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为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区分131例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S0~S4),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清和肝组织TGF-β1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是0.74和0.89,P<0.01).血清TGF-β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分割比较,S0和S1分别与S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组与S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S1组和S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肝组织TGF-β1表达在S3和S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相关(r=0.61,P<0.01).结论 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血清TGF-β1有希望成为临床判断轻度或重度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病例组)、未发生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42例(疾病对照组)以及中老年健康体检者35例(健康对照组).根据病例组患者出血量分为少量出血组34例、中等量出血组49例、大量出血组2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27例、中重度组37例、重度组19例.根据患者住院28 d是否死亡将病例组分为存活组86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各组血清IL-6和TGF-β1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IL-6、TGF-β1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L-6和TGF-β1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IL-6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少量出血组的血清Ib6水平低于中等量出血组和大量出血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中等量出血组和大量出血组(P<0.05).轻度组的血清IL-6水平低于中度组、中重度组和重度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中度组、中重度组和重度组(P<0.05).死亡组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存活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545,r=0.328,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590,r=-0.366,P<0.05).血清IL-6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灵敏度为70.93%,特异性为82.35% (AUC=0.788).血清TGF-β1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灵敏度为86.05%,特异性为70.59% (AUC=0.836).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和TGF-β1水平可能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epsilo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30例宫颈癌、50例CIN、150例HPV生殖道感染及50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血清干扰素epsilon水平,并对血清干扰素epsilon表达与官颈癌临床分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CIN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PV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清INF-ε水平低于HPV阴性宫颈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血清INF-ε的表达呈降低趋势,且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CIN患者血清INF-ε水平低于HPV阴性CIN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清INF-ε的表达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组血清INF-ε水平低于低危组及正常人群,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NF-ε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CIN分级及HPV感染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干扰素epsilon呈低表达,宫颈癌中干扰素epsilon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进展及HP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IL-10、TGF-β1、TGF-β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2例宫颈癌患者和24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比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TGF-β2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CD19+)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含量明显增高,TGF-β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手术后、化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血清IL-10、TGF-β1、TGF-β2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 CD25+ Foxp3+Treg与TGF-β1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3,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值增高,且与TGF-B1含量呈正相关,可能在宫颈癌的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HF-PEF患者血浆BNP、HCY、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HF-PEF患者108例和健康体检者81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SBP、DBP、BNP、HCY、CRP差异及不同NYHA分级间LVEF、BNP、HCY、CRP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F-PEF组SBP、DBP、BNP、HCY、CRP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3组患者的LVEF和血浆BNP、HCY、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9、21.23、8.13、6.94,P值均<0.05);与NYHA分级Ⅱ级比较,NYHA分级Ⅲ级、Ⅳ级LVEF显著降低,BNP、HCY、CRP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YHA分级Ⅲ级比较,NYHA分级Ⅳ级LVEF显著降低,BNP、HCY、CRP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与BNP、CRP呈显著正相关(r=0.764,r =0.535;P <0.05);血浆BNP与CRP无显著性相关(r=0.226,P>0.05).结果 HF-PEF患者血浆HCY、BNP、CRP水平显著升高,且随HF-PEF病情的严重程度呈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入LPS、TGF-β1体外刺激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方法及其对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方法:GM-CSF和IL-4诱导培养小鼠BMDC 6 d后,分别用培养基(对照组)、LPS、TGF-β1、LPS+TGF-β1,刺激BMDC48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CD11C、CD80、CD86、MHC Ⅱ,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抗原提呈功能,收集上清液用ELISA检测IL-6,IL-12 p70.结果:LPS组具有最典型的成熟样DC形态,CD80、CD86及MHC 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分泌IL-4、IL-12 p70能力最强,与对照组,TGF-β1组,LPS+TGF-β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组成熟样DC形态最不典型,CD80、CD86和MHC Ⅱ的表达水平最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分泌IL-4、IL-12 p70能力最弱,与对照组,LP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在DC的分化晚期可以刺激其成熟,并且具有更高的生物学特性,TGF-β1不抑制DC的分化,但可以抑制DC的成熟,从而降低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SE、TGF-β1、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SE、TGF-β1、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NO、CD4+、CD4 +/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E、ET-1、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降低血清NSE水平,升高TGF-β1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新风胶囊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大鼠肺功能的作用,及其对TGF-β1-ER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羟氯喹(HCQ)组、白芍总苷(TGP)组、新风胶囊(XFC)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同种鼠颌下腺抗原诱导方法,向每只大鼠两后足跖部注射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的颌下腺蛋白混合抗原0.2 mL诱发大鼠干燥综合征模型.用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检测各组大鼠饮水量及体质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ERK1、TGF-β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7、IL-4)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NC)比较,模型对照组(MC)大鼠体质量、血清IL-4明显降低,饮水量、颌下腺/肺指数、颌下腺病理评分、ERK1、TGF-β1积分及IL-17升高(P<0.01或P<0.05),肺功能参数降低(P<0.01或P<0.05);与MC组比较,XFC组体质量、肺功能参数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升高,IL-4表达升高,饮水量、颌下腺/肺指数、颌下腺病理评分、血清IL-17的表达、ERK1、TGF-β1积分降低(P<0.01或P<0.05).与HCQ组相比,XFC组体质量、IL-17明显降低(P<0.01),FEF25、FEF75、MMF升高(P<0.01或P<0.05);与TGP组比较,XFC组肺指数、IL-17降低(P<0.01或P<0.05).结论 SS大鼠存在肺功能下降,可能与TGF-β1-ERK1信号通路活化相关.中药XFC能够下调TGF-β1、抑制ERK1磷酸化、降低免疫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作用.方法 选择滨州市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血液与神经病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确诊为ITP患儿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门诊健康查体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血清中TGF-β和IL-10的含量.结果 ITP患儿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患儿血清中TGF-β和IL-10的含量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TP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与TGF-β和IL-10含量的降低可能与ITP的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行为康复训练效果与患者静脉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84例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根椐认知功能减退MMSE评分、ADL水平、CMAI评定等综合评估结果参加不同康复训练小组,并对比一年康复训练前、后的血浆TGF-β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MMSE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浆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MMSE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浆TGF-β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CMAI评定、血浆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训练后血浆中TGF-β1水平与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CMAI呈强烈负相关(r=-0.903).结论 行为康复训练在延缓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自我照顾能力随龄减退的同时,可显著提高静脉血浆中TGF-β1的水平.静脉血浆中TGF-β1水平的测定,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及对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有积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ITP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60例ITP患儿根据免疫球蛋白用药剂量不同分成低、中、高3个剂量组,通过测定血清BAFF、IL-10、TGF-β1水平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临床有效率、作用机制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血清BAFF、IL-10、TGF-β1水平与3组ITP患儿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低剂量组血清BAFF、IL-10、TGF-β1水平与高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AFF和TGF-β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用药剂量呈负相关,而血清IL-10与免疫球蛋白用药剂量呈正相关;治疗后显示低剂量组患儿HRQoL评分要显著低于高剂量组患儿,2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免疫球蛋白可显著提高儿童ITP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性B细胞调节IL-10和TGF-β1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血浆中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nterleukin,IL)-17、IL-6、IL-23、IL-2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beta,TGF-β)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有活动性肾脏病变组的患者23例,无肾脏病变组的SLE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17、IL-6、IL-23、IL-27和TGF-β水平,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中IL-17、IL-6、IL-23和IL-27的浓度都明显升高,TGF-β的血浆浓度则明显降低,而且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有活动性肾脏病变和SLE无肾脏病变组之间比较,有活动性肾脏病变组IL-6升高更明显,TGF-β的血浆浓度降低更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7、IL-23和IL-27在实验组之间则无明显的差异。IL-17与IL-6、IL-23和IL-27之间呈正相关,与TGF-β之间则呈负相关。结论:IL-17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SLE表达异常,但IL-17的表达与SLE肾脏病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h17、Th3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pI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49例初诊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Graves’病(GD)(n=30)组和桥本甲状腺炎(HT)(n=19)组,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18个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Graves’病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组采用甲状腺素钠治疗,均随访至甲状腺功能正常.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h3细胞比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17、TGF-β1水平.结果:GD和HT初诊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h3细胞在HT初诊组中明显升高,而其在GD初诊组中明显下降(P<0.05).血浆IL-17水平在GD和HT初诊组、缓解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TGF-β1水平在HT初诊组和缓解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Th17、Th3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1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TGF-β1可能在HT的发病中起了一个促炎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鼾症发病情况及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社区11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OSAHS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n=39)、中度OSAHS组(n=45)、重度OSAHS组(n=26),另选正常受试者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液生化指标(Ca2+、p3+、ALP、β-CTX)及各组腰椎骨、股骨和胫骨密度(BMD)测量数值,同时AHI与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间BMI指数和SaO2min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OSAHS组患者BMI指数显著升高(P<0.05),而SaO2min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轻度OSAHS组(P<0.05).各组研究对象血液中Ca2+、P3+、ALP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OSAHS组患者β-CTX显著升高,随着患者病情程度加重,β-CTX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度和重度OSAHS组患者腰椎骨、股骨和胫骨BMD较对照组及轻度OSAHS患者显著降低(P<0.05),且重度OSAHS患者较中度OSAHS患者腰椎骨、股骨和胫骨BMD显著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指数、β-CTX与AHI呈正相关(r=0.334、0.384,P<0.05),而SaO2min与AHI呈负相关(r=-0.801,P<0.05),Ca2+、P3+、ALP、腰椎骨、股骨颈、全髋BMD与AHI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本社区OSAHS发病与老年人骨折疏松密切相关,其中低氧血症可能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芪在树突状细胞(DC)水平对过敏性哮喘TH/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rhGM-CSF和rhIL-4诱导培养外周血来源的DC并予鉴定,ELISA法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IL-10以及与自身T细胞反应后,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0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干预后DC分泌IL-10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2低于对照组(P<0.05);黄芪干预后DC分泌IL-12增加,但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培养第7天哮喘组T细胞内IL-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组IL-4/IFN-γ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干预后T细胞内IL-4水平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FN-γ水平增加,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FN-γ比值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T-bet 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哮喘组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组GATA-3/T-bet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黄芪干预后T细胞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bet mRNA水平增加,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3/T-bet比值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哮喘患儿DC功能缺陷,产生IL-12减少、IL-10增加导致TH2优势分化,从而使TH1/TH2平衡向TH2倾斜,合成IFN-γ减少,进而造成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而致哮喘发作.黄芪对DC的调节主要通过降低IL-10的分泌水平,从而降低其抑制TH0细胞向TH 1分化的功能,即间接抑制了TH0细胞向TH2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CS)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120例DN患者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不同进展阶段分为DN3期组、DN4期组、DN5期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同期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营养不良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血红蛋白(Hb)、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与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尿蛋白量(24hUpr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评估生活质量及统计MICS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营养不良指标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DN5期组与DN3期组、DN4期组患者相比,血清ALB、preALB、Hb显著降低,CREA、BUN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3期组、DN4期组患者血清ALB、Hb、CREA、BUN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组、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进展患者SF-36综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SF-36综合评分与ALB、preALB、Hb呈正相关(P<0.05),与CREA、BUN、CRP、Hs-CRP、IL-6、TNF-α、24hUpro呈负相关(P<0.05).DN3期组、DN4期组、DN5期组MICS发生率依次为12.50%、35.0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 、Hb、preALB、CREA、BUN、CRP、Hs-CRP、IL-6 、TNF-α、24hUpro均为并发MIC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机体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可导致DN患者并发MICS,且随着病情进展,发生风险逐渐增高,并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131I治疗后一年内GD患者甲减的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采用CLIA、IRMA和EIA方法,监测41例GD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TPOAb的含量和甲状腺重量(TDW)变化.41例GD患者分为甲减组13例和缓解组28例.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GD患者血清IL-18和TRAb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间比较,血清FT3、FT4、sTSH、TDW和131I剂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8明显下降,甲减组血清sTSH升高明显(P<0.01),而缓解组TDW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RAb水平仍然较高(P<0.05).IL-18与FT3、FT4和TDW呈正相关(r=0.372,P<0.01;r=0.312,P(0.01;r=0.371,P<0.01),与sTSH呈负相关(r=-0.224,P<0.01).甲减组TPOAb升高的病例治疗前为4/13,治疗后为6/13;缓解组治疗前为10/28,治疗后为12/28.131I治疗后6~12个月内辐射对患者免疫系统的调控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小,血IL-18含量变化如结合TRAb、TPOAb指标了解甲状腺Th1/Th2型免疫应答状态,对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阶段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42例甲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TGF-β1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手术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TNF-α、TGF-β1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6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前后IL-6、TNF-α、TGF-β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TOR、S6K1在双胍类降糖药物改善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观察一组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清中mTOR、S6K1信号通路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患者体内mTOR和S6K1水平显著升高,IL-6、TNF-α和IL-Iβ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TOR、S6K1、IL-6、TNF-α和IL-I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一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二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mTOR、S6K1、IL-6、TNF-α和IL-I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mTOR和S6K1与其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erson相关系数为负值,P<0.01.结论 双胍类降糖药物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mTOR、S6K1信号通路在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发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宫颈鳞癌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以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33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对照.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SCC-Ag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意义.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血清SCC-Ag中值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和CIN组(P <0.001),SCC-Ag水平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大小呈显著相关(P<0.001).血清SCC-Ag水平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当临界值取3.4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5%和81.2%.结论 作为鳞癌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与宫颈癌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显著相关,并且可以初步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