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卡介苗复免后卡痕和结素反应的调查报告童峰,胡良权,樊林高,王竹胖材料和方法一、监测对象:于1993年11月随机抽查奉化市药湖镇2所小学一、五年级的学生。首先进行结素试验的筛选,将结素试验阳性、强阳性者剔除后列为观察对象。二、时间和方法:于1993年1...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 :对 1992年至 2 0 0 1年本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 ,逐年分析。结果 :1992年至 2 0 0 1年本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和接种后 12周结核菌素 (结素 )试验阳转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等 4项指标均比较稳定 ,接种率均在 97.4 %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下降 ,2 0 0 1年为 2 7.4 / 10万。结论 :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并在 1993年至 2 0 0 1年保持了各项监测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有卡痕与无卡痕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附属医院检验科郝少丽,丁晓旭关键词卡介苗接种瘢痕,结核菌素试验卡痕是接种卡介苗后留下的瘢痕,它是接种卡介苗的凭据,但有卡痕的人是否对结核病就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就此,本文对995人的结素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1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0~2004年来黑龙江省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与免疫效果情况。方法按照《黑龙江省卡介苗接种常规报告与质量监测方案》对2000~2004年全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监测情况报告表记录结果进行逐年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全省新生儿卡介苗报告接种率各年度均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99%以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为97.2%。其结素反应均径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卡痕大小分布呈正态分布,卡痕形成率一直比较稳定。结论黑龙江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稳定,并一直保持在较高的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5.
罗忠科  鲜小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36-2037
目的:了解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2年至2001年本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1992年至2001年本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和接种后12周结核菌素(结素)试验阳转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等4项指标均比较稳定,接种率均在97.4%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下降,2001年为27.4/10万.结论: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并在1993年至2001年保持了各项监测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罗忠科  鲜小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0A):2036-2037
目的:了解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2年至2001年本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1992年至2001年本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和接种后12周结核菌素(结素)试验阳转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等4项指标均比较稳定。接种率均在97.4%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下降,2001年为27.4/10万。结论: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并在1993年至2001年保持了各项监测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几年来赣州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6—2001年本市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记录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近几年全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简称接种率)、接种及时率、接种后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简称阳转率)和卡痕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卡痕平均直径等六项指标比较稳定。结论:赣州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汕头地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方法对2001-2004年我市四家大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记录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2001-2004年,汕头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保持在94.69%以上,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稳定在90.96%以上,卡痕率在97%以上,结素试验平均反应直径、卡痕平均直径指标均比较稳定。结论汕头市区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提高卡介苗接种的质量,我们对1990年销河市城镇新生儿接种工作进行了效果考核和接种技术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0年全市城镇有活产婴儿1131人,于出生后24小时及一周岁内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者1127人,接种率为99.7%,在1127名接种的儿童中随机抽出216名,于接种后12周做结核菌素反应阳转考核和卡痕形成情况调查。2检查结果2.1卡痕检查结果抽样调查的216名儿童均见有卡痕,其中有4~6mm的标准卡痕147人,占卡痕总数的68.OS%,卡痕形成大小见表此表1中卡痕直径在4~6mm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当地中学生结核菌素反应性状况。方法选医院驻地怀来县4所中学7299名初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标准化PPD试验调查,并对学生年龄、性别、居住来源及结核病流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一年级学生多集中在13~14岁组(80.2%),高一年级学生多集中在16~17岁组(74.8%),性别女稍多于男,来源于农村的学生占59.3%,≥5mm总阳性率24.7%,≥15mm为7.9%。3149名无卡痕学生PPD反应≥5mm、≥10mm、≥15mm和≥20mm分别为17.3%、11.2%、6.1%和2.9%,有卡痕有结核既往史和接触史学生的结素反应均明显高于无卡痕无结核既往史和接触史者。结论把初高中新入学学生作为当地结素试验对象,应将≥15mm结素反应者列为预防性治疗对象,以减少结核发病。  相似文献   

11.
1 调查方法按卫生部“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进行。 2 调查概况本次流调共12个抽样点,抽样人口17205人,与全省人口比例为1:259。应查人口16279人,实查人口15630人,总受检率为96.01%。由省卫生防疫站结防科组成两个流调队,经过5个月的共同努力,完成予定的流调任务。调查资料经西北五省及海南省验收组鉴定,各项检查数据达到相应的要求。 3 调查结果 3.1 卡痕和卡介苗接种史调查情况城市、农村、牧区卡痕率分别为53.23%、43.15%、31.43%。 3.2 结素试验结果结素平均阳性率为4.91%,有卡痕阳性率7.35%,无卡痕有接种史结素阳性率4.87%,无卡  相似文献   

12.
肖中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29-1630
目的:了解涟钢厂区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卡痕形成情况和依据卡痕判断接种部位。方法:对2002年1月至12月来我站办理预防接种证的365名婴幼儿进行监测。结果:有效卡痕形成率95.6%,卡痕均径≥3mm者349名,占95.6%,<3mm者13名,占3.53%。按要求接种部位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的为294名,占80.56%。结论:涟钢厂区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总体是成功的,但接种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卡介苗是预防儿童结核病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效果,对我市1991~1995年,每年出生的新地生卡介苗接种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现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1内容与方法按《我所结防工作年终检查方案》规定进行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同时检查接种登记薄,接种卡、接种证,并查验卡痕。2结果:2.1接种车。5年共受检了655名新生儿,接种率99.69%,卡、证、薄合格率为99.23%平均卡痕径为3.64毫米。详见表一。新q几个介苗措种情况Z.2卡痕情况。在接种653名新生儿中,可查检卡痕者631人,卡痕检出率为9663%,卡痕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我们对湟中某贫困地区385名1-7岁儿童结核菌素试验(-)者,接种卡介苗并于8周后进行了结素试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卡介苗接种质量和免疫效果。卡介苗接种有:口服法,皮内注射法,皮上划痕法。我们采用划痕法,在上臂三角肌外缘下端,行常规消毒后,将茵茵(每毫升含菌苗75mg)滴1-2滴,用无菌大缝针将菌苗铺平,透过菌液,均匀用力,划1一1.scm长的“井”字,划破皮肤,有少量渗血为宜,两手指同时向两侧轻拉皮肤,使菌苗充分渗入皮内,避光待自然干燥。8周后观察接种效果,385名中有卡痕的362名,占94%,同时对250名儿童作1:2…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监测了医院出生106例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有效,按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达79.2%;符合免疫成功率的规定指标。提示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好。对不同性别新生儿复查试验表明男女两者之间无明显性差异。对卡介苗的疤痕与阳转率的影响关系,认为卡疤的大小决定结核病的保护力,揭示:提高新生儿的卡痕率和阳转率,是提高卡介苗免疫水平的关键。整个资料表明,卡介苗接种在我院已为新生儿防止结核病起了极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27名幼儿卡介苗接种效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卡介苗接种覆盖率及接种质量。方法:对2009年10月随机抽取的127名1周岁幼儿进行了PPD试验阳转情况的检测和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127名幼儿卡介苗接种后PPD试验阳转率为91.3%,形成有效卡痕者的PPD阳转率明显高于未形成有效卡痕者的PPD阳转率(P<0.01)。结论:PPD阳转可能与有效卡痕的形成有关,其阳转率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卡介苗对人群的免疫力、银川市于1981年,由皮上划痕法改用皮内接种法。本文仅对银川市第二十三小学此次接种卡介苗的学生,进行9周和1年阳转率的观察,并将结果作一简要分析。调查方法一、接种对象:为该小学1~4年级学生,经O·T试验后72小时观察反应,阴性者用同一批卡介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品,批号:81003)进行皮内接种。二、复查:接种后9周与1年各复查一次。复查用的结素仍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自1982年始至今,我们为了验证疫苗效价,加强卡介苗接种的免疫效果,用随机抽样原则,对86年元月初次皮内接种卡介苗的一岁组儿童进厅接种后十二周阴转率调查,并进行有无卡痕的观察登记。用1ml兰芯注射器、4(1/2)号针头,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86—2号纯结核菌素(PPD—C).失效87年2月。将PPD—C液0.1ml缓注于左前臂掌侧中部1/3之处的皮内,局部见6×7mm小皮包,结素接种后72小时观察局部反应:阳性是硬结纵横平均直径>5mm,阴性1—4mm无硬结者,强阳性15mm以上者。本此共调查266名,有卡痕(包活5mm以下者)259人,卡痕率97.37%。县站和乡村有痕(不包括  相似文献   

19.
蒋仁生  王树声 《广西医学》1991,13(4):233-234
本文报告了卡痕大小与结素阳转反应呈正相关,但卡痕直径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卡痕达到7mm以上,阳转率也无明显升高,从而得出最好的卡痕应是4~5mm。提出了检查卡痕的均径是判别卡介苗接种成功与否和了解当地对结核菌的免疫状况的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并建议对一周岁以上儿童或学生进行一次卡痕检查,凡卡痕<3mm者应进行补种,提高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为考核新生儿卡介苗初种免疫效果 ,我们将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 3mo进行PPD试验与卡介苗疤痕对比观察结果 ,免疫成功率为 95 0 6 % ,卡痕率为98 2 5% ,卡痕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接种技术未达到标准化 ,冷链保管不当等。在观察中还发现有卡痕者PPD试验阳性率为 96 34% ,表明在实际工作中 ,观察卡介苗疤痕可作为婴儿是否接种卡介苗的主要依据 ,或作为考核卡介苗接种技术的直接指标 ,也可以为估计免疫成功率作参考 ,但绝不能以卡介苗疤痕观察来评价卡介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评价新生儿卡介苗初种工作质量 ,为今后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