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青木香和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市售青木香、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和相关研究。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用AlltechC18色谱柱 (4.6mm× 250mm ,5 μm) ,甲醇 水 醋酸 (68∶32∶1)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柱温为 35℃ ,紫外检测波长为 390nm。结果 :马兜铃酸A在 0.119~ 1.89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1.8% ,RSD为 2.09%。不同产地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916 9~ 1.907 6mg·g-1,其中以河北安国产青木香的含量较高 (1.90 76mg·g-1) ;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 35 1g·g-1,其中以吉林市售品含量较高。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来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以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最高 ,青木香中的含量约为关木通中的含量的 1/3,细辛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青木香和冠心苏合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葆萍  张兰桐  袁志芳  刘伟娜  刘红菊 《中草药》2005,36(11):1671-1674
目的研究青木香及复方制剂冠心苏合胶囊中马兜铃酸A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及小鼠在ig给予含相同量马兜铃酸A的青木香和冠心苏合胶囊后,马兜铃酸A的吸收、分布规律的差异。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血浆中马兜铃酸A的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2∶27∶1),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15nm,柱温为20℃。结果药动学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分别ig给予青木香和冠心苏合胶囊(相当于2.5mg/kg马兜铃酸A)后,其体内的药动学房室模型均符合一室模型,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t1/2ke,tmax、AUC、Cmax分别为5.103min、43.63min、17.89min、80.45(μg·min)/mL、0.9168μg/mL;冠心苏合胶囊中相应的参数分别为5.294min、43.50min、18.32min、33.08(μg·min)/mL、0.3818μg/mL。结论小鼠给予含马兜铃酸A相同剂量的青木香和冠心苏合胶囊后,冠心苏合胶囊中马兜铃酸A的Cmax明显低于青木香中的Cmax,说明复方配伍作用可减少马兜铃酸A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华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钧  李伟  魏峰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0):1579-1580
 目的测定华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39:6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17nm,分别测定20个华细辛样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回收率为98.9%,RSD为2.1%,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40x+0.267, 在5.2~68n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华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在6.8~45.4μg·g-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的检查方法,以了解市场上是否存在关木通替代替木通使用或者混用的问题,更好地保障本品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 (2.1 × 50 mm,1.8 μm)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含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母离子m/z 359.0,子离子m/z 298.0(定量),m/z 296.0(定性),建立了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的HPLC-MSn检测方法,同时对9家企业51批次龙胆泻肝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51批次龙胆泻肝丸样品中有2批检出马兜铃酸I成分,涉及1家生产企业,检测结果分别为0.66 μg?g-1、2.13 μg?g-1;其余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I。结论 研究建立的HPLC-MS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的检测分析;同时,检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木通混入关木通的现象,鉴于马兜铃酸I对人体的危害性,已申请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追风透骨丸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Ⅲ和马兜铃内酰胺Ⅰ的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1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用外标法测定。结果 4个成分在2~25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在20 ng·mL–1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2%、75.7%、112.0%、105.4%,RSD为2.8%~6.1%,方法定量限为0.002~0.100 μg·g–1。7批样品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Ⅲ,马兜铃酸Ⅰ检出量为0.09~0.41 μg·g–1,马兜铃内酰胺Ⅰ检出量为0.62~1.30 μg·g–1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为追风透骨丸中马兜铃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朱砂莲块根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定性与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朱砂莲块根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检测条件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 min,10%B;1~9 min,10%~30%B;9~11 min,30%~50%B;11~15 min,50%~90%B),流速0.45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50 nm;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同时,建立了21批朱砂莲样品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测定了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朱砂莲样品中5个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 结合文献信息和质谱数据,一共鉴定了朱砂莲中17个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包括8个马兜铃酸,7个马兜铃内酰胺和2个4,5-二羰基阿朴菲类生物碱。UPLC指纹图谱中指认了10个共有峰,分别为朱砂莲苷,马兜铃内酰胺Ⅰa-N-β-D-葡萄糖苷,马兜铃酸Ⅳa-O-β-D-葡萄糖苷,马兜铃内酰胺Ⅲa-N-β-D-葡萄糖苷,马兜铃内酰胺Ⅰ-N-β-D-葡萄糖苷,马兜铃酸C,马兜铃酸D,马兜铃酸Ⅱ,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马兜铃酸Ⅰ,Ⅱ,C,D及马兜铃内酰胺Ⅰ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0%,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7.06%~101.84%(RSD<3.0%)。21批朱砂莲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C,马兜铃酸D,马兜铃内酰胺Ⅰ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938 6~3.567 5,1.377 6~3.688 1,0.056 3~0.527 7,0.108 8~0.305 5,0.021 0~0.081 7 mg·g-1结论 朱砂莲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马兜铃酸Ⅰ和Ⅱ的含量要高于其他马兜铃酸类成分。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为朱砂莲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测定秦巴山区产细辛Aristolochia sieboldii Miq.和汉中防己A.heterophylla Hemsl.两种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ODS (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乙酸(47:17:36);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15 nm.结果 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为74.1 μg/g,汉中防己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为2.14 mg/g.结论 汉中防己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是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30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AⅡ、马兜铃内酰胺FⅠ和马兜铃内酰胺BⅡ 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方法 选用Agilent SB-C18柱(50 mm × 2.1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多反应监测模式,建立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UPLC-MS/MS,在方法学验证的基础上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运用SPSS 26.0和SIMCA 14.1进行差异性、聚类、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83.77%~105.61%,RSD为1.14%~11.46%。14批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AⅡ、马兜铃内酰胺FⅠ和马兜铃内酰胺B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57~19.538、1.418~15.971、2.893~70.131 μg·g–1。差异性分析表明,3个成分的含量与鱼腥草的产地、野生或种植无关。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成分的含量成正相关。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中马兜铃酸III、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的HPLC方法。方法马兜铃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合大鼠口服马兜铃酸I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I的限量,确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的限量。结果马兜铃酸Ⅲ、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分别在0.34~31.90、0.32~30.20、0.12~28.10和0.21~41.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或马兜铃总酸的限量为0.000 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的限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北细辛全草及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及其急性毒性。方法: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 enex C18(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63:36:1),检测波长为390nm,流速1.0mL/m in,柱温35℃;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法。结果:HPLC法测定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线性范围为20.2~121.2ng,北细辛全草及细辛根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8.1%;北细辛全草及根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40μg/g和45.80μg/g;北细辛全草及根1g/mL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给药,LD50不能测出,耐受量大于40g/kg。结论: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北细辛全草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高于细辛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小鼠对北细辛全草和细辛根的水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耐受倍数相当于药典规定的临床剂量的800倍,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五味渣驯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没食子酸、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制剂中主要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没食子酸、马兜铃酸A进行定量分析.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甲醇-0.4%磷酸(30∶70)、甲醇-0.2%磷酸(7∶93)、甲醇-0.05%冰醋酸(79∶2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403,273,390 nm.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没食子酸、马兜铃酸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6 ~1.740 μg(r=0.999 97),0.067~0.673 μg(r =0.999 95).0.024~0.247 μg(r =0.999 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2% (RSD 2.15%),100.01%( RSD 2.03%),96.83% (RSD 1.74%).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2.
测定天王补心丸和归脾丸中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含远志中成药中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 C18色谱柱 (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 0.05%磷酸溶液(65∶35),检测波长202 nm,流速1.0 mL·min-1。结果:细叶远志皂苷的理论塔板数为2 500。回归方程Y = 5.239 ×106 X-6.247×105r2 = 0.999 4),线性范围10~500 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7.5% (RSD均小于3.0%),最低检出浓度为5.50 μg·mL-1。结论:检测含远志中成药中细叶远志皂 苷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含远志的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静  武营雪  戴忠  康帅  马双成  刘阳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9):1679-1684
目的 建立天仙藤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以多反应监测模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天仙藤中马兜铃内酰胺AⅡ(ALAⅡ)、马兜铃酸Ⅳa(AAⅣa)、马兜铃内酰胺FⅠ(ALFⅠ)、马兜铃内酰胺Ⅰ(ALⅠ)和马兜铃酸Ⅰ(AAⅠ)共5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结果 ALAⅡ、AAⅣa、ALFⅠ、ALⅠ和AAⅠ分别在1.12~22.34、258.60~10 344.10、0.98~19.52、11.64~232.85、90.70~2 267.41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 4.53%)、105.2%(RSD 4.83%)、102.6%(RSD 8.54%)、104.6%(RSD 3.64%)、114.6%(RSD 3.50%)。一共9批样品,其中有4批均检出上述5种马兜铃酸类成分;4批样品均检出除ALFⅠ外的其余4种马兜铃酸类成分;1批样品未检出AAI,检出其余4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结论 上述建立的同时测定2种马兜铃酸和3种马兜铃内酰胺成分的液质联用方法经验证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RP-HPLC测定白土茯苓中甲基氧化偶氮甲醇樱草糖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蕾  陈晓辉  毕开顺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900-1902
目的:建立白土茯苓中甲基氧化偶氮甲醇樱草糖苷的RP-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entury C18 AQ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水(4∶9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35 ℃。结果:甲基氧化偶氮甲醇樱草糖苷在19.12~382.4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方法回收率为99.5%,RSD为2.1%(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白土茯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云南民间常用药大叶紫珠中桦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3∶37)为流动相,205nm为检测波长。结果:大叶紫珠中桦木酸与其他成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考察3个不同来源的大叶紫珠叶中桦木酸的含量,不同来源桦木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云南大叶紫珠叶中桦木酸含量最高。测定线性范围为0.0166~0.332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结论:该法便捷、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德新  李天傲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883-1885
目的:建立对蛇床子药材中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进行同时测定的RP-HPLC法。方法: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5,325 nm;柱温为40 ℃。结果: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 μg·mL-1(r=0.999 9),1~20 μg·mL-1(r=0.999 9),1~20 μg·mL-1(r=0.999 8),100~1 200 μg·mL-1(r=0.999 7),100~2 000 μg·mL-1(r=0.999 9),回收率均大于9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地黄中麦角甾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地黄和熟地黄中麦角甾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乙腈-0.1%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麦角甾苷在10~500μg.mL-1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 3.7%。结论:本法可作为地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心迪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心迪软胶囊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在同一薄层板上进行定性鉴别:硅胶G板,以氯仿-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进行展开;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心迪软胶囊中的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同时进行含量测定: DiamonsilTM(钻石) C18(4.6 mm×250 mm,5 μm),乙腈-水-磷酸(30∶70∶0.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柱温40 ℃。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可同时鉴别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3种黄酮苷元。槲皮素在0.412~1.648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 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0.9%(n=6);山柰素在0.021~0.083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9%,RSD为2.0%(n=6);异鼠李素在0.183~0.7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1.6%(n=6)。结论:所建立的心迪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