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行判断.方法:将104例不同病期肾脏疾病的老年患者根据其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N0,1,2三组,获得三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后,力求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DN1组和DN2组患者与DN0组比较尿蛋白排泄率均有差异,但是DN0组与DN1组间比较,GFR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无论对NIDDN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早期诊断还是了解肾功能受损程度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尚可获得分肾的血流灌注图、肾功能图及肾动态的形态学变化等资料,可获得更多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公式、MDRD简化公式及Cockcroft-Gault公式在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中进行肾功能不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CysC、血肌酐(SCr)等完整数据资料住院患者276例。根据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5个等级,采用CysC公式、MDRD简化公式及Cockcroft-Gault公式分别计算推测GFR(GFR胱抑素C、GFRMDRD及GFRG-C)。结果 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诊断225个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CysC公式:灵敏度88.44%,特异性80.39%,MDRD简化公式:灵敏度90.67%,特异性72.55%,Cockcroft-Gault公式:灵敏度92.89%,特异性66.6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计算公式计算的GFR与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CysC、血清肌酐及GFR胱抑素C、GFRMDRD、GFRG-C显著相关(P<0.01)。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分别为GFR胱抑素C0.35、GFRMDRD0.33、GFRG-C0.389(P<0.01)。GFR胱抑素C、GFRMDRD及GFRG-C三者总体正确分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41),仅在第4期CysC分级准确率优于其他2种公式计算的GFR(P=0.003)。3种计算公式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CysC公式、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的GFR是评价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敏感和可靠的指标,三种公式具有相似的分级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判断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的评价,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尿蛋白组(DM1: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M2:29例)和临床蛋白尿组(DM3:25例),另选择健康者23名作为对照组(NC)。所有受试者进行肾动态显像评价,比较各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能曲线峰时(Tp)、20s残留率(C20)。结果 DM1组GFR较N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DM3组GFR较NC组明显降低(P〈0.01);DM2组和DM3组Tp和C20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早期了解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程度,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上尿路结石患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资料。结果:在261只受检肾脏中,肾动态显像检出的有功能肾明显多于IVP检查(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124只,其中92只(74.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提示有放射性摄取,主要表现为2-3级,肾小球滤过率均值为24.3 ml/min。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特别是对IVP不显影的患肾功能判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99Tcm-DTPA肾脏动态显像在肾脏单发占位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61例肾脏占位患者,多数接受增强CT和B超检查,所有患者接受99Tcm-DTPA肾脏动态显像和血生化检查,半定量评价肾脏占位?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32例肾脏恶性肿瘤和2例良性肿瘤患者在术后6个月再次行99mTc-DTPA肾脏动态显像?结果:99Tcm-DTPA肾脏动态显像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37.5%?63.9%,明显低于增强CT;对长径大于4 cm者,肾脏动态显像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7%?85.7%和75.0%,如果以占位与健侧肾PI比值(T1/K1)≤1?功能相占位病灶与对侧(或邻近)对称肾组织GFR之比(T2/K2)接近0作为肾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灵敏度提高到83.3%?肾脏动态显像占位对侧肾中重度受损时,结合患肾情况选择保守手术,术后6个月肾PI降低,GFR增加,否则多在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部分患者需要透析治疗?结论:99Tcm-DTPA肾脏动态显像提供肾脏占位PI和单肾PI?GFR,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 53例受检者中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者92.1%,无功能者7.9%;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39.2%,无功能者67.8%。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IVP检查(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99mTc-DTPA动态显像主要表现为2~3级,即放射性摄取中度以上减少82.1%GFR均值23.1 ml/min,肾实质不显影占17.9%。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方法,优于IVP,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测定慢性肾功能不全病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2例。该组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并检测GFR,同时测定BUN、Scr和Ccr。比较GFR与BUN、Scr和Ccr的相关性,及GFR值与Ccr值均数的差异性。结果该组患者GFR值与Ccr值相比较,GFR值明显低于C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GFR与Ccr呈正相关(r=0.712),GFR与Scr呈负相关(r=-0.624),GFR与BUN无明显相关(r=-0.11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GFR变化不明显。结论肾动态显像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判断,对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在评估单侧梗阻性肾病手术前和术后早期肾功能改变中的价值。方法:确诊为单侧梗阻性肾病患者68例,术前通过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并同时检测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胱抑素C ( CysC )水平。按患侧肾GFR值下降程度分组:正常组( A)18例、轻度组( B)25例、中度组( C)20例、重度组( D)5例。所有患者术后第7天复查GFR值及上述指标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B、C组患肾术后第7天GFR值比术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D组患肾术后与术前比较GFR值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cr、BUN、CysC水平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优于Scr、BUN、CysC,能准确评估单侧梗阻性肾病术前和术后早期肾功能改变,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病例均为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选取21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泌尿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设为健康对照组。两组病例均采用Gate′s法计算其总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肾GFR、分肾血流灌注率(BPR)、高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20 min与高峰相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R20/p值)。结果:单纯性肾囊肿病例健侧肾GFR、BPR、tp、t1/2、R20/p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性肾囊肿病例患侧肾较单纯性肾囊肿病例患侧肾和健康对照组BPR值明显降低,tp、t1/2时间延长及R20/p值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GFR略降低,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分析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进行早期肾功能评价,同时早期了解各分肾功能,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以及选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法,Cockcroft-Gault方程和改良简化MDRD方程在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53例,以双血浆法99mTc-DTPA测得GFR为金标准,将其分为三组:A组22例GFR<60 ml·min-1·(1.73m2)-1,B组12例GFR60-90ml·min-1·(1.73m2)-1,C组19例GFR>90 ml·min-1·(1.73m2)-1,将上述三种方法与双血浆法所测值进行相关分析,并在不同分组中进行比较.结果 肾动态显像法,Cockcroft-Gault方程和改良简化MDRD方程与双血浆法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6(P<0.01),0.847(P<0.01)、及0.873(P<0.01.双血浆法与肾动态显像法,Cockcroft-Gault方程和改良简化MDRD方程所测GFR[单位:ml·min-1·(1.73m2)-1]分别为,A组(23.6±13.3),(39.3±17.3),(25.1±17.5)及(27.7±12.1),B组为(69.8±9.1),(71.9±10.0),(56.9±13.1)及(72.1±14.2),C组为(109.4±13.6),(108.5±20.9),(72.7±15.2)及(89.9±13.2), 结论三种方法均与双血浆法测得GFR有较好相关性;肾动态显像法适用于肾功能正常及轻度肾功能不全者, Cockcroft-Gault方程适用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而改良简化MDRD方程能较好地评价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GFR.  相似文献   

11.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临床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锝99m-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Gates法)测定的GFR(gGFR),不用收集患者的血、尿标本,能测量患者的分肾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外关于gGFR准确性的研究证实,该方法与真实GFR(tGFR)存在显著差异,不能替代tGFR,由于病例数有限,未能阐明gGFR在不同肾功能水平评价tGFR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本底感兴趣区对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99mTc-DTPA和^131I-OIH作显像剂,对132例患者行肾动脉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测定,GFR测定时,选用2种本底感兴趣区(ROI),即常规双肾外下方(下本底)和双肾内上方(上本底)。结果发现选用常规下本底ROI测得肾功能较差肾的相对肾功能值能明显高于ERPF所测;而选用上本底ROIR所测值更接近ERPF所测。结果提示^99mTc-DTPA作显像剂时,常规本底减除方法可能高估功能受损肾的GFR。而采用内上方本底ROI处理所得GFR可能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率过滤(GFR)在宫颈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33例,在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应用^99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Tc^m-DTPA)进行肾动态显像,根据GFR、Tb、C1/2是否超出正常范围为标准,分为异常组70例及正常组163例,分别比较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两组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结果异常组70例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与化疗前比较GFR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肾动态显像主要特点表现为双肾血流灌注峰值下降,Th及℃抛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SCr等指标化疗前后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敏感的监测宫颈癌患者化疗后GFR及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99m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早期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成人PNS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以病理结果有无肾间质损伤为标准,分析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指标和生化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①病例组患者的总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左肾GFR、右肾GFR分别与血SCr、BUN、β2-MG水平呈负相关。②总GFR诊断早期成人PNS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诊断效能优于血SCr、BUN、β2-MG,总GFR结合达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20min残留率(R20/p)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早期成人PNS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内科组不同肾功能分期患者的核素GFR值与其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进行比较;将外科组患者的健肾、患肾的核素GFR值与其在患肾切除术后的SCr值进行比较.结果:内科组患者核素GFR值均符合肾功能分期,且与SCr和BUN呈负相关.外科组中健肾的核素GFR值>分侧肾GFR标准的患者,术后SCr在正常范围;健肾的核素GFR值≤分侧肾GFR标准的患者,术后SCr升高.结论:99mTc-DTPA测定GFR是观察肾功能比较灵敏的指标,可评价患肾功能及预测术后残留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并研究与99m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的相关性,探讨适合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50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300例为训练数据,构建三层误差通向传导神经网络,使用A组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神经网络评估方程.B组200例为验证数据,使用神经网络评估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比较.结果 2种方法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评估结果高度相关(P<0.01).结论 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其结果与肾动态显像法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完整的早期PNS患者24例,其中肌酐正常(normal serum creatinine,NSCr)组17例,肌酐异常(abnormal serum creatinine,ASCr)组7例,健康对照组21名。均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计算总肾GFR、分肾GFR、高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20min与高峰相(peak)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即R20/p值。结果 (1)NSCr组和ASC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发现GFR下降(P<0.05),ASCr组较NSCr组更为明显(P<0.05)。(2)NSCr组和ASCr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出现tp延长(P<0.05)、t1/2延长(P<0.05)及R20/p升高(P<0.05),且ASCr组较NSCr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全面分析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肾功能评价,能有效检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并为临床早期诊断与及时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99Tcm-DTPA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血清胱抑素C(Cys C)评价单侧上尿路梗阻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单侧上尿路梗阻患者69例,根据超声检查肾积水程度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重度肾积水组;20例非肾病检查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GFR,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ys C.结果 轻度、中度及重度肾积水组99Tcm-DTPA GF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30,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肾积水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肾积水组Cys 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1,P>0.05).结论 99Tcm-DTPAGFR可准确评价单侧上尿路梗阻患者患肾功能受损情况;而Cys C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在手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应用锝一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对留存肾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观察其代偿性变化. 结果 术后留存肾GFR为(58.4±12.1)ml/min,较术前留存肾(40.1±7.1)ml/min增加45.6%,但与术前双肾GFR(85.4±13.9)ml/min比较则下降31.6%. 结论 核素肾动态显像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功能及供者术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99Tc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蛋白尿组(31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MP-7水平,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糖尿病肾损害的加重,血清BMP-7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正常组糖尿病患者的GFR显著升高,而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GFR却显著降低;相关分析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7和GF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BMP-7能反映糖尿病早期肾功能的损害,结果准确,易于操作,99Tcm -DTPA肾动态显像GFR测定已成为评价肾功能常用的影像方法,可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二者联合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或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