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研究来探讨长期格列美脲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和二甲双胍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格列美脲(37例),对照组加用瑞格列奈(32例),治疗时间2年。入组时和治疗结束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I)、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胰岛细胞功能(HOMA-β)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MI、FPG、2h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TC、TG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FINS、2hINS、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对照组2hINS较治疗组升高明显(P<0.01),治疗组HOMA-β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差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长期治疗能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武娜杰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83-2084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沙格列汀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5月天津市黄河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服用沙格列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金芪降糖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2 hPG、HbAlc、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INS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6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组)、60例单纯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并进行组间比较.在控制高血糖、脂质异常后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FBG、HNS、2hPG、HbA1c、TC、TG、LDL -C、HOMA- 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HbA1c、FINS、TC、TG、HDL-C、LDL-C、HOMA- IR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 IR和FIN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并随访30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化验指标,并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接受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的体重、BMI、腰围值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BG、2 hPG、HBA1C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TG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及TC、LD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FINS、FCP、HOMA-β明显提升,HOMA-I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减少体重、降低血脂,并且改善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三黄脂消饮改善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三黄脂消饮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IGT患者90例,分成3组:三黄脂消饮组(A组)、罗格列酮组(B组)、三黄脂消饮联合罗格列酮组(C组),各4周为一疗程。每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G、TC)、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结果除FBG及B组BMI无明显变化外,3组2hPG、HOMA-IR、FINS、TG、TC、BMI均明显下降(P<0.05),HOMA-IS明显上升(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2hPG、HOMA-IR、FINS、TG、TC、BMI较A组和B组均明显下降,而HOMA-IS较A组和B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三黄脂消饮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血糖、血脂、BMI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26-2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BG、2 h PG、TG、TC、OC、HbA1c、FINS、FCP、HOMA-IR、HOMA-β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骨钙素水平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与FINS、FCP、HOMA-IR、HOMA-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2 h PG、TG、HbA1c、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C、FINS、FCP、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OC≤5.2 ng/mL组FBG、HbA1c水平显著高于5.2 n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显著低于5.2 n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OC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的关系,与FINS、FCP、HOMA-β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下降,并且O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的相关性,OC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新诊断HbA1c≥9.0%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记录低血糖事件.结果 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HbA1c、TC、TG、LDL-C、hs-CRP和HOMA-I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HOMA-β水平明显升高(P<0.05),BMI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HbA1c≥9.0%的2型糖尿病,在有效降糖、降脂的同时,更好改善了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增加体重和低血糖风险性,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3餐前30 min及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4周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然后分别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降糖药物或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随防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β细胞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BG、2 h PG、HOMA-IR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 h INS、HOMA-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FINS、BMI、TG、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加用格列美脲治疗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探讨格列美脲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意义。方法选取应用胰岛素治疗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剂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治疗。共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用量及治疗中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MI、FBG、2 hPG、HbA1c、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可有效降低FBG、2 hPG、HbA1c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实现HbA1c达标。  相似文献   

10.
高原  姚婷  万明  王家丽  孙秋 《西部医学》2023,35(10):1501-1505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轻度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7月—2022年4月收治的184例T2DM伴轻度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1例,二甲双胍治疗)、B组(61例,西格列汀治疗)和C组(62例,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3组治疗后血糖、血脂、脂肪因子、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FBG、2hPG、HbA1c、TG、TC及LDL-C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明显升高,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降低(均P<0.05),且A组FIns低于B组和C组,C组HOMA-β高于A组和B组,HOMA-IR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相似文献   

11.
吴护群  卢汶  张文  张进安 《吉林医学》2012,(27):5899-5900
目的:探讨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22例)及格列苯脲组(23例),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胰岛素敏感性(HOMA-IS)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指数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经治疗12周后FPG、2 h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格列美脲组FINS下降(P<0.05),格列苯脲组FINS无明显变化(P>0.05);③治疗后,格列美脲组HOMA-IR指数明显下降(P<0.05),HOMA-IS指数及HOMA-β指数明显升高(P<0.05),格列苯脲组HOMA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均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但格列美脲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优于格列苯脲,是更理想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作为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0例作为糖尿病+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2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脑梗死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脑梗死组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HDL-C低于对照组,且糖尿病组+脑梗死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FINS、HOMA-IR、TG、TC、LDL-C、HDL-C是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升高,其水平受FINS、HOMA-IR、TG、TC、LDL-C、HDL-C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7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血糖指标,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PBG、HbA1c和HOMA-IR水平均较前下降,观察组FBG、2 h PBG、HbA1c和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较前下降,HDL-C水平均较前上升,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注射可有效调节T2DM患者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氟西汀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88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及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ns、Pins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F-1及TIMP-1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MP-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氟西汀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体质量、血糖及胰岛功能,并平衡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德谷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8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德谷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和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各41例,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同时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及治疗费用。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FBG、2hBG、HbA1c、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FC-P、2hC-P、HDL-C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FBG、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MI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BMI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4%,依从性为100%,满意度为97.6%,对照组分别为17.1%、92.7%和87.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P<0.05)。结论 德谷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26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HDLC、FPG、P2 hBG、HbA1c、HOMA-β、HOMA-IR相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FPG、P2 hBG、HbA1c、HOMA-IR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HDLC、HOMA-β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可明显调节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且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化痰方、达格列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化痰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全身骨矿含量、全身脂肪含量腿部、躯干和全身肌肉含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联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BG、HbA1c、HOMA-IR、FINS、BMI、全身脂肪、TG、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全身骨矿含量、腿部、躯干和全身肌肉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BG、HbA1c、HOMA-IR、FINS、BMI、全身脂肪、腿部、躯干和全身肌肉含量、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全身骨矿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利湿化痰方联合达格列净能显著改善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全身脂肪含量,提高骨矿和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采用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甘精胰岛+重组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FBG、2 h PG、HbA1c及BMI、HOMA-IR、HOMA-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且观察组FBG、2 h PG、HbA1c及BMI、HOMA-IR、HOMA-β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指数,保护胰岛健康,安全性较高,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降解酶(IDE)活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T2DM患者(糖尿病组)及150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和IDE活性,同时计算IR指数(HOMA-IR).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及IDE活性,并分析糖脂代谢指标及IDE活性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体质指数(BMI)、DBP、TG、TC、LDL-C、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和ID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BMI、TG、TC、LDL-C、FBG、2hPG、FINS、IDE活性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IDE活性、TG、LDL-C是影响HOMA-I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明显糖脂代谢紊乱,且IDE活性升高.IDE活性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个体化减重干预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均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基础饮食、运动干预,观察组同时予以个体化减重干预,均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利拉鲁肽用药剂量;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BMI、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利拉鲁肽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有差异(P <0.05),观察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③两组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个体化减重干预可降低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BMI,调节糖脂代谢,且不良事件不会显著增多,相较于常规干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