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手术方法。方法:对1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均行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切口,行骨折端及桡神经显露。骨折以Y形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平均随访18(14-36)个月。肘关节功能用Jupiter方法评价,优良率91.7%,桡神经损伤症状均于术后消失。结论: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切口可很好地显露桡神经及肱骨髁间骨折。  相似文献   

2.
2003-06~2005-06我院收治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36例,其中医源性损伤3例,经随访1~24个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7~65岁,闭合性31例,开放性5例;螺旋型骨折13例,斜型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9例,横型骨折2例;新鲜及陈旧性肱骨中下段骨折伴桡神经损伤分别为32例及4例,其中医源性损伤3例(术中牵拉损伤2例,取除钢板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垂腕。1.2手术方法本组5例开放性损伤(4例上臂刀砍伤、1例机器绞伤)患者,急诊行清创骨折钢板内固定及桡神经探查吻合术;31例闭合性损伤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式采用桡神经探查…  相似文献   

3.
58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后侧入路微创手术方式。麻醉下,在骨折部位后侧做切口探查桡神经,后路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术及挠神经探查术。结果观察组优2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1%。对照组优15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8%。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个月肩关节UCLA和肘关节Mayo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后侧入路微创治疗肱骨干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对软组织的损较伤小,可减少对骨折端局部血运的破坏,降低骨不连的发生的风险,减少因骨折闭合复位对已嵌压在断端的神经进一步损伤,同时可减少伤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27例,清创内固定、桡神经探查18例,其中10例桡神经离断或不完全裂伤者行神经吻合术,神经松解术治疗9例;所有患者均于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随访6~18月。结果:保守治疗优良率100%,手术治疗优良率74.1%,总体优良率为81.6%。结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及时手术可提高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在创伤骨科中并不少见。近十几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个体织机的蓬勃发展,织机轧伤事故明显上升。我院自1987年~1997年经治肱骨干骨折158例中,因织机(纤经车)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16例,占10%。其中手术证明系桡神经嵌夹于肱骨骨折端间5例,占31.3%;牵拉、挤压伤11例,占68.7%,现将有关临床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均系女性,农民,年龄18岁一45岁,平均27.5岁,均为右臂伤。伤后急诊人院,主诉为“上臂骨折后手部麻木乏力”,人院后均行切开手术探查内固定。发现浇神经嵌夹于防骨骨折断端间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在损伤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工伤所致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锁髓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治疗工伤致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肱骨干中下1/3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基层医院多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加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加钢板螺钉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等方法治疗。疗效十分不满意,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接时有发生,不少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我科在1997年1月 ̄2004年12月共7年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中下1/3闭合性骨折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30 ̄68岁,平均45.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10例,合并有桡神经损伤5例;手术时间为伤后4h ̄3d。1.2治…  相似文献   

8.
我们1998年来共收治肱骨干骨折108例,并发桡神经损伤1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13~58岁,平均42.5岁.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4例.按AO分型[1],A2型3例,A3型2例,B1型4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其中肱骨上段骨折1例,中段骨折6例,下段骨折10例.手术内固定选择:钢板螺钉内固定8例,钢板螺钉并钢丝内固定4例,钢丝并外支架外固定2例,髓内交锁钉内固定3例.  相似文献   

9.
杜洪刚  宋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7014-7014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桡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重点分折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桡神经损伤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6个月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4例,12个月后恢复不良4例。结论术中保护桡神经非常重要,提高医师对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重视,熟悉桡神经的解剖,操作规范、轻柔细致,是可以避免桡神经损伤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肱骨干骨折行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5.3个月),无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应用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桡神经损伤少、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且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Radial nerve palsy due to humeral shaft fracture is the most comm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ssociated with long bone fractures. An antegrade nailing surgical technique is becoming popular for the fixation of these fractures with minimal invasiveness. We analyzed nerv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humeral shaft fracture and radial nerve palsy treated with humeral nail fixation without nerve exploration.AIMTo assess the radial nerve recovery rate and time from humeral shaft fracture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using close nailing.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ndergone surgical nail fixation for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between October 1, 2016, and March 31, 2020. Subsequently, we analyzed the primary or secondary radial nerve palsy recovery rate and radial nerve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time.RESULTSThe study included 7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losed- or Gustilo type I open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using a nail fixation technique without radial nerve exploration.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rimary (n = 5) and secondary (n = 5) radial nerve palsy. A 100% radial nerve recovery rate was achieved. The mean recovery time was 4.3 mo.CONCLUSION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full recovery of radial nerve palsies from humeral shaft fracture using close nailing treatment. Surgeons need not be concerned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permanent nerve pals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lon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采用美国强生Pilon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21倒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和性骨折16例。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I型3例,Ⅱ型10例,Ⅲ型8例。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行急诊彻底清创、Pilon钢板内固定术;闭和性骨折延期手术,于受伤10~18d切开复位Pilon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根据Olerud-Molander评分标准,21例患者经治疗后优:8例;良:9例;一般:2例;差:2例。有2例发生了创伤性踝关节炎。【结论】采用Pilon钢板治疗I型、Ⅱ型骨折及大部分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干完全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平均年龄12岁8个月(7~16岁)病例,锁骨骨干完全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方法治疗.24例中,3例为斜形骨折,其余21例为横形骨折.内固定方式:2例斜形骨折分别应用克氏针和螺钉固定,另1例斜行骨折和全部21例横形骨折应用锁骨重建钢板固定.观察患儿治愈率,影像学结果,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手术效果满意,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2~4.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手术至恢复体育运动时间为5~12个月,平均时间为8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2个月(12个月至5年7个月).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和骨不连.87%(21/24)的患儿完全恢复了伤前的运动水平.2例患儿感觉到瘢痕处不适.1例患儿由于初始外伤遭受的尺神经损伤导致一过性的尺神经支配区域麻痹.所有的骨折都完全愈合,所有的内固定器均在骨折愈合后择期取出.[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中段完全移位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秦桂兰  李平 《华西医学》2011,(12):1836-183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桡神经损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4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8~69岁,平均32.6岁。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损伤49例;左侧26例,右侧28例。受伤原因:刀伤5例,医源性损伤(手术牵拉伤、被钢板挤压伤)10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39例。神经损伤类型:桡神经完全断裂12例;大部分断裂15例;挫伤27例,挫伤长度1.5~4.5cm。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采用神经吻合修复27例,神经松解减压27例。骨折均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54例均获随访16~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于术后8~14个月达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标准,神经吻合的27例中,获优14例,良8例,差5例;神经松解减压术治疗的27例均获优。总优良率为91%。结论上臂桡神经损伤宜早期手术修复,神经吻合的疗效较神经松解减压术差。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 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 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一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对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5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保守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一期桡神经探查术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最终共2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而对照组共3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实验组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4.9±2.7周)及完全恢复时间(5.5±3.6周)与对照组(14.3±7.9周,14.8±7.6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911,0.314,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46,P<0.05).结论 一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相当,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无显著差异,保守治疗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评价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置入结合鱼鳞化自体骨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8/2009-01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8-59岁,平均36岁;全部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自体骨鱼鳞化移植进行治疗,操作要点:上臂后正中入路或外侧入路,首先保护好桡、尺神经,清除骨不愈合部位的瘢痕组织,打通骨髓腔,骨膜做有限剥离.利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接骨板应足够长,骨不愈合的两端至少各有三四枚自锁螺钉固定,锁钉应穿过双侧骨皮质,自体松质骨鱼鳞化植骨.结果:所有骨不愈合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8个月,平均7.2个月.2例术后出现桡神经牵拉性麻痹,经对症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逐渐恢复.7例仍遗留不同程度肩肘关节功能障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感染、螺钉松动及接骨板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优点在于螺钉与接骨板锁定为一体,不会出现单钉折断或接骨板松动的情况,自体松质骨移植与鱼鳞化去皮质技术联用,骨折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2(25~57)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病人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 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