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43-146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MA)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肾损伤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损伤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43例;另选取4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MA及血清RBP、β_2-MG水平,比色法检测尿NAG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水平。观察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Cys C、β_2-MG、RBP及尿MA、NAG水平和阳性率。结果糖尿病肾损伤组患者血清Cys C、β_2-MG、RBP及尿MA、NAG阳性率分别为67.44%(29/43)、62.79%(27/43)、62.79%(27/43)、67.44%(29/43)、69.77%(30/43),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46.51%(20/43)、41.86%(18/43)、39.53%(17/43)、44.19%(19/43)、44.19%(19/43)和对照组的2.33%(1/43)、4.65%(2/43)、2.33%(1/43)、0.00%(0/43)、2.33%(1/43)(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Cys C、β_2-MG、RBP及尿MA、NAG阳性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损伤组患者血清Cys C、β_2-MG、RBP及尿MA、N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Cys C、β_2-MG、RBP及尿MA、NAG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对糖尿病肾损伤进行诊断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汞中毒肾脏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筛选汞作业者肾脏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5例汞作业者分为汞接触正常/观察对象组、汞中毒组,并以无汞接触史的6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临床体检并测定尿汞(HgU)、血肌酐(B-Cr)、尿肌酐(U-Cr)、血尿素氮(BUN)、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排除肾病史和患有肾脏疾病患者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汞作业者HgU、B-Cr、NAG、β2-MG、α1-MG和RBP均高于对照组(P<0.01);汞作业正常/观察对象组的β2-MG、NAG和R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α1-MG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肾脏损害指标B-Cr和BU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汞接触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尿NAG、β2-MG、α1-MG、RBP可作为汞作业者肾脏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早期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补肾方,2组均治疗3个月,对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尿mALB、β2-MG、TF、RB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方治疗早期DN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conjugated protein,RBP)、尿N-乙酰-β-D-氨基酸核苷酶(N-acetyl-beta-D nucleosidase amino acids, NAG)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t C)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5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人员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 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4种肾小管标志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 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RBP、NAG以及血Cys C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检测效能均显著优于尿β2-MG (P<0.05),而尿RBP、NAG以及血Cys C的检测效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知:尿RBP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为0.807~0.987)大于尿NAG、血Cys C及尿β2-MG曲线下面积.结论 4种肾小管标志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 C水平,有助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U-mAlb、尿β2-MG、尿NAG酶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尿β2-MG、U-mAlb、尿NAG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对Ⅲ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3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肾病综合征并尿系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组)及20例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以下简称急性发作组)患者进行了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N-乙酰-β-D葡萄糖酐酶(NAG)、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观察,并以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量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管功能与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和激素治疗8周后尿RBP、β2-MG和NAG含量,根据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完全效应、部分效应和无效应3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尿RBP、NAG、β2-MG和蛋白质含量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RBP、β2-MG、NAG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部分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NAG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效应组与无效应组RBP、β2-MG和NAG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RBP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的敏感度,且效果优于β2-MG和NA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小管1号方治疗肾小管间质功能受损的CKD1~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小管间质功能损伤的CKD1~3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缬沙坦胶囊160 mg qd+百令胶囊1.5 g tid口服,治疗组加用肾小管1号煎服,总疗程12周,采集患者治疗前后血、尿标本,观察血肌酐、尿RBP酶(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尿NAG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酶、尿NAG酶、尿β2-微球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结论肾小管1号方治疗肾小管间质功能损伤的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疗效显著,能够降低肾小管的标志性蛋白/酶,减轻肾小管间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情况。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 -微球蛋白 (β2 -MG) ,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速率法检测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尿RBP、mALB、β2 -MG、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两项检测RBP、mALB、β2 -MG、NAG阳性率较低 ,联合其中 3项检测阳性率较高 ,联合 4项检测阳性率可达 85 .1%。RBP与 β2 -MG、NAG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mALB与RBP、β2 -MG、NAG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检测尿RBP、mALB、β2 -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联合 3- 4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 ,对于高血压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糖调脂活血汤对糖尿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肾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口服降糖西药加服降糖调脂活血汤;对照组48例,单服降糖西药.2组观察2个月,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血NO有明显上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降糖调脂活血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川芎嗪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N-乙酞-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B2微球蛋白(J32-MG)、IV型胶原(CⅣ)水平和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ol Ⅲ)、尿素氮(BUN)水平,同时测定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尿NAG、RBP、α1-MG、G2-MG、CIV水平和血清HA、LN、PCBI、ColⅢ、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及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有效促进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方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探索可行途径。方法66例临床及病理确诊的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活血方+强的松)和对照组(强的松),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加减治疗NS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多种生化指标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高血压患者(n=50),B组为高血压合并有微量蛋白尿患者(n=48),同时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四项指标.结果 三组Scr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ys C、β2-MG、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Cys C、β2-MG、NA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由Cys C、β2-MG、NAG组成的生化标志组合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阳性诊断率达69.3%(68/98),明显高于Cys C 36.7%(36/98)、β2-MG 28.5%(28/98)和NAG 33.6%(33/98)各单项检测(P〈0.01).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程度,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透析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降钙素(calcitionin,CT)、甲状旁腺素(parathormone,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等的变化规律,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12例和LFHD组18例,连续观察4周。健康成人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BGP、CT、PTH、β2-MG及透析4周后PTH、β2-MG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BGP、PTH、β2-MG及P3-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CT和Ca2+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和P〈0.05) LFHD组透析后β2-MG升高(P〈0.01),HFHD组降低(P〈0.01) BGP、PTH在HFHD组下降更明显(P〈0.01),CT在透析前后LFHD组升高,HFHD组降低(P〈0.01) 透析前、后和透析4周后PTH、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HD组患者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可用于普通透析,且透析效果更好,对清除PTH、β2-MG等大分子物质效果显著,优于LFH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评价62例2型DM患者的肾小管功能.结果:62例DM患者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率分别是90.1%、92.3%、91.6%.结论:尿NAG、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2例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OD及尿液β2-MG、NAG水平。结果: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2.9±20.3)μmol/L,(5.7±1.88)mmoL/L,f0.35±0.10)mg,/L.(10.59±3.55)U/L]较对照组[(109.1±29.6)μmol/L,(7.2±2.23)mmo]/L,(0.80±0.26)mg/L,(25.21±7.56)U/L,P〈0.05]下降更明显,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9±105.42)U/mL伽(257.96±81.15)U/mL,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梗阻性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β2-MG、NAG、RBP在铅性肾损害评价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或分组比较法。结果β2-MG、NAG、RBP与年龄、接铅工龄呈明显正相关(r依序为:0.221、0.230、0.433,0.359、0.419、O.365),β2-MG、RBP与血铅呈明显正相关(r依序为:O.419、0.354);另外三个指标间也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应用RBP、β2-MG、NAG评价铅性肾损害时,应注意个体的年龄、接铅工龄的影响,并注意与血铅及其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中先 《医学综述》2014,(3):549-55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4例,根据其尿液中清蛋白的排泄率不同分为三组:正常清蛋白组(84例)、微量清蛋白组(70例)、大量清蛋白组(50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血清Hcy、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液清蛋白(U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清蛋白组、微量清蛋白组、大量清蛋白组血清Hcy、CysC以及尿液UALB、β2-MG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与UALB水平呈正相关(r=0.410,P<0.01),Hcy和CysC水平呈正相关(r=0.250,P<0.05),Hcy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365,P<0.01)。结论依据血清Hcy、CysC及尿液UALB、β2-MG水平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早期糖尿病的损害程度,临床应早期对其水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潘涛  肖志辉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32-1233
目的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尿微量蛋白和血BUN、Cr的变化探讨尿微量蛋白在窒息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窒息组新生儿30例(轻度窒息组15例,重度窒息组15例),对照组为15例健康新生儿,于生后48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微量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酸酶(NA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尿α1-MG(8.92±1.25)mg/L、β2-MG(3.06±1.62)mg/L、NAG(14.76±4.69)mg/L水平升高(P(0.01);尿TRF(2.65±1.94)mg/L、IgG(7.39±1.88)mg/L、血BUN(5.23±2.04)mg/L、Cr(64.22±25.11)m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尿α1-MG(12.55±2.44)mg/L、β2-MG(9.35±2.86)mg/L、NAG(29.64±7.43)mg/L、TRF(9.27±2.11)mg/L、IgG(11.97±3.57)mg/L、血BUN(14.36±3.11)mg/L、Cr(120.78±42.19)mg/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TRF、IgG和血BUN、Cr水平显著升高(P(0.01)。单项指标阳性率:尿α1-MG80.0%、β2-MG71.1%、NAG64.4%、TRF37.8%、IgG40.0%,均明显高于血BUN、Cr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有明显变化,其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BUN、Cr,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