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IPC)保护该心肌被以后较长时间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 给Wistar大鼠在90mol缺血和180min再灌注(I/R)前3次、每次5min、间隔5min再灌注的心肌缺血预处理:I/R前静脉注射Bre、PMA观察它们对心肌I/R损伤的影响作用。结果 IPC、PMA可保护心肌被I/R的损伤:Bre则可消除I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论 IPC可保护心肌被长达90min、I/18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药物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离体大鼠心脏在30min全心缺血和30min再灌注前有和0^-7M/L去甲肾上腺素和1mg/L苯肾上腺素灌注5min,随后用正常K-H液冲洗10min,结果发现,去甲肾腺素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可以1)显著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增加再灌注期间的心率和冠脉回流量;3)减少心肌细胞内CK和LDH的漏出以及抑制心肌MDA含量的升高。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犬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人参二醇组皂甙治疗组(PDS)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90min后恢复血流,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即刻静脉滴注PDS(25mg/kg)和100ml生理盐水。结果:PDS组缺血再灌注后LVSP、±dp/dtmax、CO、CI、SI均显著高于NS组,而LVSP和TPVR则明显低于NS组。结论:提示PDS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是否对大鼠心肌具有缺血预处理后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NC ,n =13) :冠脉前降支下穿线 ,不结扎 ,旷置 10 5min ;单纯缺血 /再灌注组(I/R ,n =13) :冠脉前降支结扎 4 5min ,再灌注 6 0min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NEPC ,n =14) :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2 4h后操作同I/R组。以心电图 (ECG)、心肌梗塞范围及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I/R组相比 ,NEPC组显著缩小I/R后的心肌梗塞范围 (P <0 .0 1) ;减小了ECG的ST段上移幅度并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P <0 .0 1) ;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减轻了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缺血心肌有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贵蓉  施娣 《广州医药》2000,31(5):13-15
目的:探讨安氟醚(enflurane,EF)对离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鼠心模型有氧代谢的影响及与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比较。方法:分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安氟醚组、缺血预处理组,离体I/R鼠心采用主动脉根部顺行恒温灌注,观察心肌超微结构、CAT和CCO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的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而安氟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源性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NE-IP),并与经典缺血预处理(IP)比较,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及缺血预处理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减少,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和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与缺血预处理相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动物经热休克处理恢复24h后,离体部分取心进行Langendoff灌流,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中全程记录心电图(ECG)及心肌收缩幅度,并测定冠脉流出液的流量变化、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体部分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松绑术复制缺血30min  相似文献   

8.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MAPKs)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在离体灌注的SD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上,观察ICP对于I/R后损伤的影响,并观察MAPKs中三种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蛋白激酶P38(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活性的变化及其佤保护作用的关系。结果 IPC明显改善大鼠I/R后的心脏功能,减少I/R造成的心肌肌酸  相似文献   

9.
禁食离体灌流鼠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禁食24h的离体鼠心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异丙肾上腺素(ISO)的反应。方法:用每4min含不同浓度的NE或ISO的K-H液灌流进食和禁食离体鼠心。连续记录了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心率(HR)。结果:对ISO和NE反应的量效曲线均右移。对ISO反应的禁食鼠的EC50高于进食鼠(禁食鼠1.00E-7.712±0.0426,进食鼠1.00E-8.28±0.0515n=4,P<0.001);对NE反应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进食鼠(禁食鼠46.80±6.34次/32分,进食鼠83.80±10.18次/32分,n=5,P<0.01)。对ISO反应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禁食鼠心对NE和ISO的反应均受抑制。这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缺血预处理对实验性肾脏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比较研究缺血预处理组(PC1、PC2、PC3),缺血再灌注组(I/P)和对照组(Ctrl)家兔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Cr)及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在急性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再灌注60min时,I/R组血中SOD和Cr浓度明显高于PC各组及对照组(P〈0.01),PC组中仅发现PC2与对照组血液中Cr无明显差别(P〉0.05);I/R组肾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而PC各  相似文献   

11.
缺血预适应对无复流现象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无复流现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全心I/R损伤模型,2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I/R对照组和IPC组,观察冠脉流出液中MDA及NO含量、无复流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心脏微循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IPC组较I/R对照组冠脉流出液中NO含量显著增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5),无复流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少(P<0.0005),心脏微循环的损伤也较轻。NO含量和MDA含量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909,P<0.01)。结论:IPC对无复流现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保护内源性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羟丁酸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20只SD大鼠离体Langendorff心脏,行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的方法,研究羟丁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与对照组(n=10)相比,缺血前期用含有羟丁酸钠300mg/L的K-H液灌注心脏,于再灌注期的冠脉流量(CF)显著增加,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明显下降,同时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蛋白含量都显著降低;再灌末,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羟丁酸钠对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相对提高了心肌组织内的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缺血预处理组( P C1 , P C2 , P C3) ,缺血再灌注组( I/ R) 和对照组( Ctrl) 家兔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肌酐( Cr) 及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在急性缺血60 min 再灌注60 min 时, I/ R 组血中 S O D 和 Cr 浓度明显高于 P C 各组及对照组( P < 0 .01) , P C 组中仅发现 P C2 与对照组血液中 Cr 无明显差别( P > 0 .05) ; I/ R 组肾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而 P C 各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提示 P C 处理在肾脏缺血和再灌流过程中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验证缺血预处理(PC)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减轻缺血心肌细胞组织结构损伤的基础上,通过研究PC后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正常心肌与缺血心肌有效不应期(ERP)的变化,探讨PC抗IR心律失常的部分电生理机制。方法以单纯的缺血(I)30min+再灌注(R)30min为对照,观察经PC(I5min+R10min)后IR心肌的梗塞范围、超微结构以及冠状窦血中的内皮素(ET)含量;同时,采用心外膜程控制前刺激的方法,测量两组缺血前、I5min,15min,30min,以及R5min,15min,30min时正常心肌与缺血中心区心肌的ERP。结果,PC后心肌梗塞范围缩小约60%(P<0.01);电镜下心肌细胞的损伤(如线粒体肿胀等)明显减轻;冠状窦血中的ET含量明显降低(P<0.01);IR过程中两组正常心肌ERP于I30min时均较缺血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但组间差别不显著(P>0.05);而在I5min,15min,30min及R5min时两组缺血心肌ERP的变化趋势相似,PC组ERP的延长或缩短程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或P<0.01)。结论(1)PC可以减轻IR引起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至4个组(n=8)。假手术组(Sham组):冠脉左前降支只套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再灌注前5min给盐水1ml/kg;吗啡后处理组(MOR组):再灌注前5min给予吗啡0.3mg/kg;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先缺血5min再开放5min,反复3次,再进行冠状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动物模型,以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学、心肌梗死面积、心肌形态学为指标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的作用。结果MOR组与IPC组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酶学增高、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比较,P〈0.05)。光学显微镜下I/R组呈现典型的心肌结构病理改变,MOR组和IPC组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吗啡后处理可以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心肌保护效果与缺血预处理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    SERCA)活性的变化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其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肌功能的调控。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    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两组,每组又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单纯灌注液组、T3灌注液    组;建立高体心工作模型;测定各组心肌细胞SERCA活性。结果甲减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SERCA活性下降43.2%    (P<0.01)。缺血30min时,A、B两组的SERCA活性均显著降低,并随着复灌进一步下降。但在复灌20min时,T3 灌注    液组的酶活性较单纯灌组显著提高,A组分别为(11.20±1.07)和(7.33±0.56)μmol·mg-1·h-1(P<0.01) ;B组分别为    (6.89±0.52)和(5.23±0.71)μmol.mg-1·h-1(P<0.05),甚至高于缺血组。结论甲减状态及I/R过程中,心肌细胞SERCA活    性受到严重损害,可导致胞浆中Ca2+超负荷。T3可显著提高SERCA活性,降低胞浆中Ca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对家兔股以复短暂夹闭与开放进行IPC,然后复制在体心脏I/R模型,观察肢体IPC对于皇续长期I/R损伤所致心肌细胞乳酸氢酶(LDH)漏出和心肌梗面积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心脏IPC组时间比较。结果:肢体缺血预处理明显缩小民梗互面积,减少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漏出,与心脏IP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I/R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动物经热休克处理恢复24h后,离体部分取心进行Langendorf灌流,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中全程记录心电图(ECG)及心肌收缩幅度,并测定冠脉流出液的流量变化、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体部分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松绑术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全程记录ECG并测定MDA的含量。结果:离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注2、5、10、15、20、30min,6个时点心肌收缩幅度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热休克反应对大鼠离体与在体的缺血再灌心肌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给异丙肾上腺素(ISP)损伤心肌,牛磺酸(Tau)保护心肌,观察了心肌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含量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ISP可致心肌NE、E含量升高,血清CPK、LDH增加;而Tau能明显抑制ISP导致的心肌NE、E的升高及血清CPK、LDH的增加。提示Tau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内源性儿茶酸胺(CA)参与ISP损伤心肌和Tau保护心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12次犬异体左肺移植随机分为冷Euro-Colins液(ECS)组(n=6)和缺血预处理+ECS组(n=6)。缺血预处理采用阻断供体左肺门10min,再开放15min的方法。供肺冷灌采取后4℃保存。移植后观察2h。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有较高的氧分压和较低的平均肺动脉压(P<0.05),肺组织光镜显示较轻的肺损伤。表明缺血预处理结合4℃ECS灌洗优于单独4℃ECS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