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半定量CRP在恶性肿瘤诊断和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芳 《重庆医学》2006,35(5):436-437
目的探讨定量CRP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140例健康人及220例不同类型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CRP水平。结果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差异很大(P〈0.01),各种恶性肿瘤性CRP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下降幅度不同。结论CRP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手术预后判断及肿瘤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的CRP值.34例肿瘤复发患者为试验组,22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83.25%的肿瘤复发患者CRP升高.辅助化疗患者化疗前后的CRP改变不明显;肿瘤复发组化疗有效者的CRP较化疗前明显下降,而化疗无效者较化疗前CRP升高.肿瘤复发组化疗无效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结论:化疗疗效与患者血清CRP变化呈负相关,化疗后CRP升高提示预后不良,CRP可作为肿瘤复发患者的诊断、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浓度,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预后及严重程度。方法:对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患者、B组稳定性心绞痛25例患者、C组正常人51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B、C3组血清CRP浓度分别为18.65±24.22mg/L、3.45±6.50mg/L、2.91±3.45mg/L,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CRP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测定6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及58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PCT,并同期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RP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在64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PCT、CRP质量浓度升高均有显著性,但PCT显著性更高(P<0.01)。PCT>0.5ng/ml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与CRP相同,均为100%,而特异性77.5%优于CRP。结论:与CRP和白细胞计数相比,PCT是一个较好的小儿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胃癌淋巴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98例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CRP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CRP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68.2%)高于阴性患者(8.2%)(P〈0.05);术后血清CRP阳性患者于术后第5天明显增多,而在术后第10天时多数患者血清CRP降至阴性水平。乙组下降至阴性的例数高于甲组(P〈0.05)。结论:CRP结合临床可作为胃癌淋巴转移的疗效判断及观察预后的一个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春秀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4+2290
目的:比较C反应蛋白(CRP)定量测定与白细胞(WBC)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筛查过程中两者的敏感性,探讨这两个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及时性。方法:选择儿科门诊发热患儿1 046例,直接从儿童指端采取全血,同时进行CRP定量测定和血常规测定。其中CRP定量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采用QUIK READ仪及配套试剂。WBC测定使用Sysmex-XS800i血细胞计数仪及配套试剂。将CRP和WBC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白细胞计数和CRP检测同时异常者106例,占10.13%;单独白细胞计数升高312例,占29.84%;单独CRP升高122例,占11.66%;白细胞计数和CRP检测同时正常者506例,占48.37%。WBC计数与CRP测定的敏感性有差异(χ2=7.88,P<0.01)。结论: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筛选、诊断、疗效观察方面WBC计数比CRP定量测定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以观察细菌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效果。方法运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血细胞分类计数仪,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65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和使用后3天、5天、7天分别采血测定CRP及WBC计数,以判断抗生素治疗效果。结果抗生素使用效果好时,CRP与WBC计数逐步降低。结论 CRP与WBC计数对抗生素使用疗效的观察均有意义,但CRP在抗生素治疗后结果下降较WBC快,对抗生素疗效的观察比WBC计数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宝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97-249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浊法对45例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3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CRP测定,并比较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值明显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同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CRP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并且,动态观察CRP可作为感染程度和疗效的判断标准,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率。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浊法对45例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3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CRP测定,并比较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值明显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同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CRP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并且,动态观察CRP可作为感染程度和疗效的判断标准,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率.  相似文献   

10.
庞候旭 《吉林医学》2012,33(33):7177-7178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患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为观察组(9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60例),将两组于治疗前进行静脉抽血,通过比浊法测定其CRP值,比较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值显著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值可以评价新生儿早期感染指标之一,同时CRP的动态观察可以判定感染程度和疗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新生儿在早期感染性疾病的确诊率和治疗率,值得向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在内科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为内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我科非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分为四组,检测各患者空腹血浆CRP浓度与RBC和WBC个数,同时健康对照组血浆CRP浓度与RBC和WBC个数。结果:观察组各级别CRP水平、WBC个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CRP水平、WBC个数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RBC个数比正常对照组减少。结论:血清CRP水平与RBC、WBC个数可以作为评价内科感染性疾病病情控制的炎症免疫指标,能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方法: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浓度,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 0 1或P <0 .0 5) ;治疗2周后,CRP浓度接近正常。结论:CRP可作为估计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抗生素疗效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及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C -反应蛋白 (CRP)作为监测炎症反应的一种新的免疫指标 ,该文观察了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并探讨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采用气管旁颈 6横突法 ,每日 1次 ,两侧交替阻滞 ,共 7次。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 4 8例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和 2 8例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 :偏头痛患者经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头痛次数减少、头痛时间明显缩短、程度减轻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偏头痛患者血清CRP显著增高 (P <0 .0 1)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后血清CRP恢复正常。结论 :偏头痛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可能存在一些障碍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可调节偏头痛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与抗心磷脂抗体(ACA)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创伤骨折患者196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23例。健康查体者116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创伤骨折患者CRP含量显著增高,但低于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患者ACA阳性率明显增高,5例ACA阳性的骨创伤患者均发生DVT;下肢骨折组、多发骨折组、骨盆骨折组CRP阳性率又高于上肢骨折组(P〈0.05)。结论ACA和CRP与骨创伤后DVT的发生相关,ACA是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晶  何海兰  朱小石 《西部医学》2014,(5):649-650,65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肢体金免疫结合法,测定64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细菌感染组)及40例非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非细菌感染组)的PCT,并同期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RP.结果 在64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中,血清PCT,CRP质量浓度升高均有显著性,但PCT特异性更高(P<0.01),PCT>0.5μg/L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与CRP无显著性差异,而特异性优于CRP.结论 与CRP相比,PCT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CRP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程度和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就诊的40例合并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以及40例无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人分为两组即40例合并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40名无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测出两组人员的CRP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患有一种,两种,三种血管疾病,分别对三组患者的CRP进行测量,发现血管病变种类越少,CRP水平越低,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三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测量,发现血管病变种类越少,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对照组进行CRP水平测定,并与已测得的观察组CRP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CRP水平远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对照组进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测定,并与已测得的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CRP水平远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RP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与传统剖腹手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创伤程度的差别.方法:30例患儿随机分为经肛门组及剖腹手术组各15例.每例患儿于术前24 h、术后24 h、72 h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量血清中IL-6的浓度,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量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经肛门组IL-6、C反应蛋白浓度在术后24 h及72 h均较剖腹组要低(P<0.05).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较传统剖腹手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所造成的手术创伤程度要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外周血可溶性CD14(sCD14)、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特点,探讨sCD14水平与CHF患者病因、临床症状及单核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入院CHF患者246例,按病因、临床症状进行分组,并以10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入院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sCD14含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CRP浓度.结果 CHF组外周血CRP、sCD14水平较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不同临床症状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3.787,P=0.024),中重度临床症状组较无临床症状组显著性升高(P<0.05).病因不同的CHF组间sCD1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冠心病病因组与风湿病病因组均较高血压病因组显著性增高(P=0.009,P=0.016).CHF组sCD14水平与CRP水平及临床症状成显著正相关(r=0.396,P=0.000;r=0.206,P=0.001),而与单核细胞的绝对数及相对数无关.结论 sCD14和CRP水平在CHF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受病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但sCD14水平的增高并非由单核细胞数量增加引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及关节X线损害的关系。方法:RA患者53例,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补体、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魏氏法测定血沉,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拍摄双手和腕关节X线片。比较RA患者RF阳性、阴性者的一般项目、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指标、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及关节侵蚀程度。结果:RA患者RF阳性、阴性者各指标比较,疾病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室检测CRP及Ig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F阳性者DAS28较阴性者明显增高(P〈0.05);双手关节侵蚀程度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阳性的RA患者具有更强的疾病活动性,但RF水平与关节侵蚀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