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优选丁香叶中总酚酸最佳水提取乙醇沉降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原儿茶酸、咖啡酸的量为评价指标,选取加水倍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丁香叶中总酚酸的最佳水提工艺;选取醇沉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丁香叶提取液的乙醇沉降工艺。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最佳醇沉工艺为含醇量为70%,温度60℃,静置12 h。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作为丁香叶工业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中药复方降脂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加醇量、回流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中药复方降脂颗粒提取工艺中药物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影响。结果:优选出乙醇回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用2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平均得膏率为12.5%,总黄酮含量为4.49%。结论:经工艺验证证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正交试验法优选桃红四物汤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桃红四物汤的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8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出的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合理、稳定,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海南九节叶中总黄酮成分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海南九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药材/溶剂比例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海南九节叶中总黄酮最佳醇提工艺为20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应用该工艺提取海南九节叶中总黄酮,总黄酮获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菊花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菊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和出膏率的影响。结果菊花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95℃下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4倍水,第2次加12倍水,每次煎煮1.5h。绿原酸的含量和出膏率分别达到3.456mg·g-1和31.74%。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苠红胶囊醇提工艺。方法:以红景天苷提取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倍量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优提取工艺。结果:最优工艺为用14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芪红胶囊醇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张青青  黄瑞松  陆峥琳  竺勇 《广西医学》2013,(11):1524-1526
目的优选广山楂叶的水煎煮醇沉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得膏率和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破碎度、加水量、提取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对得膏率和芦丁含量的影响。结果广山楂叶水煎煮醇沉最佳工艺条件为:破碎度为0.5em,提取2次,首次加13倍水,提取1h,第二次加10倍水,提取0.5h,用2倍量95%乙醇醇沉。结论优化所得工艺简便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律复康胶囊醇提部分的最佳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正丁醇萃取物出膏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70%乙醇,煎煮2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方法合理、可行,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八味肝泰片的醇提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g1和干膏收率的综合指标作为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醇提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八味肝泰片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B)>醇加入量(A),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2C3,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50%乙醇溶液,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筛选出最佳的醇提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山药多糖水提醇沉工艺进行研究,得出山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药总多糖为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试验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并对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和醇沉次数进行考察。结果:水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10,温度100℃,时间4h,提取3次为最佳工艺条件。醇沉正交试验表明,醇沉后溶液浓度为80%,时间为12h,醇沉1次。结论:该实验为山药多糖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提取金花葵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乙醇回流最佳提取工艺为14倍量70%乙醇回流1次,120 min/次,金花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为4.38%。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凤尾草水提取液对铅中毒小鼠的排铅功效.方法 选用18 ~22 g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采用自由饮用醋酸铅水溶液建立铅中毒小鼠实验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摘眼球采集血液,取血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结果 凤尾草水提液可降低血液中的铅含量,且能显著增加脾脏系数.结论 凤尾草具有促进排铅的效果,减少铅的蓄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爬山虎中黄酮的鉴别及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传统溶剂浸提法进行常规的化学定性分析确定爬山虎籽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实验证实爬山虎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2,提取时间为3h,提取剂为pH=2的65%乙醇溶液。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爬山虎籽中总黄酮含量为2.3%。结论:爬山虎籽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优化并建立了爬山虎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对比研究了冷浸提取、温浸提取、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渗漉提取5种方法对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乙醇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5%乙醇回流1次,180min/次,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22%。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花生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花生壳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花生壳提取液中总黄酮;参照Fenton反应原理研究花生壳总黄酮的清除·OH作用。结果:花生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料液比1:20(m:V),在80℃下浸提2h;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较好分离富集花生壳黄酮类物质;花生壳总黄酮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花生壳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马齿苋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马齿苋总黄酮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20,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7.
薄荷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薄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薄荷为原料,以芦丁为标准品,以乙醇为溶剂,通过正交实验对薄荷黄酮的提取进行研究,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影响薄荷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结论: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固液比1:15,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陕产吴茱萸总生物碱提取条件。方法首先做单因素实验,选择提取溶剂和提取次数,然后设计Lq(3^4)正交实验,以溶剂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考察提取条件。结朵最佳提取条件为80%的乙醇15倍量、70℃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葛根饮片提取方法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干浸膏得率、黄酮总得率、葛根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方法;再运用L16 (45)正交设计表优化葛根提取工艺.结果:以水提连续回流效果最佳,葛根提取最佳工艺为: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结合实际生产,采用本法可降低成本、提高葛根得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凤尾草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以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0),将四氧嘧啶诱导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10)、凤尾草大剂量组(n=10)、凤尾草小剂量组(n=10).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均给予生理盐水自饮,凤尾草大、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凤尾草汤剂自饮,大剂量组凤尾草汤剂浓度为20 g/L,小剂量组凤尾草汤剂浓度为10 g/L,连续给药8天,测定给药前后小鼠空腹血糖值.结果 3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均下降(P<0.01),但凤尾草大、小剂量组用药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凤尾草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