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断体会,以提高IPF的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IPF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相关资料,对IPF的临床诊断依据做出总结。结果:临床表现气促21例(95.45%),干咳17例(77.27%),Velcro罗音13例(59.09%)。HRCT检查表现为条索状影21例(95.45%),磨砂玻璃影和网格状影各20例(90.90%),胸膜下线19例(86.36%),胸膜增厚16例(72.72%),小结节影14例(63.64%),蜂窝肺12例(54.54%),小叶间隔增厚10例(45.45%)。4例行肺活检,2例早期患者呈肺泡慢性炎症,肺泡结构大部保持完整,肺泡壁水肿增厚,间质内炎症细胞聚集;另2例呈肺泡间隔(间质)和肺泡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炎症。结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双肺Velcro罗音是IPF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是IPF诊断的重要标准,高分辩CT(HRCT)、肺功能等检查是患者临床确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HRCT)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42例拟诊为IP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常规CT及病变局部HRCT。比较各影像学检查诊断IPF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估IPF患者各影像学检查表现。结果 HRCT诊断IPF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CT、X线;CT及HRCT均可在IPF患者肺部显示弥漫性分布病灶,其中HRCT小叶内间质、间隔不规则增厚显示率、小叶性肺气肿及胸膜下弧线影显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两检查方法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网状改变、蜂窝肺及磨玻璃样密度影显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经HRCT确诊的20例IPF患者中,主要病变分布于上肺者5例(25.00%)、分布于下肺者15例(75.00%);分布于中央及肺门者2例(10.00%)、外周分布18例(90.00%);双侧分布20例(100%)。结论 HRCT诊断IPF效能良好,有利于IPF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黄迪开  谭莉平  陆建常 《广西医学》2012,34(7):866-867,870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RC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IPF患者14例,使用普通CT扫描(层厚10 mm)及HRCT(层厚1 mm)两种方法 检查,分析IPF的CT表现.结果 IPF主要CT征象有8项,HRCT可以清晰显示小叶性肺气肿,胸膜下线,而普通CT扫描则无法清晰显示;HRCT在显示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方面优于普通CT,两法均能显示网状改变、蜂窝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等征象.结论 HRCT有明显优势,能显示肺的细微结构,显示病灶清晰,能观察到很多普通CT扫描不能显示的征象,能反映IPF的早期表现,评价病灶的活动性,为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及外科肺活检(SLB)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诊断为IIP的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初始诊断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组患者实施有创检查情况及出院诊断。结果经本院呼吸内科最终诊断为IIP的患者共391例,平均年龄为(62.5±11.9)岁。未行有创检查患者49例,行TBLB检查患者299例,行SLB检查患者43例。299例实施TBLB检查的患者中,132例(44.1%)未取到肺组织,167例(55.9%)成功获取肺组织,其中具有诊断价值者79例(47.3%)。依靠TBLB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30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2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18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4例,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B-ILD)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各2例,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1例。43例实施SLB检查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取肺组织,其中具有诊断价值者40例(93.0%)。依靠SLB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NSIP 20例,IPF 12例,COP与LIP各3例,RB-ILD与DIP各2例。在181例未实施有创性检查或未能成功通过有创性检查获取肺组织的患者中,40例患者可通过临床资料获得最终诊断,最终诊断均为IPF。结论病理诊断在IIP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TBLB或SLB均可为IIP的病理诊断提供依据。具体的活检方式可根据当地医院及患者本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50例ILD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0例中发病因素与职业环境有关者43例;病种分布中,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主(18例);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48例早期活动后有呼吸困难,18例杵状指(趾),15例肺部有爆裂音及湿罗音;;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29例患者CT检查在双肺下叶周边部和胸膜下显示有网格状改变、15例表现为以毛玻璃样改变为主,肺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通气过度。3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口服富露施,6例患者应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结果症状明显好转32例,无好转8例,死亡10例。结论:ILD既可以是原发于肺脏的疾病,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肺脏的表现,病种多样,可根据胸部HRCT的特异性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诊断,进行病因和综合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深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对19例早期IPF病人的临床表现、高分辨CT(XRCT)、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例IPF病人HRCT、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均出现明显异常变化,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提示IPF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HRCT、运动心肺功能联合检查可提高IPF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疾病(SPF)二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肺间疾病患者,IPF、SPF患者各30例,并设定为IPF组与SPF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IPF组的临床症状比SPF组更为典型,P0.05;IPF组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SPF组(70.00%),P0.05。结论肺间质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其中SPF无典型症状,需引起重视,加强肺功能检查及血液检查,避免延误病情。若存在网络状改变可考虑为IPF,及时予以对应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58例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PF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Velc音,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高分辩CT(HRCT)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IPF发病机制不明,应重视临床症状及HRCT检查。  相似文献   

9.
对1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3例经外科肺活检确诊,其余1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认为IPF的诊断可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肺功能、纤支镜等检查,外科肺活检有助于确诊,但治疗上仍无特异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袁英春 《吉林医学》2012,33(3):553-55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2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血沉(ESR)增高21例,类风湿因子(RF)强阳性17例,血小板增高15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8例,低氧血症18例。结论:IPF的发生与RA有关,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及肺功能检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肺纤维化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方法 对48例符合ATS/ERS提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IPF患者(男:女一40:8),均有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3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有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经过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与肺功能大多有所改善,而远期疗效差,痛死率高。结论 对长期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活检,能对本痛做出正确的诊断。对IPF患者实施全程的治疗观察,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唐桂红 《包头医学》2008,32(2):70-71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1994年1月~2000年6月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共30例并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25例(83.3%),VeIcros罗音28例(93.3%),发绀15例(50.0%),有杵状指11例(36.3%),有呼吸衰竭21例(70.0%)。28例患者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1例近期症状好转。结论IPF早期诊断和处理大多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88例RA合并IPF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并与113例单纯RA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为高分辨率CT(HRCT)提示肺间质改变,包括网状影、磨玻璃影、蜂窝肺、胸膜肥厚等;其中有干咳症状者18例(20.5%),有胸闷、气促症状者11例(12.5%),有呼吸困难者22例(25.0%),有Velcro啰音者23例(26.1%)。观察组患者年龄、病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滴度、类风湿因子(RF)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体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补体4水平、口干、眼干、抗角蛋白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合并IPF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但临床症状轻微,应尽早完善肺HRCT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高滴度抗CCP抗体、RF可能与RA合并IPF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肺曲菌病13例临床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诊断方法、误诊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效果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肺曲菌病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以咳嗽、咯痰、发热多见.10例(77%)患者发病存在诱因,以免疫抑制因素多见.胸部X线和CT检查10例表现缺乏特异性,为多发斑片、斑点状阴影、支气管扩张或软组织肿块影;另3例(23%)的表现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分别为空洞内结节或肿块和多发结节伴晕征.6例通过手术或支气管镜病理明确诊断,7例通过多次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菌培养获得提示,并结合其它临床特征最后诊断.误诊4例(31%),病程均在半年以上.9例(69%)通过手术或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获得有效治疗.[结论]肺曲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迟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增强对影像学特征表现的认识,对可疑病例及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反复多次的病原学培养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合理采用手术和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该院1991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28例IPF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Velcro罗音和杵状指为突出表现,胸片/胸部CT显示双下肺外带弥漫网状结节影,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障碍,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I型呼吸衰竭。1例为IPF合并肺癌。71.4%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研究期内7例死亡,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结论IPF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特征性表现,并除外其他间质性肺病,不典型病例确诊还需肺活检。激素治疗对部分病例有效。IPF合并肺癌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李璐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3):25-26,38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高分辨CT(HRCT)的特征。方法选择我院经支气管镜病理活检诊断为IPF的患者56例,对其进行普通CT扫描及HRCT扫描,观察其病变情况及影像表现,分析其特征。结果普通CT显示,56例患者病变部位均呈弥漫性分布,均可见胸膜下间质网状影或线影,多分布于双肺下肺野,可见囊状、蜂窝状影及磨玻璃密度影或实变影;HRCT显示,56例患者均为双肺受累,病变部位多数分布对称,病变多分布于肺尖肺底方向上(以下肺野为主)和轴位上(以周边分布为主),偶见上肺野或随机分布HRCT影像学结果均见胸膜下间质网状影或线影,多数见肺气肿以及网状或蜂窝征,部分可见磨玻璃密度和两下肺牵拉支气管扩张。结论IPF患者HRCT具有一定特征,但应注意联合各征象与其他肺部间质疾病区别,准确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合并肺外表现的多样性、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方法对56例有肺外表现的MP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P感染占同期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总数的27.94%。有肺外表现者占MP肺炎患者总数的25.82%,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乏力50例,声音嘶哑13例,鼻塞流涕11例,咽痛21例,耳痛12例,头痛、呕吐8例,心悸、胸闷15例,心前区疼痛10例,皮肤出血点3例,腹泻、腹痛21例,血尿10例,过敏性紫癜3例,皮疹2例等。结论 MP肺炎合并肺外损害发生率较高,可累及多个系统,表现多样,预后较好,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MP-IgM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肺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8例肺孤立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主要辅助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肺恶性肿瘤34例(50%),肺良性肿瘤16例(23.53%),肺结核球18例(26.47%)。随着结节直径增大,肺癌的发生率增高。胸部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38.24%,胸部CT诊断的准确率为7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准确率为13.64%,痰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7.89%。结论:肺部孤立结节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恶性病变约占50%,诊断上仍有一定困难。治疗上应及早手术,彻底切除病变,尽量保存肺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上气道阻塞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气道阻塞的特点,提高对上气道阻塞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4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上气道阻塞的76例患者的病因谱、临床特点、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76例患者中,呼吸道淀粉样变19例(25.0%),复发性多软管炎23例(30.3%),肿瘤25例(32.9%),结核8例(10.5%),甲状腺多发实性结节1例(1.3%)。上气道阻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包括:咳嗽46例(60.5%)、声音嘶哑43例(56.6%)、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36例(47.4%)和咯痰29例(38.2%)。56例患者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检查,其中27例(48.2%)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4例(25.0%)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70例患者进行了支气管镜或喉镜检查,67例(95.7%)有明显异常发现,其中35例患者(50%)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壁增厚和/或狭窄,32例患者(45.7%)表现为气管内结节或新生物。60例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符合淀粉样变者16例,复发性多软骨炎5例,结核4例,肿瘤25例,支气管黏膜肉芽肿伴慢性炎症10例。结论对于临床怀疑上气道阻塞的患者应及时行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上气道阻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慢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及20例继发慢性肺间质性疾病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特点。结果:慢性肺间质性疾病的主要HRCT表现为异常线样影、蜂窝影、磨玻璃影及结节影。IPF的HRCT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状影或蜂窝影,病变主要分布于两肺基底部、肺外带胸膜下。在临床上有典型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常伴杵状指、发绀及肺底部的爆裂音。结论:IPF在临床及HRCT表现上有其特点,有别于继发性肺间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