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病电子胃镜下溃疡分期和舌色、苔色色度相关性.方法 75例胃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在同一观察条件下采集患者舌象的数码图像,并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测定舌色和苔色在RGB、HSL和Lab3种不同色彩模式下的参数,并分析和溃疡胃镜分期的关系.结果 在3种色彩模式下,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的舌色的R/(R+G+B)、S、a值高于非活动期(P<0.05),L值小于非活动期(P<0.05),非活动期苔色的R+G+B值大于活动期(P<0.05).以上结果提示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患者较非活动期患者舌色红,而苔色则是非活动期患者的更接近白色.结论 从量化的角度初步反映了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的舌象色度的规律,为间接判断溃疡进程和中医舌诊辩证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病人血清PGI的含量变化,及其在溃疡活动期时的变化。方法运用ELISA法测定114例正常人,8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44例胃溃疡病人,包括80例活动期病人,46例愈合期病人血清PGI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性溃疡病人血清PGI的含量明显升高,十二指肠溃疡病人PGI的含量高于胃溃疡病人。溃疡活动期病人血清PGI的含量明显高于溃疡愈合期病人。结论血清PGI的含量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对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及愈合期的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各项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辨证分型的规律。方法:选择1995—2007年于本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胃溃疡5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70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临床辨证分型、胃镜结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肝胃郁热型发生率最高占50%,舌质红苔黄发生频率为79%,对于肝胃郁热证型的诊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胃脘灼痛、口干、口苦、泛酸发生的频度亦较高,对于肝胃郁热证型的诊断亦具有指导意义。结论:肝胃郁热是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主要病机和证型。  相似文献   

4.
5025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7个医院20年来(1959~1978)经手术和/或X线钡餐检查、纤维胄镜或尸检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5025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0.90%,占内、外科住院总人数的1.59%。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414例(67.94%),胃溃疡1267例(25.21%),两者之比为2.69:1,其余335例为复合溃疡,8例为复发溃疡,1例为其他部位溃疡。有并发症者占消化性溃疡病总数的77.13%。后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0.49%)比前十年病死率(0.99%)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病情活动期和缓解期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活动期心脏病变患病率为75.9%。这些心脏病变呈可逆性,特别在疾病的初期与病程呈负相关。活动期心脏病变者,有70.6%病情稳定定期可恢复正常,其中病程在1年以内者,93.5%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为消化性溃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愈后随访,时间1~2年,平均1.4年。探讨季节、饮食、吸烟、饮酒、精神、药物、维持治疗等因素与溃疡复发的关系。结果 1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访中复发108例,复发率72.97%;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季节、饮食、吸烟、饮酒、精神、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是一种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翠 《吉林医学》2012,33(16):3571-357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非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护理的应用价值,同时探讨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对40例非活动期消化性溃疡进行以祛除和防止幽门螺旋杆菌(HP)为重点的综合护理,观察对非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治愈率为95%,复发率5%。结论:根除和防止HP传播并辅以中西医结合用药是治愈和降低非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重要治疗措施,良好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构成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2030例济南及其周边地区的甲状腺疾病,统计各甲状腺疾病的总构成比,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构成比,分析年龄、性别对构成比的影响。将全组分为1987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和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两组,作组间构成比变化的比较,同时分析年龄、性别对构成比变化的影响。结果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比:结节性甲状腺肿44.93%,甲状腺腺瘤24.83%,甲状腺癌18.03%,甲状腺功能亢进4.98%,甲状腺炎3.54%,甲状腺囊肿3.60%,该构成与年龄、性别有关(P〈0.0001)。除甲状腺炎前后10年构成比无变化外,其他各病间均有明显变化(P〈0.0001)。这些变化大体上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结论甲状腺疾病构成比发生了变化,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明显升高,甲状腺腺瘤明显下降,认识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与为525±132.9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322±37.6pg/ml),P〈0.001。并发现血浆胃动素水平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关系密切,与年龄,性别,消化性溃疡病变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40例进行治疗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7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患满意度,实验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升病患的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门诊和住院5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5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病以黑便或呕血为首发症状者24例(54.8%),胃溃疡30例(53.6%),高于青年组(P<0.05),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有药物因素、季节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结论:加强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有药物因素、季节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结论:加强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清PGⅠ的含量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探讨血清PGⅠ作为溃疡活动期与愈合期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90例正常人,52例胃溃疡病人,包括32例活动期病人,20例愈合期病人,8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包括57例活动期病人,25例愈合期病人血清PGⅠ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性溃疡病人血清PGⅠ的含量明显升高,溃疡愈合期病人血清PGⅠ的含量明显低于溃疡活动期。结论 血清PGⅠ含量变化对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及愈合期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季节变化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2年内收入院的625例脑卒中(脑出血167例与脑梗塞458例)患进行观察,并按季节分配成4部分,计算各自的构成比。结果 冬季脑出血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夏季,而脑梗塞则以夏季为高(P<0.05)。结论冬季以出血性脑卒中患居多,夏季以缺血性脑卒中多见,做好季节性预防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徽省芜湖市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一定的流行病学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013年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检测出致病菌的103例肺炎患儿中,MPP 77例(占74.76%),不同性别支原体构成为男45例(77.6%),女32例(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季节的支原体构成比分别为春季53.1%、夏季81.3%、秋季94.7%、冬季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年龄段支原体构成比比较:3岁以内74.1%,4~6岁79.2%,7~9岁87.5%,10岁以上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秋冬季是本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小儿支原体肺炎构成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活动期膝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48例RA(病程1~8年)患者与26例健康人分别做超声检查,分析两组膝关节超声图像,比较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深度及血流情况。结果:RA组患者滑膜厚度、积液深度较对照组增多(P0.01),RA组滑膜血流较对照组增多(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RA活动期膝关节病变,可作为临床诊断RA活动期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子解恒磨牙干髓术失败的原因构成及其因素。方法:对317例恒磨牙后牙折、残髓炎和根尖周病变作统计分析。结果:在恒磨牙干髓术失败的病变中,牙折、根尖周病变和残髓炎的构成比分别是47.95%、30.91%和21.14%。男女两性三种病变患者构成比的差别有显著性(P〈0.025);三种病变患者构成比的判别在不同年龄组、不同牙位、偿同术后时间都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牙折是恒睡干髓术投篮了  相似文献   

19.
李静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37-138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及应用,调查我院妇科门诊子宫颈病变就诊患者的疾病构成比。方法对115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评价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疾病构成比。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子宫颈病变的敏感件89.0%,特异性55.6%,符合率72.6%,阳性预测值79.3%,宫颈病变阴道镜检查疾病构成比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占56.0%,子宫颈癌占3.1%。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在就诊患者中CIN的疾病构成比很高,因此要积极对就诊患者进行规范的子宫颈癌防癌筛查,以防CIN和子宫颈癌漏诊。  相似文献   

20.
用比色法测定消化性溃疡患者活动期和治愈期血浆中一氧化氮 (NO)水平。结果活动期 ( 4 .0 2± 1.96) μmol/L ,治愈期 ( 6.5 1± 2 .98) μmol/L ,与正常对照组 ( 6.93± 2 .2 3 ) μmol/L比较 ,活动期差异有显著性 ,治愈期无差异。提示 :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浓度降低可作为消化性溃疡活动的辅助观察指标 ,血浆中NO浓度可反应溃疡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