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失败原因分析于秀淳刘晓平周银曲卫东我院自1992年9月开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PLD)共治疗67例患者,其中10例效果差改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就术中所见分析探讨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2.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附108例报告)李学民,高擎书,丁菊开,李孟军我科自1991年8月~1994年10月应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lumabrdiscectomy以下简称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了较广泛...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治疗1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治疗138例报告邓昌李庆涛吉勇林圣州茆文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LumbarDecotomy,PLD)是七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985年Onik首先报道自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Automa...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45例报告魏加强,陈明,尉言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PLD)是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临床开展此项手术,优良率为75%~92.2%。我们自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1985年Onik等首先报告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ic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先后进行APLD探索。1995年8月以来,我院...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ChoyDS和Ascher等于 1986年首先在临床上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ercutaneouslaserdisk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获得成功以来[1] ,PLDD技术以其损伤小、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获得患者和许多骨科医师的青睐。近年来又发展起来一种新的技术 ,即经皮内镜下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endoscopiclaserdiscectomyPELD) [2 ] 。PELD技术将脊柱内镜与激光传送系统相结合 ,能直接观察椎间盘组织 ,并可同时应…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 my ,PLD) ,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其治疗机制是椎间盘内减压[1] 。影响PLD疗效的两大基本要素是适应症的选择和减压是否充分[1,2 ,4 ,5] 。那么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 ,减压是否充分即髓核切除是否足量就成为关键。为了增大髓核切除量 ,我们自 1995年开始应用双侧穿刺法进行PLD术 2 7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93年 3月~ 1999年 12月 ,在C型臂X光机或CT引导下 ,应用P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6 1例 ,其中CT引导下 …  相似文献   

8.
曾冰  张明毓 《颈腰痛杂志》1994,15(3):185-185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曾冰,张明毓我院骨科自1991年底以来,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收效良好。现将治疗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25~49岁,平均34岁。腰...  相似文献   

9.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例报告李健,程立明,胡汉生,许惠莲我院在总结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经验的基础土,自1993年起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  相似文献   

10.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于秀淳,刘晓平,周银,曲卫东我院自1992年9月开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LD)共治疗67例患者,其中10例效果差改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就术中所见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失败原因。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1.
PLD术配合硬膜外封闭及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本院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辅以术后硬膜外封闭及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治愈率91.5%。与国内文献报道的单独应用PLD术的80%左右的治愈率相比,有较显著差异。本文分析了PLD术后部分病例疗效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狭窄的神经根管未予扩大以及神经根的粘连所致。显示了术后硬膜外封闭和骨盆牵引治疗能彻底消除病因,提高PLD疗效的优点,并阐述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12.
柳健  郭建民  张云  李文  刘英 《中国骨伤》1994,7(3):35-36
自动式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陕西西安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医院(710089)柳健,郭建民,张云,李文,刘英我院1992年11月至1993年5月使用国产APLD(automatedpercutaneouslumbardiskectomy)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及其并发症边杰1杨笑宏1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1年4月至1996年4月,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1例。其中男189例,女72例。年龄16~61岁。病程3个月至19年。共行PLD281次,包括L...  相似文献   

14.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吸术7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吸术79例方健王晨光孟庆云宋恒平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是一项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本文总结了79例经PLD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临床资料79例中男60例,女19例;年龄23-51岁;病...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后椎间盘感染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近年应用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active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2]。但常因术后并发椎间盘感染而使病情迁延不愈,影响预后。现对我院4例APLD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椎间盘术后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年龄32~50岁。其中3例在同时行两个椎间盘切吸治疗后,其中一个间隙发生感染。本组4例感染部位均为L5~S1。…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脊柱稳定性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半或全椎板切除三种髓核摘除术腰骶椎结构稳定性所接受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力学稳定的方法,对新鲜成人尸体腰骶椎结构正常的标本进行研究。结果:三种模拟手术与正常态之间腰骶椎结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LD介入手术的局部穿刺对结构的损伤与破坏最小,全椎板切除术结构有着较大的损伤与破坏,半椎板切除术的情况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PLD手术具有局麻,安全,创  相似文献   

17.
经皮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大由 《颈腰痛杂志》2000,21(4):337-338
经皮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DD)为介于手术和保守治疗之间的一种有限化手术,其基本原理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相相同,是为减轻突出椎间的内压,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主要是采用激光辐射汽化烧灼髓核组织,而不引起周围组织热损伤。许多临床治疗研究证实优良率达到70%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PLDD的病例选择十分重要,要求做到诊断精确和适应证严格,方能取得优良结果。PLDD最显著优点为:安全、有效、局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术后出血1例报告张国庆1任伟1丁文斌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近两年在国内已逐步推广应用,有一定疗效。然而,对于手术后引起大出血尚无报导。我院采用此法治疗30多例患者发生1例术后大出血,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相似文献   

19.
经皮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报告李贵涛,梁善言,吕春雷1994年以来,我们参考有关文献,采用经皮激光减压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病人,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20~33岁,病史4~18个月。术前均有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相似文献   

20.
PLD术后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疗效关系——术前后CT或MRI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LD)的治疗机理。方法 本文对58例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的病人进行了随访,并将术前术后的CT或MRI进行比较。结果:PLD术后椎间盘突出无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盘的变态变化不是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症状级解的原因,而椎间盘减压和神经根周围的化学变化可能是症状缓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