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内经》“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首先翻译原文,按其原文意义,分三个方面逐一进行探讨:(1)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2)治痿独取阳明与各补荥而通其俞的关系。(3)治痿取阳明是否专在补?从而阐明了治痿与取阳明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金英 《山西中医》1996,12(2):24-25
胃溃疡从肝论治3法浙江省缙云县中医院(321400)杨金英关键词胃溃疡,疏肝,清肝,补肝笔者根据胃溃疡病的临床表现,多从肝论治,其治有疏肝、清肝、补肝之不同,兹举验案3则如下。1疏肝法赵某,女,40岁,工人,1986年8月5日初诊。患者胃脘胀满疼痛3...  相似文献   

3.
《傅青主女科》治疗经带特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傅青主治疗带下、血崩、调经的辩治用药特色,其主论着眼于肝脾肾三脏,用方重在培补气血,补多于攻。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肝气虚"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有论治肝病的专门篇章“论肝病治法”,其中议有治肝八法,全面论述了肝主气化、体阴用阳之生理,并指出:“肝无补法,原非见道之言。”提出肝气虚寒、肝虚致脱的证治,创温补肝气、酸敛补肝之治法,其立论独特,用药精湛,在论肝及肝病证治上独树一帜,为临证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消渴病机证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剑 《四川中医》2001,19(4):14-15
以津液生理病理对消渴加以辨析,概括其病机为津液的不足与不运,由此提出消渴治则为补其不足,运其不运。并以脏腑辩证为目,结合临床,一一论其证治。  相似文献   

6.
喻嘉言(1585—1664年),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喻氏通晓临床各科,擅长疑难大证,对于“胀病”,尤多心得。他认为“《内经》明胀病之旨,而无其治;仲景微示其端,而未立法”,故于《医门法律》立“胀病论”一篇,以明其理。《寓意草》举胀病案8则,以详其治惜其论多剖见,治恒奇中,既可补前人之未备,又能启后人之心智,于今研究臌胀,仍有指导意义,故撷其要,以资来者。  相似文献   

7.
膀胱咳治验1例南京中医药大学94级研究生(210029)王劲松关键词膀胱咳,补中益气汤《素问·咳论篇》云:“膀胱咳状,咳而遗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则遗尿。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举治验1例如下。徐某某,女,52岁,教师,1990年1...  相似文献   

8.
“劳则补子”论沙建飞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关键词劳则补子/中医治则,治则发展在中医治则中,大凡应用五脏相关学说和五行母子补泻学说以治虚劳(证),医家多宗“虚者补其母”之说。唐·孙思邈对此则别树一帜,独辟蹊径,创“劳则补子”之治则,即“心劳...  相似文献   

9.
丁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91-4692,4724
<正>李东垣为补脾派的代表医家,其创制治脾胃病方剂三百余首。这些方中有许多历经临床检验,疗效卓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他在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上,体系独成,所创脾胃内伤说、气虚发热论、阴阳升降论等,至今仍对中医内伤杂病的辨治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从脾胃病的生理、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0.
论吴又可逐邪三说的意义刘英锋傅志红关键词治则逐邪《温疫论》吴又可虚者补之,实者攻之,是中医治病的一般原则。但明代温病大家吴又可的《温疫论》则提出了逐邪为扶正之本,逐邪以导出为贵,逐邪不妨矫枉过正的治疫三说,这对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1治...  相似文献   

11.
何锋  刘莉 《西部中医药》2007,20(11):1-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所论虚劳病是虚损的代表性疾病,仲景治病求本,治虚损以甘温扶阳为主,补五脏以脾肾虚弱为先,其治疗虚劳一法实乃补虚培元之宗.  相似文献   

12.
《陈素庵妇科补解》非常重视对妇女月经不调的辨治 ,在调经门中有 4 2论而专论调经。本文就《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中的方药特色 ,辨证施药作初步的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陈素庵妇科补解》治疗经闭之“通”与“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冬梅 《中医研究》2010,23(3):74-76
《陈素庵妇科补解》系宋·陈沂(素庵)所撰《素庵医要》之妇科部分,经其19代孙明·陈文昭补解而成,分调经、安胎、胎前杂症、临产及产后诸疾5门,共167论,概述妇产疾病证治方药,而其中对经闭共有15论,论治之全面乃历代其他医书所不及,兹将陈氏论治经闭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试论“肝虚无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肝虚无补法”266700山东省平度卫生职工中专张维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王金海古人论日:“肝虚无补法”。意谓肝脏病变,实多虚少;且肝之虚证多由心肾亏虚所致,故治肝虚,不在补肝,而在补心肾。此论可谓治肝之大法。肝之应证,主要表现为肝血虚...  相似文献   

15.
郭海虹  汪栋材 《新中医》2023,55(2):197-201
以《神农本草经》所载“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为基础,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用药特点,认为桂枝在《伤寒杂病论》同一方中常表现为一药多用,组方精妙,仲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桂枝的应用多有创新发挥。故在临床中使用桂枝宜兼顾其性味、功效及配伍,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施治,切不可局限于一药治一证。  相似文献   

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气虚既属虚证,何不直言“补之”,而谓“宜掣引之”?作者认为:“掣引”有导引、挽回、升提之义。由于气虚的形成各有不同,故治疗时,有缓中补虚、甘缓调理、辛温升提、苦辛开泄等等不同治疗虚证之法。一般而言,对气虚欲脱之危重病人,应当峻补;对元气虽虚,但病邪未尽,不任重补者,当用缓补,即用“掣引”之法。  相似文献   

17.
"阴阳升降论"与补中益气汤皆为李东垣脾胃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试分别阐述"阴阳升降论""阴火"等理论,并由此对补中益气汤进行剖析。补中益气汤本旨乃治内伤热中证,其法为"甘温除热"。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甘温除热"为求雨之天气。以甘温补之,则阳升阴应。云雨乃成,雨降则火灭。  相似文献   

18.
费绳甫临证医案和医论,提出了养阴避苦寒,补阳戒升燥的阴理平衡之理,治湿温三方的渗湿和燥湿,透热与清热之理,对疑难杂证的虚实兼备,攻补兼施,脏腑兼顾之旨,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付 《中国中医急症》1994,3(3):127-127
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时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言“拟防世急”者,以揭《伤寒论》是书不仅论一般疾病的辨证论治.更论急症之救急方法.因急症不同于一般疾病,其治稍有迨慢或失时,即有可能招致垂亡于顷刻.故势当急治.今遵《伤寒论》所述,试从补虚泻实两面浅析之,以抛砖引玉.1 泻实审察病情,笃急危重,有夺正危及性命之势,但病变的主要矛盾在邪实,故其治当急夺其实以存正.  相似文献   

20.
朱志华  邱慧颖  李绍华  刘侃 《光明中医》2009,24(9):1659-1659
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并以研究<伤寒论>创立"三纲鼎立"学说名噪大江南北,生平著述不多,学术思想主要见于其所著的<尚论篇>、<医门法律>等.喻氏通晓临床各科,擅长疑难大证,对于"胀病",尤多心得:认为"<内经>明胀病之旨,而无其治;仲景微示其端,而未立法"故于<医门法律>立胀病论"一篇,以明其理,<寓意草>举胀病案8则,以详其治惜其论多剖见,治恒奇中,既可补前人之未备,又能启后人之心智,于今研究鼓胀,仍有指导意义,故撷其要,以资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