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比较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5天治疗组ALT、AS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 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相比,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肝功能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78例肝左外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39例。开腹组行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肝左外叶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出血量低于开腹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血清TBil、ALB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但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康复快,而且有利于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门部Glisson蒂交替血流阻断、循Glisson鞘行肝右前叶下段解剖性切除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5例肝右前叶下段肝癌患者中,8例采用肝门部Glisson蒂交替血流阻断、循Glisson鞘行肝右前叶下段解剖性切除术(A组)。7例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B组)行肝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3、5、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Glisson蒂交替血流阻断、循Glisson鞘行肝右前叶下段解剖性切除术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有效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5日至2021年8月15日梅州市人民医院45例因左肝肿瘤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阻断(n=21),B组采用左肝Glisson蒂鞘内分离结扎方法阻断(n=24),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血白细胞数、肝功能等资料。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3天白细胞数及术后第1天ALT、术后第3天AST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轻肝硬化患者复杂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肝硬化患者复杂肝切除术中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肝缺血预处理(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全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肝切除术61例(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平均阻断时间(38.75±6.2)min,对照组(21.67±4.60)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7和15d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术后3d血清总胆红素及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肝缺血预处理技术对减少肝硬化患者复杂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ringle法联合左肝静脉阻断法行左半肝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肝细胞癌行左半肝切除术的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71例患者采用Pringle法联合左肝静脉阻断,为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单纯Pringle法阻断,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将139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左半肝切除(n=62)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n=77)两个亚组,分别对比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感染、BMI、术前血红蛋白、肝功能指标、手术史及Ishak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开腹手术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9.9±91.0)mL vs.(233.6±118.9)mL,P=0.020]少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中,观察组手术开始至肝切除开始时间[(36.2±5.6)min vs.(32.9±6.5)min,P=0.018]、手术开始至关腹完成时间[(140.3±20.4)min vs.(128.3±15.7)min,P=0.005)]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ingle法联合左肝静脉阻断应用于开腹左半肝切除术中效果确切,应用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可能延长手术时间,且达不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准肝脏切除术中运用区域肝蒂阻断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8例采用肝蒂横断式技术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解剖性肝段切除46例,占全部手术的79%(46/58),非解剖性肝切除12例;包括左外叶切除(II+III段)11例,左半肝切除(II+III+IV段)4例,右前叶切除(V+VIII段)1例,右后叶切除(VI+VII段)10例,右半肝切除(V+VI+VII+VIII段)14例,中肝切除(IV+V+VIII段)6例,局部切除12例。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40(80~430)min,平均失血量420(50~800)mL,术后并发胆瘘2例,腹腔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区域肝蒂血流阻断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残余肝功能,有利于术后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循肝中静脉(MHV)入路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13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按2∶1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筛选出行未循MHV的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72例(未循MHV组),行循MHV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 36例(循MHV组),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与未循MHV组比较,循MHV组手术时间延长(P<0.05),结石清除率增高(P<0.05),而在腹腔出血、腹腔脓肿、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再次手术、术后死亡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6~48个月,未循MHV组与循MHV组病人在结石残留率(18.1% vs. 2.8%)、结石复发率(19.4% vs. 2.8%)、胆管炎复发率(18.1% vs. 2.8%)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65、5.574、4.965,P均<0.05)。结论 循MHV入路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提高结石取尽率,降低胆瘘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Glisson鞘左、右半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行腹腔镜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LCH治疗肝中叶肝癌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差异,评估经Glisson鞘左、右半肝血流阻断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同一医疗团队在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因肝中叶肝癌分别采用经Glisson鞘左、右半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血流阻断法行完全性LCH的25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在LCH过程中,行经Glisson鞘左、右半肝血流阻断法12例(A组),行Pringle血流阻断法13例(B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持续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肝功能方面,A组术后第1、3、5天的ALT水平显著低于B组[(244.1±128.9)U/L vs (359.1±132.6)U/L,(195.5±77.8)U/L vs (378.0±143.1)U/L,(7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9 年9 月间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叶切除的136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术中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66 例,研究组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70例,将两组的术前资料(性别、年龄、BMI、肝功能分级、肝硬化、AFP、HbsAg),术中情况(手术时间、血流总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血率),术后生化指标(术后第1、3、5 天血清ALT、AST、TBIL、ALB的变化),术后凝血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胆漏、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出血)等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血率及血流阻断总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 天血清ALT、AST、TBIL、ALB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凝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肝叶切除术中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并不增加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术中能有效地保护肝脏,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肝血流阻断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肝蒂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共71例,按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右肝蒂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n=30),B组采用Pringle血流阻断(n=41),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围术期白细胞计数、肝功能等。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白蛋白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3天白细胞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白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第1、3、7天ALT、AST、TBIL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肝蒂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门部格利森蒂血流阻断在解剖性肝右叶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颐性分析38例肝右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肝门部格利森带血流阻断(A组)进行解剖性肝切除;18例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B组)进行肝肿瘤局部切除;对2组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及胆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例均无死亡病例,A组无出现腹水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3种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即Pringle法(A组)、半肝阻断法(B组)、单纯门静脉阻断法(C组)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阻断方法,对3组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及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中1例因分离单侧肝门困难而改用Pringle法;179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出血量3组间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3、7天B组和C组的肝功能改变(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蛋白水平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切肝过程中,控制术中出血效果满意,切肝过程中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较Pringle法对术后肝功能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肝细胞癌切除术中应用捆绑式局部血流阻断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因肝Ⅱ、Ⅲ段肝细胞癌行腹腔镜肝切除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14例(A组),行捆绑式肝局部血流阻断12例(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中位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术后ALT升高的幅度大于B组,B组病人术后ALT的恢复快于A组(P<0.01)。两组术后TBI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中位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1)。结论 捆绑式肝局部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下是可行的,有效控制局部血流,对肝脏损伤小,特别适用于合并肝硬化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甲组)及10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乙组)病人资料,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幅度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术后ALT升高幅度:甲组(8.16%±7.54%)<乙组(19.72%±13.20%)(t=-2.494,P=0.022);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甲组[(7.0±2.2)d]<乙组[(9.9±1.4)d](t=-3.560,P=0.002)。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时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优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减轻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常温下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切除术32例经验,并与同期常温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38例作对比研究.结果: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切肝组肝门阻断时间明显长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1),两组术中失血量无差异(P>0.05).术后3 d肝功能ALT指标,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切肝组明显低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1).结论:常温下保留半肝动脉血供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防治术后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实施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射频辅助肝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128例实施开腹肝脏手术切除病灶的病例资料,根据切除方法分为射频组59例、常规组69例(行常规肝脏切除),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射频组的总出血量、切肝出血量、切肝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第1、3、7天,两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1、3天血清ALB较术前均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1、3、7天TBIL、ALT测定值较术前均升高(P<0.05);射频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95%)低于常规组病人(23.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病人实施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射频辅助肝切除具有减少手术出血量及肝门阻断时间的作用,同时并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联合肝静脉阻断术在肝脏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0例采用Gllsson蒂横断联合肝静脉阻断术行肝脏切除患者的资料。结果其中解剖性肝切除15例,非解剖性肝切除5例。包括左外叶切除(Ⅱ+Ⅲ)3例,左半肝切除(Ⅱ+Ⅲ+Ⅳ)8例,右前叶切除(Ⅴ+Ⅷ)2例,右后叶切除(Ⅵ+Ⅷ)1例,右半肝切除(Ⅴ+Ⅵ+Ⅶ+vm)1例,局部剜除5例。20例肝脏手术中解剖性肝切除占75%(15/20),非解剖性占25%(5/20),平均手术时间220(120~380)min,平均失血量300(100~600)mL,术后并发胆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Glisson蒂横断联合肝静脉阻断肝切除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肝脏出血,保护残肝功能,提高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