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现有湿疹动物模型与湿疹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情况及各湿疹动物模型特点,提出相应的湿疹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及改进方法。依据中、西医湿疹临床诊断标准,总结当前湿疹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分析现有动物模型与湿疹临床特点的吻合情况。目前多选用小鼠背部湿疹动物模型,一定程度反映了临床湿疹的病理生理特点。但缺少能反映中医临床特征的病症模型。建立较好反映湿疹中西医临床特点的病症结合模型及湿疹模型指标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253-257
基于哮喘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参考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哮喘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哮喘动物模型评价标准,为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相应的方法建议。本文通过列出中、西医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将现有的中、西医动物模型与之对应并对病证的符合程度进行分级,结果发现西医哮喘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只是单纯复刻哮喘某一阶段发病的表象,其中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为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模型临床表现符合度为95%,吻合度一般的动物模型为感染性哮喘模型、肥胖哮喘模型等,模型临床表现符合度为85%;中医哮喘动物模型是建立过敏性哮喘的基础上,结合病因病机,辨证建立模型,其中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有冷哮证、热哮证、脾虚证等,与中医临床诊断标准的吻合度为95%,但现有的模型分型还不能完全对应诊断标准中的的分型。因此建立同时体现哮喘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是哮喘中医药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周围性面瘫中西医病症临床特点,对现有的周围性面瘫模型进行总结分析,系统评估模型的临床吻合度,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总结现有的国内外周围性面瘫动物模型资料,依据周围性面瘫中西医病症临床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评估模型的临床吻合度。结果 现有的周围性面瘫动物模型以压榨法和神经切断法应用最广泛,寒冷刺激法可模拟临床致病因素,压榨法、神经切断法与面瘫的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吻合度高,且方法简便、快捷、病理变化广泛、受损面积小。结论 现有的动物模型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吻合度较高,中医吻合度普遍较低,缺少中医证候的体现。在未来进行模型制备时,可根据中医致病因素,模拟生活环境对其刺激,制定统一神经损伤的标准,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模拟周围性面瘫的病理进程,从而建立更加符合中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周围性面瘫动物模型,为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慢性皮肤溃疡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总结归纳目前现有的皮肤溃疡动物模型。该文根据慢性皮肤溃疡的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观测指标,分析动物模型的优缺点,评价现有动物模型与慢性皮肤溃疡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情况。经分析对比发现,目前已有的造模方法中,多为单因素动物模型,与临床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慢性皮肤溃疡的生理病理特点存在一定差距,且造模方法多以西医为指导,在造模过程中缺少中医致病因素。因此,该文建议建立合理的慢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量化标准,把建立具有中西医病症特的慢性皮肤溃疡病证结合模型作为未来动物模型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231-234
基于脱发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脱发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脱发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诊断辨证标准,总结脱发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及优缺点,发现现有脱发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出脱发的相应机制,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模型特征缺乏中医证候的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将中医证的模型与西医病的模型相结合是日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模型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整理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个动物模型的优缺点、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临床症状吻合度,进一步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思路及改进方法。而且还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物模型虽然造模方法比较多,但不能很好地反映该病的短暂性、可逆性、反复发作性等典型特征,与临床病症特点差异较大,且缺少对该动物模型造模成功与否的合理的量化标准。通过利用现有的单因素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与临床病症相结合的、更接近人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典型症状的复合动物模型,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建立合理的模型量化标准,体现其中西医病因,完善一套系统完整的模型评价方法,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物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为药物治疗结肠炎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方法。基于结肠炎疾病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现有常用的结肠炎动物模型,总结目前结肠炎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契合程度及优缺点。目前对结肠炎的研究主要采用免疫法、化学刺激法、复合法、基因模型等4类建模方法。已报道的结肠炎造模方法较多,但没有一种模型能反映结肠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该文基于免疫法、化学刺激法、复合法、基因模型的特点、临床相关症状及优缺点做一综述,为后续研究结肠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参考临床诊断标准,整理分析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总结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明确其优缺点。统计结果发现,目前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少,且仅能揭示出某一种相关致病机制,其中吻合度较高的模型是基因工程技术造模和向中耳耳泡注入细菌因子2种造模方法,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但均未能体现中医证型。因此建立同时体现分泌性中耳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分泌性中耳炎病症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是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药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乳腺炎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对现有乳腺炎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乳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总结乳腺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分析现有动物模型的特点及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度情况,进而提出对乳腺炎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改进方法。乳腺炎动物模型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内毒素诱导感染模型和人浆细胞联合弗氏佐剂接种模型。现有模型是以西医指标为主的病理性模型,不能体现出中医病因及症状表现,因此建立与中西医临床吻合度高的乳腺炎动物模型是研究该病的重要手段。通过与现有的单因素模型相结合,复制出完善可靠的病症结合的乳腺炎动物模型,为乳腺炎疾病研究奠定更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该文宗旨为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基于痛风病的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目前常用的痛风动物模型,探讨现有痛风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及应用前景。目前对痛风的研究主要采用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性肾病模型3类模型方法,痛风病的造模方法较多,但缺少能反映痛风病临床病症特点、体现痛风病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复制,与临床病症仍存在一定差距。该文总结了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性肾病模型3类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比对临床相关症状及标准,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标准不一,方法不同,但缺少能反映颤证临床病症特点、体现帕金森病中西医病因的动物模型特点的复制方法。本文综述现有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各种模型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可供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参考的建议与评价思路。确立合理的反映帕金森病真实特征的模型是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为复制出更贴近临床发病特点的帕金森病模型提出合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卵巢早衰(POF)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评价现有POF动物模型特点及临床吻合度,为完善POF动物模型提供参考。分析发现雷公藤多苷或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方法建立的POF动物模型临床吻合度较高,其次是酶缺陷法、放疗法、化疗法、环境因素影响法和应激刺激法;基因缺陷法和免疫缺陷法建立的POF模型西医吻合度较高,但是缺乏中医证候表现。现有的动物模型不能充分满足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应不断完善并优化符合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POF模型,为今后中医药防治POF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参考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痤疮中、西医临床病症的特点,对现有的痤疮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为建立合理的痤疮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现有的痤疮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有痤疮动物模型是病理性模型,主要体现西医临床指标,动物模型的评价也以西医标准为主,中医标准为参考。该文提出更为完善的基于临床研究的痤疮动物模型的思路和方法,为痤疮动物模型确立合理的量化标准,进而形成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为促进痤疮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应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选择合理的痤疮动物模型,提高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为痤疮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总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对象、模型优缺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总结发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与中医寒湿阻络证和热毒伤阴证吻合度较高,与湿热毒盛证和气血两虚证吻合度较低,没有与血脉淤阻证相吻合的动物模型。患肢病变程度、病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为最常检测指标。现阶段相对于大量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相对薄弱,建立合理的模型判断量化标准,复制与中医证候吻合度更高的动物模型是日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1):188-191
目的:基于血热出血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血热出血动物模型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查阅血热出血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血热出血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和特点,总结血热出血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与模型特点,分析其优缺点及中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及优缺点。结果:现有血热出血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血热出血致病机制。结论:现有的动物模型与西医的病因病机较符合,但模型的致病因素太过单一,不能完全复制血热出血的发病机制,模型症状也与临床有差距,没有与中医病机相联系,没有体现中医证候,实验中缺少对模型一般观察状态的描述。本文基于模型的特点、造模方法、临床相关症状及优缺点做一综述,为日后进一步研究血热出血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膝骨关节炎(KOA)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以膝内侧疼痛、行走活动时膝痛加重、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复制出符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是KOA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基于KOA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KOA动物模型进行探讨,以KOA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为依据,分析已有模型的临床吻合度。经分析对比可知,目前已有的造模方法中,多为单因素动物模型,与临床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KOA的特点存在一定差距,且造模方法多以西医为指导,在造模过程中缺少中医致病因素,仅有寒冷刺激法考虑到寒、湿二邪。在模型评价中,以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关节软骨病变为主要评价标准,与临床上KOA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仍存在一定差异。从辨证分型来看,中医将KOA分为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已有的动物模型多将其混为一谈,仅有寒冷刺激法建立阳虚寒凝型KOA,其他证型至今尚无有效且公认的造模方法,在中医药相关研究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该文以KOA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为依据,分析已有动物模型,为KOA动物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模型评价的规范化提出建议,以提高动物模型与中、西医的临床吻合度,使KOA动物模型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促进相关机制研究、病理变化研究及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血虚证的中医、现代医学的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现有的动物模型。方法:梳理分析已有的文献,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血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思路及改进方法。结果:血虚证造模方法较多,但缺少能反映血虚证临床病症特点、体现血虚证中西医病因的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确立合理的量化标准是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结论: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应更加贴近于临床,现有的血虚证动物模型应根据临床病症特点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为其动物模型的规范化提供计量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归纳实验动物品系、年龄、性别、造模方法、成模周期、阳性对照药、检测指标等,构建数据库并进行规范整理、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6篇文献,包含动物模型实验研究52例。实验动物多选择6周龄、3~4周龄的SD大鼠或3~4周龄、8周龄的KM小鼠,性别多选择雄性或雌雄各半。模型以病证结合复合模型和模拟IgA肾病模型多见;常用造模方法为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灌胃和尾静脉注射麦胶蛋白溶液、灌胃/口服干姜、胡椒、荜茇+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混合液+尾静脉/耳缘静脉和皮内注射卵白蛋白0.9%氯化钠溶液;造模周期以14、6、12周多见。阳性对照药应用最多的是西咪替丁、双嘧达莫、雷公藤多苷片。高频检测指标依次为血清相关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24 h尿蛋白、肾组织免疫组化、表观指标、尿常规、皮肤组织病理等。结论 目前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多样,病证结合复合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特点吻合度较高,但缺...  相似文献   

19.
子宫发育不良即幼稚子宫,主要是指女子青春期以后甚至进入到生育期子宫体积明显比正常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因发育过程相关激素低下导致,主要表现为经迟、月经稀少、痛经、甚至发展为闭经,婚后常表现为不孕等。本文基于子宫发育不良的中医、西医临床病证特点,总结归纳目前现有的子宫发育不良的动物模型。根据子宫发育不良的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标准,分析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模型与子宫发育不良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情况,提出相应动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现有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的完善思路及改进方法。而目前子宫发育不良建模方法不多,现子宫发育不良模型为病理性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已有模型从一些方面反映了子宫发育不良的临床情况,但缺少子宫发育不良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缺少体现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通过与现有的单因素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与临床病证相结合的、更接近人类子宫发育不良典型症状的复合动物模型,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同时完善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中医证型的子宫发育不良病证结合模型是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皮肤衰老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皮肤衰老模型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整理分析中西医对皮肤衰老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总结皮肤衰老动物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对比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探讨分析,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结果皮肤衰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现有模型与皮肤衰老的临床病症特点差距较大,无法体现皮肤衰老中西医病因。结论探索能进一步反映皮肤衰老临床病症特点,体现皮肤衰老中西医病因,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是今后需要努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