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Hcy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否相关。方法将随机选取的85例T2DM受试者分成有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并选取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2型DM无微血管病变组及有微血管病变组血浆Hcy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有微血管病变组又较无微血管病变组明显(P〈0.05),高Hcy组比Hcy正常组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高(P〈0.05)。结论 Hcy参与了T2DM合并症病变过程,调节Hcy的代谢可延缓T2DM患者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34例T2DM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公式non-HDL—C=TC—HDL-C计算出non—HDL—C含量,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TC、TG、LDL—C及non-H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HDL-C明显低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HDL-C略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微血管病变与TC、TG、LDL—C、non-HDL—C等指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且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相关性优于TG、TC和LDL-C。结论:脂质代谢紊乱的敏感指标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常规治疗相比,检测针对2型糖尿病(T2DM)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多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的效果,评价在3年的强化干预治疗期间微血管并发症的终点事件。方法 60例T2DM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强化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3年的多因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下降了50%~70%。结论 为期3年的包括行为改变和多种药物治疗的多因素干预治疗能够延缓T2DM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血清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联系。方法根据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不同部位,将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四组: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3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55例。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视网膜病变组和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LP(a)、HbAlc均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结论高水平IJP(a)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有着紧密的联系,血清LP(a)的升高可能引起微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微血管病变并发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并发症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并发症的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CRP比单纯糖尿病(DM)组升高明显(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程、高血压、体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CRP增高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明显相关,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 (CA199)水平与血糖控制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173例T2DM患者血清CA199、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空腹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通过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测定、肌电图检查评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存在情况.分析T2DM患者CA199水平与HbA1c、FBG、2hPB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因素;比较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与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CA199水平.结果 HbA1c、FBG与CA199呈正相关(P<0.05),2hPBG、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与CA199无相关性(P>0.05).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CA199水平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患者(P<0.05),存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CA199水平分别高于无糖尿病肾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P<0.05).HbA1c是T2DM患者CA199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平均水平时需要评价其血糖状态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T2DM患者996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692例为观察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304例为对照组;其中再将观察组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患者395例,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464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R组、DN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Hcy、TG、HDL-C、DBP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以下9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BMI、HbA1c、Cr、TC、病程、吸烟、UA、LDL-C和SBP。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以下独立危险因素:BMI、SBP、LDL-C、UA、病程和Cr。结论:早期发现并干预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的恶化,延缓微血管病变的进展,降低该类患者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细胞形态的异常与其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56例,其中26例合并微血管病变,另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细胞形态学参数.结果合并微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其血细胞体积比无微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及健康人均要增大.结论血细胞形态的异常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可能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各器官、血管组织的慢性进行性微血管病变。其中DM肾病(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晨尿微量蛋白(MA)浓度,以讨论MA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嵘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17-3818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指标的改变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8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分成A组和B组,出现微血管病变的A组有37例,未出现微血管病变的B组有50例。2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糖化血红蛋白及凝血四项等检验指标。结果 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凝血酶时间高于A组,纤维蛋白原低于A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凝血四项的改变对于并发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叶景璐  潘天荣  杜益君  钟兴 《安徽医学》2012,33(11):1470-1472
目的探讨LADA患者与T2DM、急性起病的T1DM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比较45例LADA患者与34例T1DM患者和64例T2DM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LADA组的起病年龄显著高于T1DM组,自发酮症的比例高于T2DM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C肽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而与T1DM组无显著差异。在微血管并发症上,LADA组与T2DM组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高于T1DM组,合并高脂血症、脑梗死、心肌梗死者同T2DM组无显著差异;合并高血压病者LADA组明显低于T2DM组。结论 LADA患者在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方面同T2DM及急性起病的T1DM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不同并发症时的肾功能特征及糖尿病肾病(DN)患病的危险因素,为DN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 149份T2D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分析4组患者肾功能(尿肌酐、双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血肌酐)的特征及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N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T2DM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血肌酐、血尿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49例T2DM患者中DN患病率为(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及肥胖是T2DM患者D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同时出现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时肾脏的代谢功能可严重受损;年龄、病程及肥胖是DN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背景高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肌肽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潜在清除剂,但其在组织中的有效性受血清肌肽酶-1(CN-1)活性的限制。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血清CN-1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以评估皮肤AGEs和血清CN-1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皮肤AGEs、血清CN-1分别与一般资料、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皮肤AGEs、血清CN-1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34例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3例(9.7%)、糖尿病肾病(DN)38例(28.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56例(41.8%)、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79例(59.0%),皮肤AGEs(80.2±10.6),血清CN-1(6.9±3.4)μg/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DR与皮肤AGEs呈正相关(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N-1与皮肤AGEs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7.630)、年龄(B=0.408)、DR(B=7.183)是皮肤AGEs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舒张压(DBP)与血清CN-1呈正相关(P<0.05),皮肤AGEs与血清CN-1呈负相关(P<0.05)。结论皮肤AGEs、血清CN-1与大部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N、DPN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与血清CN-1不同,皮肤AGEs与DR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9例T2DM患者进行体脂参数、血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测定,同时进行眼底检查。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DR(NDR)组和DR组。依据国内的贫血标准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析贫血与DR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中,贫血组的DR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贫血组(P<0.01),DR组的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NDR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CRP、24h尿微量白蛋白等因素后,贫血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2,95%CI为1.273~2.995,P=0.002)。结论贫血是DR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中最主要的类型是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对其实行综合性治疗+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并延缓其发展进程,方便患者及早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本文旨在对2型糖尿病早诊早治的范畴进行界定,并对国外已发表的有关2型糖尿病筛查、及早的血糖控制、并发症早诊早治、综合干预等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基于本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现状及实际开展的早诊早治措施的经济性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促进患者的综合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林华  刘建萍 《医学综述》2014,(9):1632-1634
被动吸烟是2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被动吸烟可影响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并促进他们的一些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被动吸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有关。研究被动吸烟与T2DM及其并发症间的关系,可以为T2DM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7.
张瑜  廖晓阳  郭茹  李志超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55-3660
2型糖尿病(T2DM)是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约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传统降糖药物在长期应用后可引起体质量增加、血压升高以及频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均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近年研究显示,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同时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结局,然而这些研究数据大多来源于肾功能良好和正常人群。在真实世界中,T2DM患者中20%~40%以上同时伴有慢性肾脏病(CKD),目前针对SGLT2抑制剂在T2DM伴CKD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目前所累积的临床研究证据,包括SGLT2抑制剂对T2DM伴CKD患者血糖、血压、体质量、血脂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对心脑血管结局的影响。得出SGLT2抑制剂可降低T2DM伴CKD患者血糖、血压和体质量,显著改善患者心脑血管结局,而且不同SGLT2抑制剂的心脑血管保护效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56.4±14.2)岁。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n=23)和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44)。收集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状态下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检测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征,包括急性胰岛素反应(AIR)指数、急性C肽反应(ACR)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等,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UACR,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胰岛素和C肽水平,AIR指数,INSAUC,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正年龄、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AIR指数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9,95%置信区间(CI):1.011~1.194,P=0.026;OR=1.049,95% CI:1.007~1.092,P=0.021]。结论 T2DM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延长、精氨酸刺激后的AIR指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在评价2型糖尿病及合并微血管病变的骨骼肌微循环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DM + MC)组28例,超声造影观察各组小腿骨骼肌血流灌注情况,选择性观察其中的小动脉、肌肉组织和小静脉,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时间一强度曲线,获取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渡越时间等灌注参数。同时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测血糖及全血黏度、C-反应蛋白值等血液流变参数。结果DM+MC组动脉到静脉、肌肉到静脉的造影剂渡越时间显著比DM组及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C组全血黏度比DM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与血糖、C-反应蛋白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超声造影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可能与血液流变参数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5日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302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人群 GA、HbA1c水平,将检测结果按2型糖尿病及伴不同并发症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GA、HbA1c 的诊断效能.结果 1)单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肾病组 GA和 HbA1c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组GA与 HbA1c均呈正相关(P<0.01).3)2型糖尿病肾病组的 GA 水平为(28.3±10.4)%,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22.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OC 曲线结果显示,GA、HbA1c 诊断糖尿病最佳切点为15.4%和6.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9、0.918.结论 GA 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明显升高,与 HbA1c有较好相关性,二者对2型糖尿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GA较 HbA1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更具相关性,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