制成功了他们的诊治、教学软件系统,经六百余例临床病案验证分析,该软件能基本反映他们的辨证论治经验.它不但可应用于专科门诊,还包括诊断治疗、证候分析和类证鉴别以及试诊评判、理法方药分析等内容的示范教学功能.最近已由江苏无线电厂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0.
苑述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66-1767
阮时宝教授系我院方药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方剂的临床、科研、教学至今已30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造诣较深.笔者有幸师承导师侍诊3年,聆听言教,受益匪浅.现将阮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介绍以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阮时宝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撷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苑述刚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66-1767
阮时宝教授系我院方药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方剂的临床、科研、教学至今已30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造诣较深.笔者有幸师承导师侍诊3年,聆听言教,受益匪浅.现将阮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介绍以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吕仁和教授运用四逆散治疗肾系疾病撮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仁和教授认为古方四逆散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外达邪热之功效,结合三十余年临床经验,组方加味四逆散——醋柴胡、赤白芍、枳壳实、炙甘草等。临床上用以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膀胱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二阴综合征、多囊肾、输尿管结石等肾系疾病具有肝气郁滞、脾胃升降受阻、邪热内郁证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舒静 《新中医》2006,38(9):10-11
吴志英是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其自拟经验方用于治疗肾性血尿等疾病,屡有效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撷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张赤志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从事肝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多。现将张教授诊疗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浅析于下:1辛开苦降清热化湿古代医藉无慢性乙型肝炎病名,其诊治思路散见于"胁痛"、"痞证"、"虚劳"、"黄疸"等疾病,治疗方法繁芜丛杂,莫衷一是。张教授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等,发现慢性  相似文献   

15.
南征教授将糖尿病肾脏疾病归纳为中医的“消渴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南征教授总结消渴肾病的长期诊疗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提出“玄府-毒邪-肾络”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在于“玄府郁闭-浊毒内生-肾络损伤”,制定了开玄解毒,通络益肾法,治疗上自拟消渴肾安汤加减,结合外用灌肠,增强解毒祛瘀、泄浊导邪之功,疗效确切。文章将其多年临证经验梳理总结并佐以验案说明,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导师范德斌教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导师多年来主攻肺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已形成一整套颇具特色的肺病诊疗体系。导师认为,慢阻肺系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迁延而来,中医属于喘病、肺胀等范畴。病久则肺气亏虚;肺病及脾,致肺脾气虚;继则肺病及肾,使肺脾肾三脏气虚;气虚日久则阳气虚衰;最终波及心脏,出现心肾阳虚。气虚是伴随慢阻肺全程的病  相似文献   

17.
正刘尚义教授为我院第二届"国医大师",其独创理论有"引疡入瘤"[1]及"肤膜同治"[2-4]等理论,刘教授认为"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并提出"肤膜同位、肤药治膜"的诊疗理念[2-4],经过多年的临床跟师学习,笔者初步总结刘教授"从膜论治"肾系疾病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晁恩祥教授在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实践中,认为肺肾之间的病理生理基础在慢性肺系病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提出了调补肺肾学术主张。指出肺痿乃"肺之质萎,肺之功萎",使用调补肺肾法治疗补中寓调,标本兼顾,可收到良好疗效,例举医案体现晁教授调补肺肾之临床妙用。  相似文献   

19.
周平安应用《金匮要略》痰饮方治疗疑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安(1939~),男,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81年获第一届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曾先后师承颜正华、宋孝志、董建华等名老中医,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席专家,疑难病研究室主任,是国内著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周平安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慢性肺系疾病、脾胃疾病、急重症等方面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20.
邹氏肾科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了“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证逐渐减少,气阴两虚证逐渐增多”的新观点,并找出了变化的原因,创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动态变化规律,制定了慢性肾脏病辨证分型新标准。1986年,邹氏肾科于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研讨会(南京会议)上提出将气阴两虚证作为一个独立证候应用于中医肾病的辨治,并总结了气阴两虚证的辨证要点,认为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以气阴两虚为本,兼有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等标证。邹氏肾科创始人邹云翔教授据此创制了益气养阴方,其功效为补益肾元、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渗湿利水,后逐渐形成邹氏肾科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补益肾元、和络渗湿法。经临床验证并新药研发,邹氏肾科团队将此方开发为黄蛭益肾胶囊,2002年此药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国药准字Z200200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