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燕  孙家瑜  朱丹  彭涛  陈志凡  肖建明 《华西医学》2013,(10):1575-1578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三维质子加权快速自旋回波(SPACE)序列和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对胆囊管的显示情况,优选最佳的磁共振检查序列。方法2012年5月-2013年3月265例连续性患者同时采用SPACE序列和HASTE序列行MRCP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胆囊管显示的图像质量和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ACE序列对胆囊管显示的图像质量评分及显示率均优于HASTE序列(P〈0.05)。结论SPACE序列是目前显示胆囊管较为理想的MRCP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三维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与三维传统快速自旋回波(3D-TS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D-TS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用于显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图像质量。方法 采用呼吸导航的3D-SPACE 序列和传统3D-TSE序列及屏气采集的2D-TSE对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2例胆道结石患者(患者组)行MRCP,比较3种成像方法的图像采集时间、胆总管CNR、胰胆管影像质量、及对结石的显示情况。结果 在患者组及对照组中,3D-SPACE胆总管CNR均明显高于传统2D-TSE、3D-TSE序列(P均<0.05);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评分、运动伪影、胆总管、左右肝内胆管、主胰管评分均明显高于2D-TSE、3D-TSE序列(P均<0.05);3D-SPACE序列影像采集时间均较传统3D-TSE序列减少,患者组减少(20.90±0.21)%,对照组减少(23.09±0.12)%。2D-TSE序列用时最短,SPACE序列原始像对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显示最优。结论 相比于2D-TSE-MRCP、3D-TSE-MRCP序列,3D-SPACE-MRCP影像质量更好,其原始影像更适用于显示胆囊和胆管结石,但图像采集时间长于2D-TS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常规MRCP及改良MRCP病例80例,观察胆囊管的显示及变异情况。结果:常规MRCP对胆囊管显示率为81%,改良MRCP对胆囊管的显示率为91%,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能提高胆囊管及变异的显示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胆囊管不全阻塞症的核磁成像(MRCP)的诊断方法。方法结合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胆囊管不全阻塞症病例30例,比较口服双倍剂量碘番酸胆囊造影检查、ERCP检查、同位素检查及MRCP检查等各种诊断方式以评价MRCP检查的优势。结果口服双倍剂量碘番酸胆囊造影检查、ERCP检查、同位素检查及MRCP检查均为胆囊管不全阻塞症的诊断方法,MRCP检查的优点是既无创,又迅速,大大缩短了对胆囊管不全阻塞症的诊断时间。结论核磁成像(MRCP)检查是无创、有效而快速的胆囊管不全阻塞症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0T、MRI两种扫描序列对臂丛神经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需要扫描颈椎病MRI患者40例,都通过可变反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三维双回波稳态构成干扰序列(3D-CISS)序列、常规序列等方式进行检查,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重建。结果:3D-CISS序列神经根-椎体CNR高于3D-SPACE序列,而3D-CISS序列神经根-脑脊液CNR低于3D-SPACE序列(P<0.05),3D-CISS序列较优,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较差。对受压神经根清晰度的显示,3D-CISS序列与3D-SPACE序列对比,优于3D-SPACE序列(P<0.05)。结论:对于展示臂丛神经神经根结构和对神经根病变做诊断等方面,3D-CISS序列明显优于3D-SPACE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及颈神经根受压等情况的临床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马腾 《当代临床医刊》2016,(1):1911-1912
目的探讨Haste(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MRCP(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及其图像在显示胆系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使用1.5T核磁共振扫描仪,在常规T2_SPC_COR_TRIG序列扫描结束后再行T2_Haste_COR序列扫描,着重分析HASTE序列的图像,根据胆系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讨论Haste序列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Haste序列能清楚的显示各类胰胆管梗阻疾病的形态学改变,本组63例病例中,Haste序列+常规MRCP扫描序列检查的阳性率100%。结论 Haste序列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是目前理想的MRCP成像技术。Haste MRCP作为无创性技术,能够清晰完整地显示胆管系统结构,提高了胆系病变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一种应用磁共振重T2加权技术直接显示胰胆管形态和结构的无创性方法,是MRI成像的重要临床应用之一,二十几年发展迅速,从最初的普通自旋回波重T2加权到今天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成像速度快速提高,成像质量日趋完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评估胆囊三角粘连的价值。方法:对254例LC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评估胆囊三角粘连的类型,包括胆囊管是否显示、胆囊管和胆囊壶腹的毗邻关系以及胆囊管在胆囊壶腹的开口位置。将术前评估的胆囊三角粘连的类型与LC术中确认的类型进行对比,并分析术前评估类型与手术难度的关系。结果:MRCP对胆囊三角粘连类型的术前评估与LC术中所见相同。胆囊管和胆囊壶腹呈兔尾型的毗邻关系、胆囊管开口于胆囊壶腹中份以及胆囊管未显影,均预示着LC实施困难。结论:MRCP可以对胆囊三角粘连类型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0 T MRI 3种扫描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需要扫描颈椎MRI患者37例,均行常规序列、三维双回波稳态(three-dimensional double-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可变反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3D-SPACE)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重建,对图像质量和正常颈神经根显示、受压颈神经显示清晰度、颈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3种扫描序列3个方面两两比较,3D-DESS序列神经根-椎体CNR和神经根-脑脊液CNR均高于MEDIC序列;3D-DESS序列神经根-椎体CNR高于3D-SPACE序列,而3D-DESS序列神经根-脑脊液CNR低于3D-SPACE序列;3D-SPACE序列神经根-脑脊液CNR高于MEDIC序列,3D-SPACE序列神经根-椎体CNR与MEDIC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评分3种序列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DESS序列优于MEDIC序列,而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最差。对受压神经根清晰度的显示,3D-DESS序列和MEDIC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序列与3D-SPACE序列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序列均优于3D-SPACE序列。结论对于显示神经根结构和诊断神经根病变等方面,3D-DESS序列明显优于MEDIC序列和3D-SPACE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及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在胎儿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晚期孕妇34 例,行HASTE序列和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序列扫描,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伪影程度、胎儿颅脑结构.[结果]HASTE序列图像上的伪影显著少于True FISP序列图像,图像清晰度优于True FISP序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STE序列图像能较清晰地显示胎儿脑灰白质分界、后颅窝、基底节等结构.[结论]HASTE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胎儿颅脑的解剖结构及胎儿脑组织异常信号,受胎动影响小,可作为胎儿颅脑MRI成像的常用序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的显像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难度的价值。方法:对232例LC病例术前行MRCP检查,记录胆囊管能否显示、胆囊管开口位置、胆囊壶腹和胆囊管的毗邻关系、壶腹部胆囊壁厚度、胆囊壶腹和胆总管的毗邻关系、胆囊颈部有无结石嵌顿、胆囊内有无胆汁,将这些变量与胆囊三角的解剖时间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RCP中胆囊管显示不清胆囊壶腹和胆囊管的、兔尾型毗邻关系、胆囊管开口于壶腹中份、壶腹部胆囊壁增厚均能提示手术难度增加。结论:MRCP中胆囊三角结构显像能预测LC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7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序列在不同患者配合度的情况下胆囊三角的空间显示图像质量,优化MRCP检查方案。方法对100例患者行7个成像序列的MRCP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屏气(B)与呼吸触发(R)配合度(1~3级)分成B1R1、B1R2、B1R3、B2R1、B2R2、B2R3、B3R1、B3R2、B3R3组,共9组。由2名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对重建后胆囊三角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组7个MRCP成像序列重建后胆囊三角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R1组、B1R2组及B1R3组Fiesta 3DB图像质量最佳;B2R1组、B2R2组Fiesta 3DB、FRFSE 3DB、FRFSE 3DR图像质量好;B2R3组Fiesta 3DB、FRFSE 3DB图像质量好;B3R1组、B3R2组FRFSE 3DR图像质量最好;B3R3组FRFSE 3DB、SSFSE 2DB Thk图像质量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MRCP检查显示胆囊三角的最佳方案为:屏气配合度1级首选Fiesta 3DB;屏气配合度2级,呼吸配合度1级或2级的可选用FRFSE3DR、Fiesta 3DB、FRFSE 3DB,呼吸配合度3级的可选用Fiesta 3DB、FRFSE 3DB;屏气配合度3级,呼吸配合度1级及2级的采用FRFSE 3DR,呼吸配合度3级的可选用FRFSE 3DB、SSFSE 2DB Thk。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SPACE)序列及微小表面线圈联合三维双回波稳态水激发(3D double-echo steady state with water excitation,3D-DESSwe)序列在听神经瘤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3例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3D-SPACE序列扫描及微小表面线圈联合3D-DESSwe序列扫描的听神经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观察、评价3D-SPACE序列及微小表面线圈联合3D-DESSwe序列对听神经瘤患者患侧面神经的显示情况。结果:3D-SPACE序列对周围神经脑池段显示良好,微小表面线圈联合3D-DESSwe序列对听神经瘤内听道段的面神经、后组颅神经显示较清晰。结论:同时应用3D-SPACE序列、微小表面线圈联合3D-DESSwe序列能提高听神经瘤周围神经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对保护面神经、保留面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3D-DESS与3D-SPACE在腰骶丛神经(sacral plexus,SP)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正常志愿者组:采用男女各5名健康志愿者行3D-DESS与3D-SPACE在骶丛神经根成像,选取L5神经评价影像图像,并采用2名医师采用5分法分别主观评价两序列图像质量,测量L5神经最大长度和L5神经节长径大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序列下左右侧SP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比较两序列是否存在差异。(2)病例组:前瞻性纳入98例SP占位患者,并利用两序列行SP成像;采用与志愿者相同方法分析病灶特征和正常神经解剖结构特征评价两序列的优劣并独立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序列在显示SP病变特征差异,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名志愿者年龄范围为20~27岁;3D-DESS序列与3D-SPACE序列在左右侧L5神经节大小配对t检验中均无统计学差异;3D-DESS能显示粗大的神经根,3D-SPACE对神经长度的显示优于3D-DESS,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45和9.481, P=0.000),但两序列比较双侧L5神经节的大小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9, P=0.70);98例患者18~74岁,平均(62.8±7.52)岁;3D-DESS与3D-SPACE对正常神经解剖评分中,3D-SPACE[(4.41±0.67)分]明显高于DESS[(3.75±0.75)分],DESS显示神经根细节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于神经根病变的评价,DESS[(4.07±0.83)分]较SPACE[(3.57±0.65)分]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99)。结论3D-SPACE与3D-DESS联合应用能清晰显示SP病灶细节,3D-DESS在神经泌尿学方面相对更实用、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0.2T 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对 10 8例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扫描 ,在腹部扫描时要求屏气 (小于 13s)。结果 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中 ,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显示率分别为 10 0 %、99% ,胰管显示率为 60 % ,泌尿系显示率为 93 %。结论 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发展迅速 ,效果理想 ,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术前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拟行LC 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后收治入院,术前行MRCP检查分析肝外胆管变异和排除胆总管结石。结果 2例患者发现胆囊管解剖变异,3例胆总管下端结石患者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余61例均行LC。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LC术前行MRCP检查,有助于观察肝外胆管变异和胆总管结石情况,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结石残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D MRCP与3D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hick slab 2DSSFSE)与3D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FSE)两种MRCP技术对胰胆管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7例疑有胆胰疾病的患者分别行2D SSFSE和3D FSEMRCP技术成像,分析、对比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B超、CT、ERC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D SSFSE和3D FSE MRCP对单一胰胆管结构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胰胆管全貌(包括正常和病变时)的显示,2D MRCP优于3D MRCP,且有明显的差异(P<0.01).对肝内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2DMRCP较3DMRCP显示率均高(P分别<0.01和<0.05);对其他胰胆管疾病的显示二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 MRCP和3DMRCP成像均能很好地显示胰胆管结构与病变,但3DMRCP对胰胆管的全貌显示有优势,而2DMRCP对病变的细微结构的显示特别是细小结石的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优化3D三维快速自转回波成像技术(3D-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 3D-SPACE)序列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与常规3D-SPACE MRU在图像质量和采集时间方面的差异。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4月0~5岁44例婴幼儿肾盂积水在我院行优化3D-SPACE MRU和常规3D-SPACE MRU序列检查,扫描技师记录采集时间,并客观测量、计算肾盂及肝脏的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两位放射科医生分析整体图像质量、运动伪影,并进行伪影评分及清晰度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采集时间、噪声、SNR、CNR、伪影评分及清晰度评分。结果:所有MRU检查均顺利完成。优化3D-SPACE MRU的采集时间为165±55.90s,而常规3D-SPACE MRU采集时间为359±66.64s,常规MRU与优化MRU噪声、SNR和CNR分别为(1.94±0.86、0.93±0.24;206.20±90.20、366.50±93.30;162.50±98.20、358.80±93.50),这四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MRU相比,优化MRU扫描时间更短,噪声更小,SNR及CNR更高。两组伪影评分及清晰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80及0.36)。结论:优化3D-MRU相对常规3D-MRU更有优势,减少了采集时间并提高了婴幼儿肾盂积水检查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单次激发厚层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67例胆系结石患者,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1~87岁,平均57.3岁。采用GE公司SIGNA0.2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进行二维(2D)单次激发厚层快速自旋回波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结果:MRCP显示胰胆管系统周围组织呈低信号,在黑色背景衬托下,胰胆管呈亮白高信号。本组67例患者均一次性检查成功,MRCP图像均显示胆管系统,65例显示主胰管。结论: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胰胆管检查成像方法,无创伤性,无放射性,无须对比剂,可多角度观察,对胆石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声像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声像图 ,分析其形成原因。方法 :对 3 7例残余胆囊的术前、术后声像图对比分析 ,设对照组对其胆总管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萎缩性胆囊炎术后发生残余胆囊概率较高 ,残余胆囊结石复发率 86.2 % (2 5/ 2 9) ,残余胆囊组的胆总管宽度大于对照组 (P=0 .0 0 0 1)。结论 :超声显像在残余胆囊的诊断及预防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