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青壮年断指再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收治的62例青壮年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汉密斯顿量表(HAMA)评分。结果对照组断指成活率为72.7%,与研究组(9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P〈0.05)。对照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4.2%,明显高于研究组的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青壮年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指端缺损患者58例,28例(观察组)采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30例(对照组)采用指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对两组患指皮瓣存活、外观、有无出现动静脉危象、创口愈合、感觉恢复时间、两点辨别觉、有无痛觉过敏或感觉麻木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皮瓣均存活,外观较理想,观察组皮瓣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皮瓣存活及创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均获得随访4~6月,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皮瓣的痛觉过敏或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问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血流符合生理,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是修复指端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前疼痛教育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行显微手术的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术前常规护理和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有效率、疼痛认知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及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认知情况及疼痛控制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有助于减轻手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帮助患者树立对疼痛的正确认知,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运用拇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51例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2例,两组手术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并调查两组病人对护患关系的满意度。运用χ2检验进行疗效、满意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拇指皮瓣愈合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的愈合,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接受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知识的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89%,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4.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预防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600例。根据就诊的住院号奇偶性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干预组804例、对照组796例。两组产妇围手术期均采用刮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护理10d内护理干预组产妇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9.39、6.80,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2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51,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房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n=42)、干预组(n=40)。对照组给予手足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首次临床观察在疼痛、肿胀、末梢血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态监护评定结果比较,除疼痛、肿胀、皮肤颜色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干预组在两点辨别觉、动脉搏动、SpO:和筋膜间隙压力方面观察,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创面愈合率、患者满意率均更有优势,住院天数减少(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早期发现患者辨别觉和末梢血运情况,有效降低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手足外科设立血循环观察护理小组的管理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9例手足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血循环观察护理小组设立前)患者273例,观察组(血循环观察护理小组设立后)患者31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在手足外科设立血循环观察护理小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骨一科住院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布洛芬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满意度评价。结果综合组术后3d疼痛评分为(2.53±0.64)分,对照组为(3.88±1.09)分,两组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综合组疼痛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Z=-2.215。P=0.027)。结论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浙江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脑出血显微术后神经外科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理论。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0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tb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经过10周护理干预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Batbel指数评分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82、7.908和8.117,P〈0.05或P〈0.01)。护理介入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结合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并能加速术后神经功能康复,较传统护理模式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韩微  夏义容 《海南医学》2014,(19):2958-296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康复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60.67%,对照组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干预组MBI评分为(70.21±7.15)分,对照组为(36.75±1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为(176.34±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66±7.6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42)和常规护理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常规护理组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21.06±4.31)、(16.72±3.87)分]均较干预前[(25.52±4.87)、(25.13±4.65)分]明显下降,Fugl-Meyer评分[(80.62±8.12)、(86.47±8.92)分]较干预前[(74.29±7.24)、(74.05±7.12)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可促进其脑功能的早期康复,改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四医院治疗的7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和治疗护理,护理干预组加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干预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6周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程度,并比较干预结束后随访1年内患者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 干预16周后,护理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89.19%)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70.27%)(x2=5.64,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27±16.47)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7.64±15.12)分(t=2.19,P<0.05);干预结束后随访1年,护理干预组再次住院率(35.1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4.86%) (x2=6.54,P< 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CHF患者临床效果,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护理满意度,并能减少患者再住院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手足外科病房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挑拨”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121放血。观察两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及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8.23±6.14)d,再次手术发生率为33.3%(17/51),感染和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12/51)和17.6%(9/5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76±4.59)d,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7.6%(9/51),感染和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7.8%(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11例,发生率为21.6%;再植指成活数35例,发生率为68.6%;患者满意度76.5%(39/51);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3例,发生率为5.9%;再植指成活数49例,发生率为96.1%;患者满意度94.1%(4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能够减少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和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天台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脑出血常规治疗,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时间均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症状和并发症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3.89±3.55)、(20.89±3.06)分和(18.25±3.05)、(15.73±2.85)分]较治疗前[(28.07±3.92)、(25.62±3.47)分和(29.14±4.02)、(24.82±3.07)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2.31、2.39、3.10、3.07,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2.27,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出血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总积分[(81.17±16.05)、(89.15±17.52)分]均较干预前[(75.56±15.21)、(74.24±14.82)分]明显上升(t=2.16、2.41,P<0.05),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17,P<0.05);同时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MQ评分[(26.05±4.45)、(31.15±4.53)、(88.05±18.25)、(94.06±20.19)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22.42±4.15)、(21.94±4.08)、(84.12±15.27)、(83.93±16.43)分](P< 0.05或P< 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早期康复,减少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宋建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52-154,157
目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探讨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老年m管性痴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研究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周末给予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临床痴呆量表(CDR)、韦氏记忆量表(WMS-RC)、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进行评分,并做好记录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于预后的各量表评分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干预后。仅MMSE、CDR、HDS和FAQ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评分项目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周末,研究组MMSE评分为(19.85±3.14),HDS评分为(24.84±2.38),WMS。RC评分为(68.23±8.72),FMA评分为(68.71±14.19),ADL评分为(67.38±14.28),FAQ评分为(5.42±1.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1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69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25±2.32)h、(13.88±2.34)h、(18.22±3.58)h和(3.04±1.0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4±3.06)h、(18.79±4.21)h、(22.19±5.17)h和(4.86±1.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2、4.913、4.012、4.223,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以及感染、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生率分别为(4.02±1.03)分、10.1%、18.8%和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4±1.56)分、33.3%、46.4%和27.5%(t =4.428,x2=10.904、11.904、11.739,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5%(x2=9.737,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比较,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明显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