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MEBO治疗耳烧伤42例,各度烧伤平均痊愈时间分别为7.0±1.5,15.5±2.25,29.5±2.25。并与庆大霉素等治疗40例进行了对照(9.5±1.75,19.0±250,35.5±3.75)。湿润烧伤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疤痕形成率及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避免了耳廓畸形,有消肿止痛快,促进耳烧伤创面意合,无毒副作用,使用简便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青海和上海是胃癌高发区。青海局限型胃癌41.0%,其中高分化癌占44.3%,上海局限型胃癌92.8%,高分化癌占45.1%;浸润型生长的胃癌青海为58.9%,其中低分化癌占54.6%;上海浸润型胃癌7.1%,其中低分化癌占43.6%,青海和上海胃癌的大体类型有显著差异(P<0.005)。胃癌侵犯胃壁深度与全国资料比较,青海胃癌在浅深肌层者51.9%,显著高于全国资料8.5%(P<0.005),浆膜/进浆膜层癌全国资料为90.8%,青海为48.1%,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青海370例进展期胃癌第一站淋巴结转移卒72.1%,器官扩散大网膜为28.6%,肝25.1%,结肠15.4%,胰腺14.1%,十二指肠7.5%。全国资料第一站淋巴结转移74.4%,大网膜转移27.5%,肝38.1%,胰腺18.1%,十二指肠10.8%,淋巴转移和器官扩散均高于青海。  相似文献   

3.
摄影千伏与影像对比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目前X线影像对比度以定性为主,通过千伏与对比度关系的探讨,提出对比度应有一个量的概念。材料与方法70,90,120千伏对聚酰胺体模曝光后产生的对比度进行比较与测试。结果当物体厚度差为2.90%和16.3g%,在70,90,129KV照射后产生影像对比度分别为2.40%,3.49%,1.66%和13.47%,13.47%,10.60%。结论1.输出对比度始终小于输入厚度差。2.千伏增高,对比度降低。3.体模密度达到1.1±10%时,影像对比度<4.0%以下影像细节较难分辨。  相似文献   

4.
患者,26岁,孕2产0,因停经50天,下腹痛14h于2005年11月19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9月底。停经后有早孕反应,无阴道流血,入院14h前无诱因下腹持续坠痛,B超示子宫6.4cm×6.8cm×5.5cm.宫内孕囊2.8cm×2.2cm×1.9cm,囊内胚芽0.6cm,可见胎心搏动,双附件观察不满意,盆腔内见厚2.2cm液性暗区,WBC11.0×10^7L,Hb125g/L,GRN86.5%,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宫颈举痛.子宫水平位,压痛明显,子宫大小因查体不合作触诊不满意,双附件区明显压痛,以右侧明显。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致死性侏儒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26岁,孕26^ 周。妇科查体:宫高脐上一指,腹围81.0cm,胎心博动规律。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6.8cm,头围23.0cm.腹围18.3cm,脊柱排列规整.胎心146次/分.搏动规律。胎儿肱骨长1.6cm.桡骨长1.3cm.股骨长2.0cm,胫骨长1.5cm,四肢骨均粗短而弯曲(图1,2),超声诊断:①单胎妊娠(Lop);②胎儿畸形:致死性侏儒。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患者,男,13岁。1个月前始感头痛,时轻时重。体温37.3~37.8℃,无盗汗。近来常有恶心、呕吐。曾在外院经一般治疗无效转来本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有结核接触史。体检:神志清楚,体温37.1℃,脉搏90/min,血压12.0/7.2kPa,心肺未见异常。颈中度僵硬,克氏征阳性,巴彬斯基征明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6×109/L,中性0.65,淋巴0.20,嗜酸性0.15,血沉26mm/h;血培养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脑脊液检查:压力,微混浊,潘氏试验(抖),白细胞1.5×109/L,中性0.15,淋巴0.36,嗜酸性0.49,细菌培养阴性。胸…  相似文献   

7.
梅干腹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2个月。以咳嗽8天.腹泻2天为主诉入院。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无家族史。体检:腹软,腹部向两侧膨出.腹部皮肤发皱呈于果样,腹壁松弛(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4×10^9/L.L0.758.N0.184.尿常规(-),粪常规少许黏液.,血生化ALT29U/L,AST31U/L.LDH210U/L,BUN1.4mmol/L,CREA29μ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EORTC-QLQ-C30(V3.0)中文版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量表,问卷式调查评估微创胸腹腔置管引流术并腔内灌注甘露聚糖肽治疗方法对晚期恶性胸腹腔水(MPPE)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03年10月~2008年2月间,应用EORTC-QLQ-C30(V3.0)量表对69例接受该方法治疗的MPPE癌症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调查研究和评估。人组患者机体机能状况差,中位KPS评分40分,问卷式调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结果治疗后患者EORTC-QLQ-C30(V3.0)核心量表15项领域功能子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标准分(SS)均有明显的提高,分别由21.11±7.74,41.17±13.98,23.56±19.42提高到42.94±29.56,50.00±18.18,64.11±12.01(P〈0.01,P〈0.05,P〈0.01),差值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改善率分别为71.01%,50.73%和72.46%。症状子量表和单项项目中,除便秘、腹泻单项SS治疗前后没有明显改变外,乏力、恶心/恶吐、疼痛、气短、失眠、食欲减弱SS均明显降低(P〈0.05~P〈0.01),改善率分别为69.57%,39.13%,68.12%,88.41%,47.83%和37.68%。经济困难者SS则明显升高(P〈0.05),改善率仅为2.90%。胸腹水控制有23例CR(33.33%),37例PR(53.62%),6例NC(8.70%),3例PC(4-35%),总有效率为86.96%(60/69)。KPS评分由44.90±13.17提高到64.11±12.01(P〈0.01),改善率为78.26%。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胸腹腔置管引流联合甘露聚糖肽腔内灌注治疗晚期MPPE,可以明显改善和提高MPPE患者的QOL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8位低海拔地区的藏族(T)和8位低海拔地区的尼泊尔人(N)通过股外间肌的活检.进行了肌肉超微结构和生物化学之间的比较,以及二组受试者对运动的反映。T血红蛋白低于N,(119士3VS,131士Zg/L,PMO.05),但两组间每公斤体重峰氧耗量是相同的(37.9士22(T)VS,40.1土1.36ml·min-‘·kg’(N》。最大运动后两组间血乳酸也无差异(11.4士0.5(T)VS,11.3士0.6mM(N》。T和N之间肌纤维类型的分布也是相似的,I,58.6土3.4(N)VS,57.0土3.4%(T),la型24.且士3.SVS,27.1士1.6%,fo17.4士1.4VS,1…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78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半个月入院。体检:左侧甲状腺区可触及大小约为6.5cm×5.5cm肿块.质偏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无明显震颤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T31.3ng/ml,T4100.43ng/ml,RT347.63ng/dl.TSH6.06mU/L.FT33.05pmol/L.FT4 18.19pmol/L.TG-AB 83.00%,TM-AB 43.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健康成人脑内主要连合、联合纤维进行分析,为脑功能研究提供活体神经纤维束的功能解剖学依据。方法健康成人20名,利用西门子Trio 2003 T-3T及工作站,选择弓状束、下纵束、胼胝体、内囊后肢、外囊、额枕束等进行纤维束追踪分析。结果正常成人外囊纤维束左侧平均308束,右侧平均307束(t=0.138,P〉0.05);额枕束纤维束左侧平均115束,右侧平均110束(t=1.174,P〉0.05)。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外囊左侧平均为0.361,右侧平均0.362(t=-0.184,P〉0.05);额枕束左侧平均0.352,右侧平均0.351(t=-0.816,P〉0.05)。内囊后肢纤维束左侧平均249束,右侧平均257束(t=-0.818,P〉0.05);弓状束左侧平均198束,右侧平均204束(t=-0.465,P〉0.05)。部分FA内囊后肢左侧平均0.450,右侧平均0.444(t=2.771,P〈0.01);弓状束左侧0.386,右侧0.375(t=1.912,P〈0.05)。下纵束纤维束左侧平均138束,右侧平均116束(t=1.739,P〈0.05);部分FA左侧平均0.377,右侧平均0.359(t=2.606,P〈0.01)。半球内下部额、颞、顶和枕叶4个脑叶之间有联合纤维束,左侧平均126束,右侧平均133束(t=-0.791,P〉0.05);部分FA左侧平均0.369,右侧平均0.370(t=-0.178,P〉0.05)。结论脑内主要连合、联合纤维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大脑半球内除传统解剖学公认的联合纤维束外,还有联系四脑叶间的纤维束。  相似文献   

12.
发热1.多饮凉开水。2.用冰块或湿毛巾敷于额部、枕部、颈双侧、腋下或腹股沟部,也可用酒精擦背、手心、脚心。3.用冷盐水灌肠,加快散热。4.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均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出血1.对于伤口大出血,用包扎带或其他干净布包扎伤口上方,可压迫止血,并能防止感染。2.立即吞服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可加速凝血,从而减少出血。3.若出现咯、吐血、呼吸困难,则要吸氧,设法吸出血块,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4.因失血过多出现虚脱时,应立即服独参汤或参附汤,或口服麝香0.2克。5.将小蓟、大蓟鲜草挤成糊状,…  相似文献   

13.
正常成人脑结构年龄相关性变化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U定量测定正常成人脑的各向异性及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的变化,以反映脑显微结构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方法对106例正常成人行DTI,测定脑不同解剖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lanisotropy,FA)、1-容积比(1-volumeratio,1-VR)、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和DCavg,分别对各参数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且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胼胝体膝部(FA:r=-0.491,P=0.000;1-VR:r=-0.508,P=0.000,RA:r=-0.494,P=0.000;DCavg:r=0.263,P=0.006)、压部(FA:r=-0.569,P=0.000;1-VR:r=-0.531,P=0.000;RA:r=-0.535,P=0.000;DCavg:r=0.475,P=0.000)、半卵圆中心(FA:r=-0.562,P=0.000;1-VR:r=-0.588,P=0.000;RA:r=-0.561,P=0.000;DCavg:r=0.337,P=0.000)、丘脑(FA:r=-0.210,P=0.031;1-VR:r=-0.203,P=0.036:RA:r=-0.213,P=0.028;DCavg:r=0.354,P=0.000)等的FA、1-VR、RA与年龄呈负相关,其DCavg与年龄呈显著性正相关。而豆状核的FA、1-VR、RA及DCavg(FA:r=0.287,P=0.005;1-VR:r=0.290,P=0.003;RA:r=0.283,P=0.003;DCavg:r=0.325,P=0.001)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DTI可无创性反映随年龄的增长脑的显微结构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骨髓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检测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构成的变化,判定其骨髓浸润程度,以减少血液病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穿刺活检的次数。方法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动态增强MPJ(DCE-MR)及髂嵴穿刺活检,测定骨髓灌注的最大强化率(PER),最大强化斜率值(Slopemax),峰值时间(TTP),平均时间(MT),以及骨髓活检分析细胞构成、肿瘤分数(TF)。结果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的PER、Slopemax、TTP、MT的中位值分别为0.27、0.21s^-1。、79.08s、84.43s。不同细胞构成(低、正常、高)骨髓的灌注特征性变量的中位数值分别为PER(0.29、0.24、1.15)、Slopemax(0.20s^-1、0.21s^-1、1.28s^-1)、TTP(96.67s、83.49s、25.52s)、MT(77.52s,86.25s,84.34s)。肿瘤浸润组首次灌注值(PER0.32,Slopemax0.28s。)高于肿瘤缓解组,(PER0.20,Slopemax0.20s^-1),而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68.66s)低于缓解组(TTP85.85s)。肿瘤浸润组与缓解组骨髓的P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Slopewmax、TTP、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R(r=0.564,P=0.003)、Slopemax(r=0.478,P=0.016)、MT(r=0.186,P>0.05)与骨髓细胞构成状态(低、正常、高)呈正相关,而TTP(r=-0.222)与骨髓细胞构成状态呈负相关。PER(r=0.561,P=0.004)、Slopemax(r=0.318,P=0.121)、MT(r=0.207,P>0.05)与TF呈正相关,而TTP(r=-0.305,P>O.05)与TF呈负相关。结论动态增强MR成像能够监测恶性血液病骨髓肿瘤细胞浸润和细胞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X线摄影与屏-片成像系统的ROC曲线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屏-片系统的ROC曲线特性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方法在中速屏.片系统特性曲线与CR系统总特性曲线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获得CR系统和中速屏.片系统ROC实验标准体模影像,然后变化后处理参数旋转量(GA)、密度变换(GS)、频率增强(RN)和频率等级(RE),分别获得CR系统照片。请临床医师用5值判别法识别所有影像信号,并对结果进行ROC解析。结果(1)获得CR系统和中速屏-片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87556和0.93958,屏.片系统明显优于CR系统(t=2.526,P=0.0355)。(2)层次调节结果:①其他参数不变,调节GA=0.6、1.0,2.0、3.0、4.0时,CR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Az分别为0.80024、0.87556、0.88184、0.88928和0.85944,调节GA,CR系统的ROC曲线下Az有所变换,但并不能达到或接近中速屏片系统。②其他参数不变,调节GS=0.3、0.4、0.5、0.6、0.7、0.8时,CR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Az分别为0.77254、0.87556、0.92720、0.93356、0.94266和0.93512,调节GS,CR系统的ROC曲线下Az变换明显,可以达到或超过中速屏-片系统。(3)空间频率调节结果:①其他参数不变,调节RE=0.5、5.0、10.0、15.0时,CR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Az分别为0.87556、0.92524、0.94084和0.94148,调节RE,CR系统的ROC曲线下Az可以达到或超过中速屏一片系统。②先调节RE=10,其他参数不变,调节RN=0、3、5、8时,CR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Az分别为0.91438、0.94084、0.89518和0.86030,调节RN,CR系统的ROC曲线下Az可以达到或超过中速屏.片系统。结论(1)在CR系统总特性曲线与中速屏-片系统特性曲线一致并使用同样摄影条件时,CR系统影像上信息量明显小于中速屏-片系统。(2)只有恰当地选择CR的后处理参数获得的信息量才能超过屏-片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陆航直升机大队飞行参谋。1996年11月来我院健康疗养。大体检血常规发现:红细胞2.7×1012/L,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4.0×109/L,中性分叶0.60,淋巴细胞0.36,单核细胞0.02,嗜酸性粒细胞0....  相似文献   

17.
患男,25岁.入院前半小时因食用油炸蚕蛹数颗,10分钟后感腹痛,恶心.呕吐.全身皮肤瘙痒,起风疹团块.继而头昏.太汗,晕倒在地,由家人发现于1999年4月16日入院。入院体检:急性重病容,血压0.脉搏细速,120次/分.大汗淋漓、烦躁。全身皮肤可见大量荨麻疹,色红,压之褪色。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的干湿罗音。心界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癌辅助化疗前后18^F-FDG、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显像的变化,探讨其在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8例经细针穿刺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在化疗前、后分别行18^F-FDG、99^Tc^m-HL91显像,根据显像结果计算病灶ROI/对侧正常乳腺组织ROI(T/N)放射性计数比值。化疗结束以WHO制定的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观察化疗前后病理学改变。结果辅助化疗总有效率(RR)为71.4%(20/28),有效组20例,无效组8例;病理改变可见退化变性期(Ⅰ期)、肉芽肿期(Ⅱ期)、纤维化期(Ⅲ期)。治疗前病灶摄取18^F-FDG、99^Tc^m-HL91 T/N值分别为2.98±1.09,2.55±0.80(t=2.312,P=0.026),有效和无效组分别为3.03±1.23,3.09±1.39(t=1.314,P=0.108)和253±0.76,2.63±0.97(t=1.597,P=0.875);T/N值分布18^F-FDG为1.68~6.49(中位值2.73),99^Tc^m-HL91为1.46—5.01(中位值2.39),两者间呈直线相关(r=0.743,P=0.024)。治疗后28例18^F-FDG T/N值有所下降,为2.40±0.79(t=1.932,P=0.031);有效和无效组分别为2.28±0.81,2.93±0.76(t=2.462,P=0.015),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2,P=0.012),且与治疗前呈直线相关(r=0.673,P=0.035),而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2,P=0.324)。99^Tc^m-HL91 T/N值下降的病例中4例为无效,5例为有效,其余为升高;有效和无效组分别为2.59±0.71,2.61±0.99(t=1.472,P=0.096),与治疗前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68和1.341,P值为0.127和0.878)。结论18^F-FDG显像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945例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采集病史、体检和化验等,对945例脑卒中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死率、发病季节及原发病史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945例脑卒中患者中男635例,女310例,性别构成比为2.05:1,各年龄组发病率为青年组0.85%,中年组31.05%,老年组68.1%;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生率分别为71.01%、4.76%、9.1%、1.05%;脑梗塞505例,首次发病病死率5.3%,再次发病病死率11.57%,脑出血440例,首次发病病死率35.3%,再次发病病死率40%;各季节发病率为春季30.58%,夏季18.94%,秋季18.6%,冬季30.79%。结论: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出血的病死率显著高于脑梗塞(P<0.01),冬春季发病高于其它季节。故建议对此病应做到早防、早发现、早治疗,采取多种综合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6岁,因左上腹包块伴疼痛一月余就诊。体检:体温37.2℃,左上腹稍饱满,压痛明显,可扪及一10cmX7cm包块,质硬,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5X109/L,中性81.5%,淋巴18.5%,血红蛋白1329/L,血小板40.2X10’/L,血沉105mm/h。B超检查:采用AlokaSSp—650凸阵实时超声显围1脾脏增大18.scmX7.Zcm,内探及两个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像仪,探头频率3.SMHz。显示:肝胆正常、门静脉主干宽1.3cm,内探及0.scmX6.scm实性低回声物,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未见异常。脾脏增大约18.scmX7.Zcm,向有达腹中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