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痰热清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痰热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恶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给予化疗,B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痰热清静脉滴注,20ml/次,连用半月.两组患者在化疗的前后测定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结果 B组的CD4,CD4/CD8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肿瘤的化疗过程中应用痰热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前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 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艾易舒合并CTF化疗;对照组34例,单用化疗,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临床症状变化、细胞免疫功能、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抗肿瘤有效率为41.67%,对照组抗肿瘤有效率为36.67%;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33.33%)和消化道反应(38.89%)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其他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KPS提高幅度36.11% (13/36)高于对照组11.76%(4/34)(P <0.05).结论 艾易舒注射液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的辅助用药,能增强化疗疗效,提高免疫能力,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比较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腹腔温热化疗 (IPC)与全身化疗 (IVC)的优劣。方法 比较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阴转率 ;术后 2周、6周时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体力状况等临床症状。结果 ①术前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IPC组 3例 ,IVC组 2例 ,经术前IPC后开腹即时IPC组均阴性 ,而IVC组 2例仍为阳性 ;②术后 2周时外周血WBC、CD3 、CD4、CD4/CD8和NK细胞下降IVC组更明显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③两组消化道反应和体力状况下降IPC组优于IVC组。结论 IPC能直接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 ,作用于腹腔及内脏微小转移灶 ,对防治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腹腔及肝脏转移 ,提高手术疗效具有科学理论依据及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食管癌化疗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胃食管癌化疗后出现胃纳差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每组40例。2组分别给予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水平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营养组化疗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较化疗前均下降(P <0. 05),肠内营养组体质量、BMI较化疗前均增加(P <0. 05);化疗后,肠内营养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化疗前均升高(P <0. 05),静脉营养组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P> 0. 05);化疗前后静脉营养组CD3^+、CD4^+、CD4^+/CD8+变化差异不显著(P> 0. 05),化疗后肠内营养组CD3^+、CD4^+、CD8^+、CD4^+/CD8^+较化疗前均升高(P <0. 05);肠内营养组3~4级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低于静脉营养组(P <0. 05),2组胃肠道反应差异不显著(P>0. 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胃食管癌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温热化疗(IHCP)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影响的机制.方法 将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79例随机分为腹腔温热化疗组37例、全身化疗组42例,按氟尿嘧啶(5-FU)+顺铂(DDP)+羟喜树碱(HCPT)方案分别进行化疗,化疗期间监测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进行5年期随访.结果 两组切口并发症、感染、肠梗阻、肝功能受损、脱发以及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与全身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3个疗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腹腔温热化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显著上升(P<0.05).术后5年期随访结果显示,腹腔温热化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全身化疗组(P<0.01).结论 术后腹腔温热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吴莉  杨怡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7):493-496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将80 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加康艾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D3、CD4值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值均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45.5%和40.0%(P>0.05).治疗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方面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乏力减轻、食欲增加、kamfsky增加高于对照组(P<0.01).在疼痛减轻、体重增加方面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胃癌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贞芪扶正组(贞芪扶正颗粒加化疗)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40例.观察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外周血常规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贞芪扶正组胃癌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改善,外周WBC,RBC稳定,单纯化疗组外周WBC,RBC,Hb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贞芪扶正组化疗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3 ,CD4 T细胞数和CD4 /CD8 比值升高,血清SIL-2R的浓度明显下降;而单纯化疗组化疗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4 T细胞数和CD4 /CD8 比值下降,血清SIL-2R的浓度升高.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并能防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8.
胸腺五肽对严重烧伤小儿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胸腺五肽 (thymopentin ,TP 5 )对严重烧伤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方法 分别检测治疗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病人伤后 2、5、10、17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 ,治疗组病人从伤后第 2天起接受TP 5治疗 ,1mg/d ,肌肉注射 ,疗程 15d ;对照组不给予TP 5。 结果 烧伤后第 2天二组病人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差异无显著性 ;烧伤后 5、10、17d二组病人T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无显著性 ,对照组CD8+细胞显著高于治疗组 (P <0 0 1) ,对照组CD4 + /CD8+ 比值显著低于治疗组 (P <0 0 1) ;治疗组NK细胞在伤后 5、10、17d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胸腺五肽能明显提高和改善严重烧伤小儿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功能 ,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9.
枢丹预防消化系统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旨在了解枢丹 (盐酸昂丹司琼 )在消化道肿瘤病人接受化疗期间的止呕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材料和方法 :78例消化道肿瘤并接受化疗的病人 ,连续观察 2个疗程 ,以胃复安 (甲氧氯普胺 )作为对照组 ,化疗方案包括动脉插管化疗、腹腔化疗、静脉化疗 ,恶心呕吐分级采用WHO标准 ,临床有效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结果 :3种不同化疗途径枢丹的总有效率为 86 .0 2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无论何种化疗途径枢丹A、B两组间无差异 ;化疗过程中呕吐发生率枢丹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枢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 ,其次是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 ,大多可自行缓解。结论 :枢丹在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有较强的止呕作用 ,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分析舟山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52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 B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 21 d为1个周期, 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 治疗前后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免疫功能指标, 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近期总有效率[51.92%(27/52)]高于A组[32.69%(17/52)])(Z=4.11, P < 0.001)。治疗后, 两组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D8+百分比均比治疗前低, 且B组均低于A组(均P < 0.05);两组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 < 0.05), 且B组均高于A组高(均P <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82例Ib-IIIa期NSCLC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化疗组和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每组4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a-ture-Kille)r比率以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生活质量: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生活质量总提高率分别为90.0%与73.2%,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于CIK细胞治疗后2周,外周血CD3+,CD4+T细胞,NK细胞和CD4+/CD8+的比值、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于治疗后4周达高峰,此后逐渐回落;而Th2细胞因子于CIK细胞治疗后2周下降,治疗后4周降至低谷。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于CIK细胞治疗后2、4、8周CD3+,CD4+,CD4+/CD8+,NK细胞,IL-2,IFN-γ,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与常规治疗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增强NSCLC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十全大补丸联合化疗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2013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52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其中十全大补丸联合化疗的患者为观察组80例,选择常规的化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72例,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心脏功能、免疫功能、化疗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24例(30.00%),部分缓解30例(37.50%),总有效率67.50%,对照组完全缓解22例(30.55%),部分缓解28例(38.89%),总有效率(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降低、贫血、白细胞减少、乏力等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观察组的患者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有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CD4+/CD8+、NK细胞活性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为52.7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0.00%,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十全大补丸联合化疗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减少化疗过程对人体的带来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TOP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QOL)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TO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CTOP方案治疗.2周期(21 d为1周期)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2.3%(24/26)与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所有患者免疫指标除CD+8外,均低于健康组,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 较治疗前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T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4.
龚年金  梁欢 《肿瘤药学》2020,(2):232-236
目的探讨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元汤合桂枝茯苓方加减。采用FCM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对CA125、MALA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天将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溶于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3 h内完成。在治疗1~3 d后将顺铂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 h完成。治疗21 d作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次,1次/d,服用2周后休息1周,治疗共计3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A125、MALAT1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为4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53%(P<0.05)。治疗后,两组CA125水平显著降低,MALAT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A125显著低于对照组,MALAT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CA125水平及MALAT1的表达,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按入院及门诊就诊顺序选择COPD患者90例,分为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n=30),COPD缓解期组(n=60).选择正常健康人60例,分为两组;老年健康组(n=30)、非老年健康组(n=30),均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紫杉醇、顺铂方案(TP方案)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病人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72例晚期卵巢癌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紫杉醇、顺铂方案静脉化疗,观察组在静脉化疗的基础上,在末次化疗后第8天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邯郸市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奇偶数编号,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行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期。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4%(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和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CD8^+、表皮生长因子(EGFR)、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78%(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学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Ⅱ/Ⅲ期大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9例Ⅱ/Ⅲ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化疗组给予FOLFOX4化疗,联合治疗组给予FOLFOX4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 1,连续7 d。观察Karnofsky评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检测CD3+、CD4+、CD8+T细胞、NK细胞(CD16+、CD56+)的百分数、CD4+/CD8+比值、IgG、IgA和IgM)和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Karnofsky评分好于单纯化疗组(P<0.01)。治疗后第7天,联合治疗组对CD3+、CD4+、CD4+/CD8+、NK、IgG、IgA和Ig高于单纯化疗组,但是对CD8+无明显作用。联合治疗组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联合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少且相对较轻,主要是Ⅰ~Ⅱ级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降低Ⅱ/Ⅲ期大肠癌FOLFOX4化疗不良反应,改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对化疗起协调作用,有利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经实施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XELOX方案化疗过程中,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