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改良炉灶防治燃煤型氟中毒后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病区改良炉灶后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在2010年落实改良炉灶的病区单纯随机抽取3个村开展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每个村单纯随机抽取10户家庭户和4年级1个班学生调查燃煤型氟中毒知识知晓情况、家庭户炉灶使用、粮食干燥等相关生活行为情况。结果:①家庭户主和学生知晓率分别为87.86%、92.57%,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家庭户炉灶正确使用率为100.0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病区实施改良炉灶后,持续开展1年的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燃煤型氟中毒知识知晓率和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提高。所采取的后期管理健康教育措施适合干预村实际,可供其他病区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云南省2012—2014年重点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含有地方病核心知识的宣传材料,发放到项目县,分别对家庭主妇和小学生进行地方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采用统一问卷方式对项目县目标人群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调查,并对基线调查、效果评价的知晓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4~6年级小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16558人,干预前知晓率74.34%,干预后效果评价16551人,知晓率提高到94.51%;家庭主妇地方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8350人,干预前知晓率75.08%,干预后效果评价8350人,知晓率提高到93.07%。结论随着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目标人群对地方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人们对地方病的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病区人群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隆回县改灶降氟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效果。方法以问卷方式了解居民实施改灶降氟和健康教育干预三年前后的防氟知识知晓情况,抽样调查其三年前后炉灶使用情况和食品烘烤情况,实验室检测其三年前后玉米和辣椒的氟含量情况。结果三年后地氟病防治知晓率由原来的29.6%上升到81.9%,炉灶的正确使用率由32.9%上升到97.3%,食品烘烤率由79.6%下降到22.3%,辣椒、玉米的含氟量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改造降氟的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干预三年,效果显著,该方法对控制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濮阳市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濮阳市各项目县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碘缺乏病和饮水型氟中毒知识的知晓率,评价健康教育项目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方案》要求,对项目小学的学生和项目村的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之后,在项目县、乡、小学和村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干预活动,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实施后,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9.89%提高到干预后的95.27%,家庭主妇从55.2l%提高到92.72%;小学生饮水型氟中毒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7.22%提高到干预后的89.89%.家庭主妇从46.89%提高到87.67%;“向父母讲过碘缺乏病知识”的小学生从干预前的2.80%增加到干预后的97.79%,能正确回答“炒菜时,碘盐应该什么时间放?”的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01%增加到干预后的98.42%;“愿意饮低氟水”的小学生从干预前的39.20%增加到干预后的74.45%,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74.32%增加到干预后的88.89%。结论健康教育项目对提高目标人群地方病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明显效果;在加强大众媒体宣传的同时.应建立“学生一家庭一社区”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5.
泰安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石长胜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89-290,311
目的 评价对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诊断,选择17条健康知识和15项健康行为作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内容。随机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变化。结果 在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后,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由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前的44.24%升至82.56%;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由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前的68.49%提高到89.33%。结论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信阳市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方案》的要求,在开展健康教育项目活动前,对项目小学学生及项目村的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在开展活动1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6.44%提高到干预后的93.99%,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10%提高到干预后的92.03%;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13%提高到干预后的93.27%,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6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1%。“你向父母讲过碘缺乏病知识”小学生从干预前的2.06%提高到干预后的95.58%.能正确回答“做菜时,碘盐应该什么时候放”的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62-33%提高到干预后的90.02%;“愿意改饮低氟水”的小学生从干预前的43.12%提高到干预后的76.23%,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77.59%提高到干预后的89136%。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后,信阳市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县(区)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汕头市社区居民中开展的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人户对712名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2%,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城乡居民相关态度及行为形成情况在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汕头市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取得明显效果,但农村仍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过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后,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效果,为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两个乡镇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和部分居民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对两地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对试验组中学生实施结核病核心信息干预活动,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对家庭成员及周围居民进行人际传播.一年后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终末调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调查,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家长、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由51.7%、56.0%、58.9%提高到94.1%、89.5%、88.3%,高于对照组的35.4%、57.7%、59.3% (P<0.01).试验组学生、家长、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由49.5%、44.3%、46.6%提高到88.9%、81.4%、80.9%,高于对照组的49.4%、48.1%、49.5%(P<0.01).结论 由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对提高农村居民预防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和促进健康行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贵州省不同经济条件地区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燃煤型地氟病流行区分别抽取经济条件好、中等、差的村各1个,开展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在每个村单纯随机抽取30户家庭调查燃煤型地氟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家庭炉灶使用情况及粮食干燥、淘洗等相关行为生活情况。结果家庭户主的地氟病知晓率分别为83.6%,较干预前的38.0%有明显提高;农户家庭炉灶正确使用率为由干预前的48.8%提高到85.8%;玉米正确干燥率由干预前的16.6%提高到86.0%,玉米食用前淘洗率也由干预前的34.5%提高至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目标人群及家庭的认知和行为得到明显转变,全部干预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针对各村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适合自身实际,效果显著,可供其他同类病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0年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小学生、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全兵团122个团场做基线调查小学生4206人和家庭主妇2490人;效果评价小学生4195人和家庭主妇2430人。目标人群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重点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86.61%提高到9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87,P〈0.001);家庭主妇重点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86.22%提高到9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60,P〈0.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末阳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与传播策略。方法对试点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8~12岁学生氟斑牙率71.92%;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35.6%;8~12岁学生尿氟含量〉1mg/L为76.69%;各住户均敞灶烧煤,80%居民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1000~2500元;有线电视入户率大于80%;目标人群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88%。结论试点村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发生主要与当地人群不文明生活习惯有关。当地人群对地氟病及防治知识缺乏。末阳市具备健康教育干预的基本条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娄底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变迁、目标人群氟斑牙患病率的变化、分析致病因素,为开展改灶降氟和长期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查学生氟斑牙、尿氟,比较不同年代不同病区学生患病率和尿氟水平;测定煤、制作藕煤的壤土、饮用水、大米、茶叶、改灶前后室内空气氟含量;测定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病区村从349个增加到1192个;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从47.64%下降至40.42%;重病区只限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检测煤氟含量为32.4~513.6mg/kg;壤土氟为139.0~1312.0mg/kg;干蔬菜、茶叶、大米含氟量均超过卫生标准。实施健康教育后居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49.6%、44.8%提高到88.6%、92.4%。改灶后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到0.019mg/m3以内。结论烧煤是导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扩大和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的根本原因。制作藕煤的壤土氟含量高,是致氟中毒的重要氟源;村民冬春季节燃煤取暖,房屋无向外排气装置致室内空气氟含量高;主食大米、干菜、饮用水均含氟导致人体摄入过量而中毒。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居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使用降氟炉灶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氟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古蔺县居民改炉改灶情况及其对居民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影响。方法 2011年2—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8岁及以上居民1 482名,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 343份。结果 1 343名调查对象中,30.38%的听说过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18.17%。居民获得相关知识的前3种途径依次为改炉改灶项目人员、医生、宣传单。参加了改炉改灶项目的居民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9.79%,高于没参加居民的7.39%;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来源于改炉改灶项目工作人员的居民中参加了改炉改灶项目的比例为94.12%高于没参加居民的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地区居民改炉改灶率较高,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较欠缺,健康知识的宣传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防治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2012年制定的《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控制和消除考核验收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12-2015年调查汉中市镇巴县及安康市紫阳、岚皋、平利、汉阴、石泉、镇坪县和汉滨区共8县区的所有病区村居民户改良炉灶现况、炉灶使用情况、供人食用的玉米辣椒正确干燥和储存情况,并调查病区村出生并居住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省市级在每个调查县随机抽取3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3个村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与自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8个病区县防氟炉具使用呈多样化,高氟石煤非主要燃料,改良炉灶合格率偏低,正确使用率及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率达到90%以上,氟斑牙检出率低于30%.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村1 456个,其中640个村达到消除标准,占43.96%;419个村达到控制标准,占28.78%;397个村未达到控制标准,占27.27%.达到消除或控制标准的县均为1个,其余6县区未达到控制标准.结论 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后应积极引导病区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陕西省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第三领域健康促进活动效果,了解健康促进干预前后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方法对比分析健康促进干预前后各项目县基线调查问卷监测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80%、80%~85%,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1%~63%和65%~75%。健康促进干预后,5个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已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结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和家庭经济水平等影响因素,继续探索适合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健康促进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贵州省地氟病特重病区村形成的原因,了解流行因素的变化情况,为地氟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的方法,对调查村的一般情况、村民生活习惯、炉灶使用情况、氟中毒病情、燃料及燃料氟含量进行调查。结果3个调查村均是地氟病流行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94.3%、82.7%和99.55%,上世纪80年代时荷花和联合村人群X线氟骨症检出率高达98%和73%,吉坪村则为25.5%。调查村均以煤为主要生活能源,特重病区村燃煤使用量和燃料总氟释放量不同年代均高于对照村(P〈0.05)。上世纪80年代,调查村均是采取敞煤火烘烤的方式干燥玉米,但特重病区村采取集体烘烤的方式,对照村则由农户自行分散敞烘烤。调查村习惯使用敞炉灶炊事取暖,敞灶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降至30%以下,但联合村的敞灶率仍达100%。特重病区的荷花村农户家庭主食构成中玉米的比重已降低至20%,但联合村农户家庭的主食构成中玉米的比重仍高达80%,对照村农户家庭已不食用玉米。总体来看,特重病区村农户家庭各年代玉米的食用量高于对照村,对照村村民不同年代的玉米食用量低于特重病区村(P〈0.05)。结论燃煤总量和燃料氟释放量、玉米干燥方式、玉米占主食的比例、辣椒干燥和及食前淘洗习惯及文化水平的差异是特重病区村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陕南燃煤型砷中毒典型村居民的发砷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伟  杨林生  虞江萍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72-1974
目的研究陕南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高砷石煤暴露人群发砷含量与年龄、性别、病情的关系。方法采集病区高砷暴露居民的发样90份,对照村居民的发样14份。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发砷。结果陕南砷暴露村居民发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村,同时显著高于砷中毒病情更加严重的贵州省兴仁县长青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砷暴露人群内部发砷含量随着年龄增加和砷中毒病情加重而增加,符合慢性砷暴露的特征,男性和女性的发砷差异不显著。41名未出现临床体征的居民发砷含量高达7.83 mg/kg,与轻度、中度中毒患者的发砷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皮肤损伤症状出现之前,砷已经在人体内蓄积并达到有害程度,可能处于亚临床阶段。结论陕南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暴露人群具有高砷蓄积特征;无临床体征的高砷暴露人群可能处于亚临床阶段,提示在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标准中,应重视发砷值而不能仅注重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coordinated mitigation effort aimed at reducing arsenic (As) exposure in three counties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Mitigation occurred in 2005 and encompassed 21 villages with 47,000 inhabitants, who were exposed to high levels of As in their diet through consumption of As-contaminated chili peppers and corn dried over unventilated stoves that burned coal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As. The coal was mined by villagers from local pits. Inhalation of air that contained high levels of As contributed to approximately 25% of the daily As intake of 6-9 mg. Before mitigation, a baseline survey of 45,364 residents in 2004 identified more than 2,800 individuals with arsenicosis. The survey also found that many residents were aware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As in general but lacke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k between coal use and arsenicosis. Consequently,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 95%) continued to use high-As coal. This survey provided the basis for a health education campaign that promoted lifestyle changes coupled with the shutting down of local coal pit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10,000 new stoves with chimneys for ventilation. The cost of the mitigation was about 4 million Yuan RMB (US$500,000) and was financed mostly by the government. A postmitigation response survey in 2005 found that > 85% of the residents now associate the use of coal with arsenicosis; > 90% correctly learned to operate the new ventilated stoves; and > 90% dry corn and chili peppers outdoors in the sun. Urinary As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gion decreased from 0.198 +/- 0.300 mg/L (n = 144) in 2004 to 0.049 +/- 0.009 mg/L (n = 50) in 2005 in individuals with arsenicosis (p < 0.01),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ehavior chang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掌握宜春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今后合理规划和改进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儿童氟斑牙用丁氏法进行判定;玉米、辣椒、生活用煤、室内空气、生活饮用水及尿氟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按GB/T5009-1996判定;逐户调查病区村燃煤情况、房屋结构、燃烧方式;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和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结果总计调查3个县市区,71个乡镇,919个行政村;调查8~12岁儿童137 277人,查出氟斑牙人数8 021人,氟斑牙平均患病率为5.84%;袁州区、万载县煤氟低于全国煤氟水平,水氟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玉米、辣椒、旺火期空气含量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测了647份小学生尿样,均值为0.71 mg/L;调查了52个病区村,总计33 278户;对89 212人进行了氟骨症调查,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结论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较大幅度地下降,未发现有氟骨症患者,调查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对安康市岚皋、平利县6个自然村进行监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2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随机抽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6个监测村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同时对8~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7)。结果:病区普遍使用铁炉和改良灶,铁炉、改良灶的合格率及正确使用率均较低;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不高;玉米、辣椒加工前淘洗率均在95.00%以上;6个检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9.00%(118/200);共采集儿童尿样200份,尿氟在0.55~2.02 mg/L,几何均数1.09 mg/L;X线共拍片576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6.23%(93/576)。结论: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灶损坏较为严重,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防氟炉具后期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