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GC测定莪术残油中莪术醇、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姝畅  孙艳涛  李想  张振秋 《中成药》2010,32(9):1634-1635
目的:建立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残油中莪术醇、吉马酮和莪术二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0.32 mm×30 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50 ℃,氢火焰检测器(FID)280 ℃,进样量4μL,不分流进样,柱流量1 mL/min;程序升温:柱初始温度为100℃,以4℃/min升至140 ℃,以13 ℃/min升至170 ℃,保持8 min,以5℃/min升至200 ℃;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结果:莪术醇进样量在0.549 0~2.745μg内与峰面积比值(莪术醇/水杨酸甲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421 2X-0.076 6,r=0.999 7,平均回收率99.0%(RSD为1.0%);吉马酮进样量在0.1145~0.572 5μg内与峰面积比值(吉马酮/水杨酸甲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209 5X-0.014 1,r=0.999 3,平均回收率100.3%(RSD为1.4%);莪术二酮进样量在0.2715~1.357 5 μg内与峰面积比值(莪术二酮/水杨酸甲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250 8X-0.028 1,r=0.999 5,平均回收率99.2%(RSD为2.2%).结论:不同批号的莪术残油中3种成分的含最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方法,HP-5(0.32 mm×30 m,0.25μ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检测器(FID)250℃,不分流,柱流量1.0 mL.min-1;程序升温:初始60℃,保持4 min,以3℃.min-1升至210℃。结果:莪术醇在40.0~2 00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高,低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1%(RSD 2.52%),96.46%(RSD 2.8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样品处理较简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抗流感滴丸中新莪术二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采用ZB-WAX毛细管柱(30 m×0.25mm×0.25μm),固定为聚乙二醇,涂布浓度为10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280℃。结果:新莪术二酮线性范围为0.605~3.025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7%,RSD 1.67%(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于抗流感滴丸中新莪术二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莪术中β-榄香烯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莪术中β-税香烯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品种莪术中β-榄香烯的含量.方法内标法,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采用HP-5(0.53mm×30m,2.65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00℃,5℃/min,升温至145℃,保留4min,再以10℃/min升温至200℃,结束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化室温度240℃,检测室温度为240℃.进样量为1μL.结果β-揽香烯进样量在21.45-57.20 ng内与峰面积比值(β-揽香烯/水杨酸甲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100.2%(RSD 0.33%,n=6).结论:气相色谱法可作为不同品种莪术中β-榄香烯的含量测定方法,蓬莪术、广莪术、温莪术中,温莪术中的β-榄香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莪术残油软膏剂中莪术醇、吉玛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漕法,色谱柱:菲罗门5μC18(4.6mm×150mm);流动相:乙腈-1%磷酸溶液:0—35min45:55,35—40min48—52,40—60min50:50;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莪术醇在0.5758—2.879mg/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1.7%,方法精密度(RSD)为1.4%(n=5);吉玛酮在2.014—10.07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5%,方法精密度(RSD)为1.8%(n=5)。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莪术残油软膏剂中莪术醇、吉玛酮含量的含量,为莪术残油软膏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莪术饮片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和β-榄香烯的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得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β-榄香烯分别在8~264、7~214、2~52、8~253 μg/mL时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8.0%、98.2%、97.3%,RSD分别为2.9%、1.5%、2.0%、2.7%.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作为不同产地莪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主产地莪术饮片中4种成分的量差异较大,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莪术残油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和吉马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5μm C18(4.6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3 nm,236nm;柱温35℃。结果:莪术二酮在0.1215~0.60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2.4%;莪术醇在0.5760~2.8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2.1%;吉马酮在2.014~10.0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2.3%。结论:不同批号的莪术残油中3种成分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1种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醋莪术饮片中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ODS2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5℃;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10μL。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测得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β-榄香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08 3~0.264 0,0.006 7~0.213 6,0.001 6~0.052 0,0.002 9~0.253 1 g.L-1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7%,97.96%,98.20%,97.27%,各自RSD分别为2.9%,1.5%,2.0%,2.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作为不同产地醋莪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浙江产醋温莪术饮片中的4种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莪术不同炮制品提取的挥发油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和β-榄香烯的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4种倍半萜类成分的量,Elite Hyper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VWD检测器;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4种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和RSD均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莪术药材中β-榄香烯的量较高,经炮制后其量显著下降,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在炮制过程中其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醋煮品各成分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灵敏,可作为莪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质量控制的方法;不同产地莪术饮片炮制品挥发油中这4种成分的量存在明显差异,经炮制后其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黄赵刚  李绍平  李俊  夏泉  张平 《中成药》2005,27(10):1141-1143
目的:建立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依利特Hypersil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水梯度洗脱:乙腈:0~3 min,45%;3~30 min,45%→65%;30~38 min,65%;38~45 min,65%→90%;45~55 min,90%→100%;55~65 min,100%.流速:1.0 mL·min-1,柱温:25.C,检测波长:214 nm.结果:莪术醇在0.26μg~6.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吉马酮在0.112 5μg~2.812 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00 0),两者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98.8%(n=5).结论:反相HPLC法能同时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妇平胶囊中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Diamonsil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60:40);柱温:35℃;流速:0.8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520nm。结果:莪术醇进样量在2.836~28.3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4.76%。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妇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为完善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优化蓬莪术炮制工艺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C-MS,以正十三烷为内标物,同时对蓬莪术挥发油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19091 S-433柱(0.25 μm×250 μm×30 m),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温度60℃,保持1 min,以5℃·min-1速率升温至110℃,保持5 min,以1℃·min-1速率升温至140℃,以5℃·min-速率升温至160℃,以10℃·min-速率升温至240℃,载气为氦气,流速1.0mL·min-1,进样量1 μL.质谱条件为EI源,轰击电压70 eV;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200℃,以选择离子检测(SIM)定量,选择m/z 85.1,93.1,121.1,107.1,180.1分别为正十三烷、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检测离子.蓬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全部检出,分离效果较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8.2%~101%.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地对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莪术饮片中=牛儿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250mm×4.6mm,5mm);以甲醇-水(67∶3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体积流量:1.0ml/min。结果:=牛儿酮在6.422μg.ml-1~205.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4%(RSD=1.4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莪术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莪术油中的莪术醇和β-榄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星  程岚  吕国军  赵姗  汪圣华  马小军 《中成药》2010,32(3):426-429
目的: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莪术油中莪术醇和β-榄香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PEG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分离,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检测,氮气为载气,采用程序升温法,即80℃保留7min,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140℃保留15min,气化室温度为210℃,检测温度:200℃,柱前压为0.27MPa,进样量为1μL,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莪术醇在0.2305~3.23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1%,β-榄香烯在0.2375~3.33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2.2%。结论:本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成分复杂的莪术油体系中莪术醇和β-榄香烯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不同产地莪术中吉马酮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莪术中吉马酮含量的方法,并检测广西不同产地桂莪术中吉马酮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柱(6.0 mmID×15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l ml/min,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吉马酮在5.825~582.5μg/ml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2),平均回收率为101.41%,RSD=2.82%(n=6)。结论福绵、港江、兴业3个产地吉马酮含量最高;不同产地桂莪术中吉马酮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醒脑静注射液中莪术二酮及吉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醒脑静注射液中莪术二酮和吉马酮进行含量测定.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0:40),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流速1.0 mL· min-1.结果:莪术二酮在0.072 9 ~1.98 μg(r =0.999 9),吉马酮在0.023 2~0.58 μg(r=0.999 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莪术二酮和吉马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7%,100.2%,RSD分别为2.73%,2.9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莪术醇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莪术油中提取莪术醇的方法,建立莪术醇含量分析的新方法。方法:以莪术油为原料,进行减压蒸馏,收集208—216℃的馏分经重结晶得到产品,将其和对照品作差示量热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对比分析确定莪术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ODS柱;以乙腈:水(15:8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以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结果:经差示扫描量热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分析鉴定提取的产物是莪术醇,高效液相分析其浓度在10—7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n=7);精密度试验RSD为0.92%(n=6);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76%,含量为98.9%,RSD=0.89%(n=3)。日内日间差异实验RSD均小于0.78%,表明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减压蒸馏法提取莪术醇的工艺流程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纯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莪术醇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GC法测定消炎止痒醑中薄荷脑的含量。方法采用CP-Sil 5 CB色谱柱(25m×0.32mm×0.4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柱温28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1min,再以12℃/min的速度升至280℃,保持3min);检测器温度300℃;分流进样,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结果薄荷脑进样量在50.8~609.6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0.87%(n=6)。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消炎止痒醑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主要活性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生、醋炙和醋煮莪术饮片中的挥发油,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40%~60%(A),30~40 min,60%~80%(A),40~60 min,80%~90%(A);进样量10μL;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与生品相比,莪术的醋煮品和醋炙品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莪术醋炙品高于醋煮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可用于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为莪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保妇康栓中莪术醇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玉生  汪小根  唐铁鑫 《中成药》2004,26(6):466-467
目的:介绍保妇康栓中莪术醇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保妇康中莪术醇的含量.结果:莪术醇、内标与其他干扰物分离良好,在0.1~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精密度、重现性、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均<3%.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制剂及其原料莪术油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