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6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和FFA水平,分析血脂、FFA水平与胰岛素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患者的TC、LDL-C、TG、脂蛋白a和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C-肽和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C-肽/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与血糖、胰岛素、C-肽和HOMA-IR均明显正相关(r=0.426、0.382、0.413和0.393,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FFA、血脂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FFA与血糖、胰岛素、C-肽和HOMA-IR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居民饮料消费现状,完善国家食物消费基础数据库,为指导人群合理饮料摄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汉阳区663人进行问卷调查,饮料消费调查采用食物频率法。结果被调查的663名居民中,饮料饮用率为68.93%,其中男性饮用率为65.08%,女性为72.41%;女性饮用乳品、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率分别为47.70%、13.79%、4.31%,高于男性的31.43%、8.89%、0.95%(均P0.05);3岁~组人群乳品、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饮用率最高,分别为81.03%、40.52%、17.24%(均P0.01),18岁~组人群茶饮料、特殊饮料饮用率最高,饮用率分别为37.50%、16.67%(均P0.01);小学及以下人群的乳品、果蔬汁饮料饮用率最高,分别为60.29%、14.71%(均P0.05),大专及以上人群的茶饮料、碳酸饮料、咖啡饮料、特殊饮料饮用率最高,分别为36.42%、41.04%、7.51%、16.76%(均P0.05);低收入家庭果蔬汁饮用率最高,为18.18%(χ2=10.60、P0.01)。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会不同程度影响饮料饮用率;应针对重点人群儿童青少年的消费行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山东省儿童青少年饮料摄人情况,探讨饮料摄入对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5个城市15所学校的2 400名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正常组有38.5%、超重组有35.7%每周饮料的支出额主要集中在5~15元,肥胖组有36.7%支出额为1~4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7,P<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选择饮料规格比例最高的为塑料瓶(450 ~600mL),分别占57.4%、59.5%、60.1%,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经常饮用植物蛋白饮料比例分别占6.8%、3.5%、4.9%,经常饮用咖啡饮料比例分别占9.2%、11.6%、9.4%,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每日茶饮料的饮用量为(122.6 ±76.8)mL,超重组为(110.4 ±64.9)mL,正常组为(104.8±61.8)m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2,P=0.009).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用饮料具有普遍性,降低其饮料饮用频率和饮用量对其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9省(市)3~18岁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消费现状,为指导我国儿童青少年饮料合理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在我国9个省(市)选取了2585名3~18岁儿童青少年;消费量数据采用非连续3d 24h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结果我国9省(市)3~18岁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消费率和消费量存在差异。城市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消费率为45.1%,高于农村(χ2=19.529,P0.01),城市7~岁儿童青少年每周消费1~3次的频率最高,为45.4%。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平均消费量城市高于农村(P0.05),分别为31.4 m L/d和15.1 m L/d。男性平均消费量高于女性(P0.05),分别为28.8 m L/d和19.5 m L/d。中等收入家庭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的消费量最高,高、中、低收入家庭平均消费量分别为19.7 m L/d、28.5 m L/d和19.2 m L/d。14~18岁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消费量在不同收入家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消费呈上升趋势,建议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引导儿童青少年合理选择和饮用饮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早期肾损伤组112例,单纯糖尿病组136例;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24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尿NAG水平,ROC曲线分析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肾损伤组糖尿病病程[(9.15±1.48)年]明显长于单纯糖尿病组的[(3.79±1.0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肾损伤组的空腹血糖和尿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肾损伤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及NAG水平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肾损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N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肾损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NA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清C肽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及NAG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NAG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AUC高于单项检查及两两联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NAG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5%、86.9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与NAG是判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与脂肪因子和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对照组(T-1.0 SD)84例,骨量减少组(-2.5 SDT-1.0 SD)86例,骨质疏松组(T≤-2.5 SD)80例。采集各组清晨外周空腹肘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Wntl诱导型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结果各组血清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对照组,骨量减少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WISP1与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N端中段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邓智勇  张玫  田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479-2481,249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GH/IGF-1平衡的关系。方法纳入5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骨质疏松(DO)患者27例,无骨质疏松的患者(DM)27例),正常对照30例,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并采集空腹血检测生长激素(GH)、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O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钙(Ca)、磷(P)。结果 (1)OP组BMI低于DM组和对照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组GH较DM组和对照组高(P0.05),IGF-1水平在DO组有低于DM组趋势,DM组有低于正常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IGF-1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O组PINP、OT、CTX水平有高于DM组和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P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TX(r=-0.335,P0.05)与PINP(r=-0.373,P0.05)均与病程呈负相关。IGF-1与PINP(r=0.238,P0.05)、OT(r=0.636,P0.05)呈正相关。GH与BMI(r=-0.295,P0.05)呈负相关。GH/IGF-1与腰椎T值(r=-0.245,P0.05)、股骨T值(r=-0.232,P0.05)呈负相关,与BMI呈负相关(r=0.264,P0.05)。结论GH/IGF-1轴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耐量减低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CRP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糖耐量减低组(31例),2型糖尿病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水平,应用B超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颈动脉IMT.结果 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IMT、CRP较正常对照组、糖耐量减低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减低组颈动脉IMT、CRP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减低组、2型糖尿病组CRP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与颈动脉IMT关系密切;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糖代谢紊乱程度增加有增高的趋势,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可间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饮料消费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5-6月对江西省上饶市某高校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 610名大学生的饮用饮料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经常饮用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20,45.58,57.27,86.68,P值均<0.01);就读不同学院大学生在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72,25.97,46.64,74.81,P值均<0.01);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茶饮料和碳酸饮料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4,8.29,P值均<0.05);不同每月生活费对所有饮料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69,18.92,20.09,29.98,17.71,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乳类饮料,男生在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倾向性均高于女性(OR值分别为1.60,2.38,2.50,4.95,P值均<0.01);体育学院大学生在乳类饮料和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倾向性高于美术学院(OR值分别为1.29,2.19,P值均<0.05);化环学院大学生在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倾向性低于美术学院(OR值分别为0.43,0.50,0.42,0.42,P值均<0.05);每月生活费>1 500元者各种饮料的消费倾向性高于每月生活费<1 000元者(OR值分别为1.68,1.75,1.73,2.15,1.69,P值均<0.05).结论 不同特征大学生具有不同的饮料消费特点.应重点对男性、每月生活费>1 500元的大学生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饮料消费的观念,促进科学饮料消费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及降钙素原在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入院并经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20例,分为骨折术后组(67例)、肺部感染组(53例),并将同年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60例);分析3组受试者各实验室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部感染组血清和肽素及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骨折术后组血清和肽素及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折术后组相比,肺部感染组血清和肽素及降钙素原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感染组中,死亡组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对骨折术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其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上海市两区(地处中心城区)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培训专职人员一对一方式对户籍为上海市两区的6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足踝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对测得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年龄、性别、饮碳酸饮料、户外运动、服用钙片、既往骨折史与骨密度高低具有相关性(P0.05)。老年女性经常饮用碳酸饮料,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老年男性经常饮酒,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结论]该两区老年人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生活习性,在注重年龄、性别、既往有骨折史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预防的同时,应鼓励老年人多进行户外运动、定期服用钙片等。老年女性应避免或少饮用碳酸饮料,老年男性应不饮酒或少饮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将其分为血管病变组38例,非血管病变组59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血脂、血糖、空腹C-肽以及餐后1 h C-肽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61.37±9.38)岁、病程(8.17±3.45)年均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5、3.567,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三酰甘油(1.70±0.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3±1.05)mmol/L、餐后1 h血糖(18.44±4.21)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9.65%±1.83%)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2、2.074、3.072、2.276,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空腹C-肽(0.73±0.62)μg/L以及餐后1 h C-肽(1.62±0.83)μg/L水平明显低于非血管病变组(t=3.281、3.6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OR=2.53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187)、餐后1 h血糖(OR=2.56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OR=2.105)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而血清空腹C-肽(OR=0.482)、餐后1 h C-肽(OR=0.435)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C肽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与C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60例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采集两组患者空腹10 h后的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C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11.97±0.3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4.89±0.91)s、凝血酶时间(15.03±0.36)s,明显短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C肽水平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C肽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C肽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均P0.05);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与C肽水平下降,与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特点、影响其饮料消费的因素、年龄与饮料消费的关系,为科学指导中小学生饮料的消费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15所学校的24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饮料消费态度及行为、各种饮料消费频率等.结果:山东省中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饮料相关知识,饮用碳酸饮料较少,经常喝碳酸饮料者占9.3%,其消费与性别、城乡、年龄、学校、饮食习惯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中年龄组奶类、碳酸饮料经常喝者的比例分别为64.9%和10.8%,奶类、碳酸饮料饮用频率高于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P<0.05).结论:中小学生亟待科学合理的饮料消费指导,应针对中小学生不健康的饮料消费行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探讨感染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5月-2014年11月诊治92例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设为感染组,采用BD公司的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感染后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ysC)、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以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选取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10名为对照组,以未感染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未感染组。结果 9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9株,占53.6%,以表皮葡萄球菌16株,占14.5%,革兰阴性菌51株,占46.4%,以鲍氏不动杆菌13株,占11.8%;感染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微量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和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胱抑素、脑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且能加剧肾损伤并增加血清中胱抑素、脑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胰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7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者192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人群空腹和餐后血液进行血糖、胰岛素和C-肽检查,统计两组人群糖尿病发生率以及糖尿病病程;对观察组患者病理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人群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病程<2年和≥10年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别不大(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个时间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差别不大,肿瘤部位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以乳头状癌或者高分化腺癌为主,而非糖尿病胰腺癌患者则以低分化腺癌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新发糖尿病患者或者是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胰腺功能筛查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其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中学生体力活动与行为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青少年学生行为危险因素对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宁波市内抽取3个县(区)市,再从抽中的县(区)市所有中学(初中、高中)中随机抽样49个班级的2 16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每天看电视、有无打架受伤和喝汽水饮料行为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学生中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看电视情况对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x2=121.01,P=0.00,R2=0.12).结论 每天看电视是青少年学生体力活动的危险因素.应针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骨密度情况,并探讨影响糖尿病足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3.15、4.15,P0.05),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74,P0.05),观察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高于对照组(t=3.41,P0.05),骨钙素、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3.5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水平(t=3.15,P0.05),左、右双侧股骨颈骨密度水平(t=3.68、3.62,均P0.05),左、右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水平(t=3.57、3.97,均P0.05)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P=0.03)、BMI(P=0.04)、骨钙素(P=0.03)、空腹C肽水平(P=0.04)是糖尿病足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足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性别、BMI、骨钙素、空腹C肽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基础上,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连续治疗16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PG、Hb Alc及BM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2 h PPG及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BMI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期间,观察组血糖变异指标均小于对照组的血糖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吴东红  程瑶  徐滨华  胡涛  李征寒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36-1337,1343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尿钠肽(BNP)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04例糖尿病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T、Hcy、BNP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非肾病组血浆ET、Hcy、BN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临床白蛋白尿组血浆ET、Hcy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临床白蛋白尿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Hcy、BNP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内皮素、同型半胱氨酸、脑利尿钠肽水平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