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牙列拥挤采取选择性拔牙的矫治方法。方法 将 15例成人牙列拥挤患者均行X线全颌曲面断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采集记存模型 ,计算牙列拥挤程度、确定拔除牙齿 ,拔牙后戴矫正器 ,关闭拔牙间隙。结果  15例牙列拥挤患者在拔牙后 ,关闭拔牙间隙一般 2~ 6个月完成 ,平均每个月牙齿移动1.6mm ;矫治 12~ 2 0个月 ,再佩戴保持器 1年 ,均获较好效果。结论 关闭拔牙间隙是整个矫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成人牙列拥挤通过选择性拔牙 ,矫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牙列拥挤在牙畸形中最常见,通常根据牙列拥挤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拥挤度在6mm以下者不拔牙矫治,可采用邻面去釉、扩大牙弓或推磨牙向后等方法矫治。本文采用螺旋弹簧开展间隙排齐牙列法不拔牙矫治安氏I类错,经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显示达到了矫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轻中度牙列拥挤早期不拔牙矫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陆盛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3):180-180,182
目的探讨轻中度单纯牙列拥挤早期不拔牙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例轻中度(拥挤度在9mm以下)牙列拥挤患者,在恒牙早期或替牙末期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上下颌切牙相对上下颌骨和颅面部均无明显移位,且面型良好无改变。结论轻中度单纯牙列拥挤早期可以不拔牙矫治,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牙列拥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轻度牙列拥挤常用扩弓的方法即可使拥挤解除,中度、重度牙列拥挤常常需要拔牙矫治法来解决.临床上常规遵循对称性拔牙的原则,采用单侧式单颌拔牙较少.但是,对于特殊病例,如中度拥挤,且拥挤在牙弓的一侧,矫治后中线偏斜较小,可采用非常规单侧上或下颌的拔牙模式矫正中度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5.
牙列拥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轻度牙列拥挤常用扩弓的方法即可使拥挤解除,中度、重度牙列拥挤常常需要拔牙矫治法来解决.临床上常规遵循对称性拔牙的原则,采用单侧式单颌拔牙较少.但是,对于特殊病例,如中度拥挤,且拥挤在牙弓的一侧,矫治后中线偏斜较小,可采用非常规单侧上或下颌的拔牙模式矫正中度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6.
减数拔牙在牙列拥挤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牙列拥挤病例,使用减数拔牙矫治方法后,认为该方法在牙列拥挤矫治中对解除牙列拥挤疗效可靠,方法较简单  相似文献   

7.
黄海燕 《中外医疗》2014,33(7):77+79-77,79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非拔牙对牙列拥挤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来该院治疗的牙列拥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结扎式非拔牙矫治,比较两组临床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列拥挤患者拔牙矫治及年龄因素对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28例16岁以下牙列拥挤拔牙患者,28例16岁以上牙列拥挤拔牙患者,在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上测量牙弓宽度,其中包括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大,磨牙间宽度减小;对比得出16岁以下组尖牙间宽度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列拥挤患者拔牙矫治不会导致牙弓狭窄;牙弓宽度的改变可能影响疗效的长期稳定性,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1998年以来对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不对称拔牙矫治,引起不同程度的非拔牙区的牙列拥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患者年龄在14~26岁,女性2例,男性2例,均为中性关系,前牙列拥挤畸形,均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其中两例拔除,出现区拥挤,1例拔除,出现区拥挤,1例拔除矫治,出现区拥挤,均采用拥挤区牙齿片切及减少覆盖等方法,达到患者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牙列拥挤矫治之中应用自锁托槽非拔牙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了解自锁托槽非拔牙在牙列拥挤矫治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7月07日—2017年07月13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62例牙列拥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治疗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31例病患接受结扎式托槽非拔牙进行矫治,治疗组31例病患进行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对比并且分析参照组和治疗组病患的临床矫治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之后,牙列拥挤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将参照组、治疗组的数据进行比对,梳理后数据差异存在差距,(P0.05)。治疗组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颊尖间宽度、第一前磨牙颊尖间宽度以及尖牙牙间宽度各项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将参照组、治疗组的数据进行比对,梳理后数据差异存在差距,(P0.05)。结论:与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相比较,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能够取得优质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矫治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儿童在替牙期出现前牙轻度拥挤的现象临床中较为常见,若等乳牙替换完成后再行矫治,替牙间隙往往被第一恒磨牙前移所占用,只好通过推磨牙向远中、扩弓、减数或减径来进行矫治,增加了恒牙期固定矫治的工作量和难度。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乳磨牙邻面去釉对替牙晚期牙列拥挤的患者进行固定矫治,充分利用替牙间隙解除牙列拥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单纯性牙列拥挤的诊断、矫治计划的确立以及如何选用矫治器提供必要的帮助。方法 :通过模型分析 ,对牙量、牙槽弓长度进行测量 ,计算出牙的拥挤度、Bolton指数等。结果 :对于Ⅰ°拥挤一般不予减数矫治 ,Ⅱ°以上拥挤 ,一般均需减数矫治。结论 :固定矫治器在维持支抗、充分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拥挤的牙列方面优于活动矫治器。关闭拔牙间隙可以用滑动法 ,也可以用关闭曲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一种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良好途径。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病例,进行分期非拔牙矫治:①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②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开辟间隙,解除拥挤;③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关闭牙隙。结果13例患者经5~8个月后,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第1磨牙平均远移约3.6 mm。结论分期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周文功 《海南医学》2008,19(2):69-70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联合导板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单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结合前牙平面导板,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矫治结果满意,上颌及上唇前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结合平面导板应用于低角的下唇及下切牙突度小,无下牙列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一直是正畸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有学者统计拔牙率在所有正畸患者中占50%~60%,随着正畸矫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牙齿三维空间移动的控制愈来愈精确,拔牙矫治的比例有逐渐减少趋势,而且拔牙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口腔牙列畸形矫治时,诊断和设计,均牵涉到每一个病例是否拔牙,拔多少牙,拔哪些牙的问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1],间隙明显不足的错畸形,必须拔牙矫治。通过拔牙才能达到牙量与骨量的协调,以及牙弓与口周肌肉张力间的平衡,从而使矫治效果稳定,不易复发。现就在矫治牙列拥挤畸形中拔除后牙的牙位选择作以综…  相似文献   

16.
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矫治牙列拥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不拔牙情况下,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在牙列拥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牙列拥挤(拥挤度Ⅰ~Ⅲ度)病例10例,用口外唇弓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5~11月的治疗,牙列拥挤解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口外唇弓可有效地推上磨牙向后解除牙列拥挤,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使用固定(牙合)垫及Hyrax腭中缝扩展矫治器非拔牙矫治轻、中度拥挤高角反(牙合)的效果.方法 应用带固定(牙合)垫的Hyrax腭中缝扩展矫治器非拔牙矫治轻、中度拥挤的高角拥挤反(牙台)患者36例,随访2年.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牙齿排列整齐,覆盖覆(牙合)正常,未出现开(牙合)情况.结论 带固定(牙合)垫的Hyrax腭中缝扩展矫治器非拔牙矫治轻、中度高角拥挤反(牙合),临床效果良好,结果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于严重拥挤错(牙合)的矫治常需考虑拔牙的问题,而拔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矫治的效果。拔哪颗牙更好?本文通过对临床114名拥挤病例中的82名拔除恒牙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每颗牙都可能成为拔除对象。其中以拔除第一双尖牙为首选。同时,拔除哪颗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矫治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90例牙列拥挤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A组(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与B组(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牙弓宽度均大于B组(P<0.05);治疗后,A组UI-NA、UI-NA距低于B组,U1-L1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ULP低于B组,Ls-E、Li-E、Snls-SiLi高于B组(P<0.05)。结论牙列拥挤采用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可改善牙弓宽度及软硬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OMY自锁矫治技术对非拔牙矫治前牙反(牙合)伴中度拥挤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前牙反(牙合)伴中度拥挤患者,诊断为安氏Ⅲ类亚类错(牙合)、毛氏Ⅱ1+Ⅰ1类错(牙合)、高角、面部不对称,应用TOMY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测量其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及牙弓长度、宽度、牙槽骨宽度及基骨弓宽度。结果:矫治后患者上下颌牙列排齐整平,达到中性(牙合)关系;矫治后SNA、SNB和ANB无明显变化,上前牙唇倾度增加10°,达到正常值;矫治后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牙槽骨宽度、基骨弓宽度及牙弓长度均较矫治前有所增加。结论:临床上对于前牙反(牙合)伴牙列中度拥挤非拔牙患者,可考虑采用TOMY自锁矫治技术,通过增加牙弓宽度和长度来改善前牙反(牙合)牙列拥挤,以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