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庾俊雄 《华夏医学》2013,26(1):202-205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晚期癌症约有75%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晚期癌症患者中有部分顽固性癌痛治疗较困难,三阶梯治疗方法疗效欠佳,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将植入性鞘内(即蛛网膜下腔)药物输注系统(吗啡泵)用于围手术期的护理.结合对因癌症晚期顽固性疼痛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6例手术及受施病人的体会,观察其结果,6例病人均为晚期转移性癌痛,经过外科手术将吗啡泵植入体内,术程顺利,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实施效果通过植入性鞘内输注系统(吗啡泵)用于围手术期的护理,帮助病人减轻手术痛苦,缓解精神压力,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探讨将植入性鞘内(即蛛网膜下腔)药物输注系统(吗啡泵)用于围手术期的护理.结合对因癌症晚期顽固性疼痛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6例手术及受施病人的体会,观察其结果,6例病人均为晚期转移性癌痛,经过外科手术将吗啡泵植入体内,术程顺利,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实施效果:通过植入性鞘内输注系统(吗啡泵)用于围手术期的护理,帮助病人减轻手术痛苦,缓解精神压力,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52-155
目的分析鞘内吗啡注射系统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鞘内吗啡注射系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护理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吗啡输注有助于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依从性,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王宇  冯涛 《当代医学》2021,27(36):52-54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疼痛反应,同时,记录吗啡日用量,采用中文版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结果 治疗后2、4周,患者N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顽固性癌痛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吗啡用量,提升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5例鞘内化疗治疗脑转移瘤的护理蒋翡萍(广西区南溪山医院化疗科)关键词脑转移瘤;鞘内化疗;护理胞转移瘤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均为晚期患者,全身情况差,发展快,预后不良;我科1991年12月~1994年4月采用鞘内注射氨甲喋呤、阿糖胞苷、地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6例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常规应用脱水、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00mg/(kg&#183;d);治疗组应用改进鞘内给药法:结果治疗组鞘内注射2~3次后,症状明显缓解,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糖含量明显升高,颅内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鞘内注射时首先减慢注射药物的速度,使药液缓慢进入脑脊液中,并间断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加速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扩散,有效地降低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加用少量地塞米松以减轻变态反应的程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例视觉模拟评分(VAS)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和30天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第1,3,7与30天各时间点鞘内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0例癌性疼痛患者鞘内注射吗啡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及第30天鞘内吗啡用量与术后第1天和第3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经鞘内镇痛系统注射吗啡可以有效地治疗重度癌痛,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41例确诊晚期恶性肿瘤伴难治性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在常规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下进行全植入式椎管内药物输注系统,按照吗啡口服量300mg=静脉量100mg=硬膜外腔用量10mg=鞘内用量1mg给药。评价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影响及记录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7.29±0.22)分,术后3d患者的VAS评分缓解至(3.78±0.15)分,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13.21,P<0.01);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明显,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明显升高(P<0.01),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周缓解为轻中度疼痛;31例(73.8%)患者在2周后随访疼痛程度为轻度(VAS≤3分),其余患者均为中度疼痛;随访30d,28例患者(66.7%)疼痛程度为轻度,3例患者进展为中度疼痛;植入1个月后,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患者人数分别为6例、6例、7例、0例,植入后恶心、便秘不良反应患者较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能快捷、有效、安全地缓解患者的癌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疼痛部位分别行硬膜外(15例)和鞘内(11例)置管植入药物输注系统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后1~8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1天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评分亦均较术前1天升高(P<0.05~P<0.01),2组间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采取相应的椎管内镇痛方式进行治疗,以减轻癌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支气管肺癌的治疗方法、方式逐渐增多,但各有利弊,具体疗效也各有不同。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够让中、晚期肺癌患者得到更合理及有效的治疗、延长生存时间、减少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因此本文针对肺癌患者临床上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5%,死亡率极高,几乎达100%。胰腺癌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大部分属于神经源性起源,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功能活动。胰腺癌最常见的疼痛治疗是药物镇痛治疗,这是基于WHO镇痛阶梯规则。但是它并不总奏效,且许多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胰腺疼痛的侵入性治疗主要包括腹腔神经丛阻滞和内脏神经切断术,可显著降低疼痛水平,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微创手术不应在最后阶段使用,应考虑在疾病早期阶段(如WHO镇痛阶梯治疗的第一或第二步)。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临床上胰腺癌疼痛治疗方法,评估其有效性,希望获取更多对治疗胰腺癌疼痛有帮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李欣  李颖 《西部医学》2014,26(9):1257-1258
癌症爆发痛的治疗在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极其重要。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爆发痛的主要药物为即释吗啡类。即释芬太尼类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新型即释阿片类,目前已开发出不同的剂型。在癌症爆发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疼痛特点选择适合的药物剂型。本文就目前即释芬太尼的不同剂型从一般特性、药物疗效对比研究、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念海 《中外医疗》2016,(22):34-36
目的:探讨分析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来该院治疗的112例中重度癌痛且阿片耐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其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15 d、30 d后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1.86±1.20)分、(1.45±1.10)分,经治疗15 d、30 d后生活质量评分(88.92±7.56)分、(90.68±7.36)分,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所有癌痛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瘙痒、头晕、镇静、口干等轻微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得到显著缓解,无人出现严重呼吸抑制或药物成瘾。结论对中、重度癌痛且阿片耐受的患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17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中度癌痛者57例、重度癌痛者60例,均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同时以100例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的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镇痛效果、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评定药物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癌痛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重度癌痛者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QOL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中度癌痛者比较,重度癌痛者QOL评分增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羟考酮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对中度癌痛患者具有更佳的镇痛效果,而对重度癌痛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镇痛消结散穴位敷贴对中晚期肝癌疼痛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将48例中晚期肝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肝俞、脾俞、期门穴位敷贴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给药物。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强度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明显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止痛药用药剂量减少且不良反应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通过镇痛消结散穴位敷贴治疗及护理对中晚期肝癌疼痛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明显减少,可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保护化疗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及渗漏带来的不良后果。方法:在导管室将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将导管经皮下隧道与皮袋内的注射袋连接后将整个装置植入皮下。结果:留置输液港15例,均在使用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终身留置,维护间隔时间长,不需使用抗凝剂封管,护理方便,感染率低,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义平 《中外医疗》2014,(22):21-23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顺铂姑息性化疗联合奥施康定和单用奥施康定控制晚期胰腺癌癌痛的作用。方法对4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用吉西他滨、顺铂姑息性化疗联合奥施康定(联合组22例)控制癌痛,另一组单用奥施康定(单药组20例)控制癌痛,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表明联合组镇痛有效率为95%(21/22),单药组镇痛效有效率为70%(14/20)。并且CBR方面,联合组较单药组平均减少镇痛药用量50%,平均KPS体力改善提高50%,平均体重增加幅度提高75%。结论联合组比单药组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镇痛药物、技术、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但仍有较高比例的手术后患者存在剧烈疼痛.急性疼痛处理不当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基于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的控释给药装置已应用于临床镇痛,药物活性成分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在局部精确释放,全身副作用轻微,与传统镇痛方法比较,优势明显,但仍有不足之处.本文对新型术后疼痛管理方法——控释给药装置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存在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对重度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34例重度癌痛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止痛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观察。采用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PS-R)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止痛效果和抑郁缓解,同时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药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1);研究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HAMD17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HAMD17评分亦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治疗第4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平均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能有效控制重度癌痛,改善抑郁症状,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